煤企會計核算信息問題分析
時間:2022-05-29 10:08:49
導語:煤企會計核算信息問題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對信息不對稱問題的解析
在集團化管理模式下,煤炭企業在財務資金的運行上一般采取全面預算管理。這一管理方式便要求,總廠財務部門需要針對分廠物資采購預算、資金使用狀況等兩個環節進行考核。此時,信息不對稱問題便油然而生了。
(一)針對采購預算方面的問題解析
在煤炭企業減能增效背景下,各個分廠普遍面臨著提高自身資本有機構成的需要,其具體為進行資產重置和改造活動。為此,總廠財務部門在審核各個分廠的預算資金申請時,則可能因分廠隱藏其中的關鍵信息而虛報預算資金量,從而對總廠的會計核算造成困擾。
(二)針對資金使用方面的問題解析
在集團化公司統借統還財務制度下,總廠財務部門往往需要對各個分廠的資金使用狀況進行核算,從而則算出企業生產經營中的成本數據。各個分廠因存在著相對獨立的利益邊界,從而便有動機隱藏關鍵資金使用信息。特別在煤炭企業中,總廠與分廠之間存在空間跨度大、分廠生產規模較大的情形下,總廠財務部門所進行的會計核算活動必然受到信息不對稱的影響。
二、解析基礎上的應對模式定位
“信息不對稱(信息偏在)”是信息經濟學中的重要概念,是指因總廠因缺少對分廠私人信息的掌握,而分廠卻對自身私人信息了如指掌,這時就存在著總廠與分廠之間的信息不對稱現象。在應對這一現象時應著力于減少這一現象的干擾,而不是徹底消除這一現象。具體而言,應對模式可定位于以下兩個方面:
(一)適度下放會計核算權限
煤炭企業所開展的會計核算活動,不僅有助于總廠摸清家底狀況,也有助于為全面成本控制提供重要數據。然而,在事業部制結構下總廠與分廠之間必然存在著利益沖突,這在我國大型國有企業中普遍存在。因此,能否建立起分廠利益與會計核算相關聯的態勢便值得思考。
(二)合理引進聲譽約束機制
在相對封閉的組織環境中,某個主體的負面信息將在極短的時間內在組織空間中所傳遞,其結果必然是該主體面臨著懲戒的危險。在個體趨利避害的本能下,該主體在實施某項失范行為時則將進行成本—收益分析。這就意味著,針對分廠負責人進行剩余監管,將促使他本人降低機會主義動機。
三、定位驅動下的會計核算模式構建
根據上文所述并在定位驅動下,煤炭企業會計核算模式可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構建。
(一)提升財務部門人員的崗位素質
這里的財務人員主要指向總廠的財務部門職工,而所謂崗位素質主要體現在崗位意識領域。在煤炭企業普遍陷入市場困境的當前,財務人員應具有全局意識和危機意識。在此基礎上,應在長效機制的驅動下增強他們與各個分廠之間的互動頻率。另外,為了減少因知識結構原因所導致的信息不對稱現象,還需要針對財務人員進行煤炭生產基礎知識的培訓。
(二)建立分廠與會計核算利益融合
為了減少總廠財務部門會計核算的信息成本,以及增強分廠對資金使用效益的關注度,可以適度下放會計核算權限。同時,這種下放伴隨著需要建立分廠與會計核算利益的融合態勢。具體而言,在審核通過分廠的年度資金預算后,并在煤炭企業財務資金監管機制的作用下,增大分廠對預算資金的支配權。與此同時,總廠與分廠簽訂生產協議,在按質按量完成協議所規定的生產任務后,結余資金可以全部或按比例作為分廠的福利基金使用。這樣一來,自然就促使分廠主動進行成本控制,從而達成了總廠會計核算的最終目的。
(三)構建信息平臺下剩余約束機制
目前,煤炭企業在財務管理中都較為重視信息化平臺的構建,基于ERP系統平臺的信息化管理將有效減少總廠的信息不對稱現象的影響。同時,針對剩余約束機制的建立,則依賴于企業網絡化平臺的建立。即,利用互聯網、局域網平臺,建立針對分廠管理層的信息和信息收集通道。這樣一來,就能在輿論監督下減少信息不對稱對會計核算的干擾。
四、小結
本文通過引入信息不對稱概念,實則指出了當前煤炭企業會計核算中的真實困境。為此,可以在提升財務部門人員的崗位素質、建立分廠與會計核算利益融合,以及構建信息平臺下剩余約束機制等三個方面下工夫。最后,本文權當拋磚引玉之用。
作者:胥賢民工作單位:神華寧夏煤業集團
- 上一篇:煤企會計與財務管理的關聯性
- 下一篇:煤企環境成本問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