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企業內部控制對安全生產的意義
時間:2022-04-14 10:11:55
導語:煤炭企業內部控制對安全生產的意義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介紹我國煤炭企業安全生產現狀,分析內部控制對于企業安全生產的重要意義,能夠有效促進生產安全性的提高。分析當前我國煤炭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如:控制環境不佳、管理機制不完善、信息溝通不順暢等,提出通過建立改善控制環境、加強內部控制、完善監督機制等措施促進內部控制水平的提升,給企業的生產安全提供保障。
關鍵詞:安全生產;煤炭企業;內部控制
1我國煤炭安全生產現狀
煤炭行業近些年發展速度較快,但由于管理水平不足、安全生產資金投入較少、從業人員素質低下等問題,導致煤礦安全事故時有發生,給員工的生命安全和財產安全帶來了較大的威脅。我國目前煤礦數量約有12500個,其中近10000個煤礦為小型煤礦。隨著對煤礦生產安全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煤礦百萬噸死亡率在逐年下降,2014年的百萬噸死亡率只有0.257,但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煤礦百萬噸死亡率絕對值仍然很高,是先進國家的10倍以上。由此可見,我國煤礦生產安全仍然面臨著較大的挑戰。
2煤炭企業內部控制對安全生產的意義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煤炭企業安全生產問題亟待解決,通過良好的企業內部控制能夠有效緩解這一問題,具體來說,煤炭企業內部控制對于安全生產的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企業內部控制是提高工作人員安全意識的關鍵我國很多起煤礦事故都是由于工作人員安全意識不強引起的,合理的、完善的內部控制能夠有效改善這一問題,通過科學完善的安全生產制度,以及定期的安全教育,能夠有效地促進工作人員安全意識的提升,進而提高煤炭企業的生產安全性。(2)企業內部控制是保證安全生產資金投入的基礎我國煤炭企業在安全生產上資金投入不足,提高了企業出現生產事故的概率,通過良好的內部控制與管理則能夠根據企業的情況,合理地進行資金分配,確保安全生產資金充足的同時,降低對企業其他流程環節的影響,進而保障煤炭企業的安全生產。(3)企業內部控制是實現煤炭生產監督的先決條件對煤炭生產過程進行及時的監督和控制能夠及時發現潛在風險,并通過合理的措施和手段進行規避。煤炭企業良好的內部控制有助于促進企業監督機制的完善,確保煤炭生產的各個環節得到有效的監督,一些重要的機械設備及工作人員的工作狀態等也會得到有效的監控,促進煤炭生產安全性的提升。
3當前煤炭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
3.1內部控制環境不佳
目前我國的大型煤炭企業中大部分為國家控股,國家對企業控制度很高,盡管很多企業進行了股份制改革,但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建立完善的法人機制,管理人員的責任和權力不能清楚地區分,缺少必要的制衡制度和約束機制。同時,企業內部法人層次過多,如果沒有完善的控制機制進行調節,很容易引起企業控制的失效,對煤礦的安全生產極為不利,也影響煤炭企業的正常運轉。
3.2風險管理機制不完善
我國煤炭企業的管理方式較為粗放,缺少必須的風險管理機制,面對競爭越發激烈的市場環境,不能結合市場環境與企業環境,識別和規避企業發展中所面臨的風險,導致企業內部無法得到有效控制。煤炭企業市場競爭十分激烈,內部不同層面都會面對一定的風險,在生產過程中也會有一定的安全風險,目前一些煤炭企業內部部門可能會進行風險評估工作,但還沒上升到企業整體層面,各個部門之間無法進行風險信息共享,缺少全局性的風險控制,無法確保煤炭生產的安全性。
3.3內部控制措施不完善
當前我國的煤炭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十分零散,缺少系統性的控制制度可以依據,企業指定的規章制度大多停留在理論層面上,缺乏指導性和可操作性,對企業的內部控制主要依賴管理人員的理解,同樣的規則在不同的管理人員理解下可能出現不同的操作模式。同時,對于企業內部的財務報告是否真實可靠也缺少保障機制,導致煤炭企業內部財務管理不夠精細,在安全生產上的資金投入不足,影響了煤礦生產的安全性。
3.4信息溝通機制不通暢
大部分煤炭企業對于不同部門之間的信息溝通重視不夠,沒有將信息溝通作為內部控制的重要途徑。對于內部信息系統的采集、傳遞、存儲、加工等流程缺少完善系統的管理方案,導致企業內部的信息準確度不高,也給企業貪腐現象提供了空間。而且煤炭企業對于內部的信息技術部門沒有進行及時的監督和審查,對信息系統的訪問權限缺乏管理,出現生產安全風險時無法快速降低風險損失,對企業的發展十分不利。
3.5內部監督機制不健全
我國大型的煤炭企業都有內部的審查和監督部門,一些企業還會設立審計委員組,這些部門對于煤炭企業的內部控制有著重要意義。但由于目前的企業制度關系,以及企業內部的管理模式和薪酬體系評價等方面的缺陷,導致監督機構的獨立性不足,無法發揮監督機構的作用。當前煤炭企業對于下屬機構的檢查和監督主要局限在財務方面,在其他方面缺乏系統的監督,這一點也導致了我國煤炭企業安全事故居高不下。
4加強煤炭企業內部控制的措施
4.1完善內部控制風險機制
煤炭企業應該根據自身的特點,制定合適的風險管理機制,正確評估企業可能面臨的風險,并對企業運行中的各個流程環節進行評價,完善煤炭企業內部風險管理數據庫,建立完善的風險管理系統,運用先進的風險分析技術與風險管理技術,對企業的風險進行有效監控,并采取多種手段減少企業內部控制風險的出現。煤炭企業由于行業特點,最容易出現的風險主要有安全生產風險、供應鏈風險及企業自身發展單一性風險,應該重點加強對于這些風險的預防。
4.2優化內部控制環境
控制環境是煤炭企業進行內部控制的基礎,控制環境的好壞與否將會給相關措施的執行帶來直接影響。因此煤炭企業的管理人員應提高對控制環境的重視,在建設企業文化的同時,形成良好的內部控制氛圍,以人才為本,同時也要強調人才在企業內部的紀律性,進而提升煤炭企業的凝聚力和執行力。對于煤炭企業具體的工作應該責權分明,確保管理人員各司其職,及時發現煤炭生產中的安全隱患,減少煤礦事故的發生。
4.3強化內部控制措施
煤炭企業可以引進國際上先進的內部控制理論,結合企業自身的實際情況,采用多種控制手段對企業進行內部管理和控制,最大可能減少企業內部的貪腐現象。最典型的控制措施如預算控制等,可以對企業生產過程中的關鍵環節進行流程管理和資金管理,能夠有效控制企業資金發揮自身的作用,促進煤礦安全性的提升,同時提高企業對內部的控制能力。
4.4加強企業內部信息溝通
完善的信息溝通系統能夠改善煤炭企業的信息傳遞效率,降低信息傳遞成本,進而提升企業的工作效率,使得煤炭企業更加具有市場競爭力。同時,及時、準確的信息溝通能夠幫助管理人員了解煤礦生產過程中的具體細節,并針對性地采取管理措施,促進煤礦生產安全性的提高,因此應該加強煤炭企業信息管理系統的建立。最典型的信息管理系統有綜合管理系統、經營管理系統、生產技術系統及礦井監控系統等,通過不同的信息系統之間互相溝通,能夠促進企業生產安全性的提高及經濟效益的提升。
4.5完善監督機制
監督部門是確保煤炭企業生產安全的重要部門,也是進行企業內部控制不可缺少的環節。煤炭企業應該根據企業的職能部門組成,對企業日常的生產、經營活動進行及時的監督,確保企業內部的工作狀態得到實時監控,并建立完善的監督機制,提升企業內部員工對于監督部門的認可,降低煤礦生產過程中的安全風險,促進企業內部控制效率的提升。
5結語
生產安全對于煤炭企業有著重要意義,不僅關系到工作人員的生命安全和財產安全,還會產生較大的社會影響,應該引起充分的重視。通過良好的企業內部控制能夠促進煤炭企業生產安全性的提高,進而保障企業健康平穩發展。我國煤炭行業的特點導致企業內部控制存在較多的問題,影響企業效益的同時,對生產安全極為不利。通過良好的制度建設、文化建設能夠促進企業內部控制環境的改善,進而提高企業的內部控制能力,保障企業的生產安全。
作者:秦杰 單位: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胡道成.社會責任視角下煤炭企業安全生產保障體系研究[D].合肥:安徽大學,2006.
[2]王玉武.企業內部控制規范建設的理論與實務研究[D].成都:西南財經大學,2014.
[3]王廣立.煤炭企業內部控制審計實施辦法研究[J].煤炭技術,2012,31(10):271-272.
[4]張紀軍.風險管理視角下的大型煤炭企業內部審計探討[J].煤炭技術,2013,32(11):280-282.
[5]郭雪.淺析煤礦生產安全意識的培養[J].煤炭技術,2013,32(12):262-263.
- 上一篇:煤炭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現狀與對策
- 下一篇:大數據挖掘在煤炭企業安全管理中的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