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汽車維修專業(yè)實踐教學路徑

時間:2022-12-14 04:13:32

導語:淺析汽車維修專業(yè)實踐教學路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淺析汽車維修專業(yè)實踐教學路徑

一、傳統的教學模式存在的弊端

(一)弊端之一:對汽車不陌生,并不等于對汽車的構造原理已經基本掌握。由于學生對此認識不足,初學時厭學,從而造成對《汽車構造》的內容掌握不牢,當學習后續(xù)課程用到構造內容時,已忘了大半,使后面的課程內容也無法學好。到專業(yè)課結束時,雖然對學習構造的重要性有一定的認識,但為時已晚,連改錯的機會都沒有了,這已從往屆畢業(yè)生的問卷調查中證實了這些情況。職業(yè)學校的學生起點不一,程度參差不齊,“厭學”是一種普遍現象,但原因之一還是由于課程設置不合理造成的。今天的汽車已不再是三十年前的汽車了,人們對汽車的了解也已不再是三十年前的那種認識程度了,如果還沿用三十年前的那種方式去傳授技術知識,那就跟不上時代的發(fā)展了。

(二)弊端之二:汽車的維修重點將是加強汽車的維護以延長汽車的使用壽命,以總成大修、汽車小修、快修為主,零件的修理以更換為主,所以傳統的修理模式已不符合時代的發(fā)展,汽車維修課的內容也已落后于現實。因此,傳統的教學模式必須改革,不然教學內容和方法就會與生產實踐相脫離,跟不上新形勢的發(fā)展。

(三)弊端之三:教學方法落后傳統的教學方法是以課堂講授,課后安排實習。如汽油泵,構造課完成之后安排構造實習,修理課完成之后安排修理實習,故障排除課完成之后安排故障排除實習。雖然實習次數不少,但由于時間間隔較長,內容分的過細,把一個簡單的問題復雜化,所以實際收效不大;而且易造成學習上的脫節(jié),如能以某總成為單元,把構造、修理、故排等內容綜合在一起,按一定的規(guī)律串起來講,一塊實習,講練結合,將會使學習內容更緊湊,簡單易學、直觀、易操作,必將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教學改革的創(chuàng)新

針對汽修專業(yè)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為了加以徹底解決,配合專業(yè)工學交替人才培養(yǎng)模式,我校對當前的教學模式加以改革和發(fā)展。

(一)采用模塊式教學法改革傳統的課程設置方式,采用模塊式教學法,如把汽車維修專業(yè)分為四大模塊,即汽車車身維修、汽車發(fā)動機維修、汽車底盤維修和汽車電器設備維修,每一個大模塊又可分為若干小模塊,如汽車底盤的維修,可分為傳動系、行駛系、轉向系、制動系等的維修,再將每個系統做進一步的分解。無論怎樣分在教學過程中都應遵循這樣的原則,看外觀應知總成名稱和作用,解體應能掌握其組成、結構原理,常見損傷部位、產生原因和修理方法,裝配中掌握調整方法和工作原理及維護方法,最后還應掌握常見故障現象、產生原因和診斷排除方法。這樣把構造、修理、故排等內容綜合在一起講,增強了學習的連慣性,讓學生學完一個總成掌握一個總成,學完一個系統掌握一個系統。并且使學習內容更加緊湊,避免了學生記憶力差,綜合運用能力差的弱點,降低了學習難度,使學生更快、更好地掌握汽車維修的基本方法。由于四大模塊間交叉內容少,且直觀簡單,因此不存在銜接不當的問題。而同時開設,就縮短學生在校學習時間。

(二)改進教學方法,更新陳舊知識把課堂搬進實習室,老師變成了師父,學生變成了徒弟,課堂變成了車間,大部分課程都在實習室里上,由教師一人講,改為講練結合,采用直觀、形象教學,使學生直接接觸了實物、模型。引導學生觀察機構的工作過程,零件的結構特點。既啟發(fā)了學生的興趣,又提高了教學效果,還避免了老師在課堂上口干舌燥,學生在課后莫名其妙的現象。為適應當前汽車維修業(yè)的發(fā)展,我們還改進了課本上過時的汽車修理內容,刪除低效率、高成本的傳統零件修理方法,增加汽車維護和檢測技術知識,如電噴車電腦故障解碼儀的使用,四輪定位儀的使用,發(fā)動機故障診斷儀、車輪動平衡儀的使用等。在教學過程中以新型的典型汽車為例,不但讓學生學會一種車型的修理方法,更重要的是學會學習的方法,以適應汽車工業(yè)高速發(fā)展的需要。

三、教學質量的提高

教學改革的目的就是為了提高教學質量,降低學生學習的難度。采用新的教學模式,將一輛復雜的汽車化分為若干個小總成,這樣降低了對學生綜合運用能力的要求,使教學內容簡單易學。學生學完一個總成掌握一個總成,學完一個系統掌握一個系統,還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降低學習難度。因用同一種方法去教學生學習不同的內容,經反復練習,讓學生學會學習,這樣還有利于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潛能的發(fā)揮和素質的提高。這樣因材施教、因人施教的做法很大程度提高了教學質量。像一輛汽車一樣,操作越方便制造工藝越復雜,設計者付出的心血越多一樣。新的教學模式雖然有利于學生的學習,但對教師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應具有豐富的汽車維修方面的實踐知識,還應具有機械設計和制造方面的知識。有了狀元老師才能有狀元徒弟,改革教學模式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前提,提高教師業(yè)務素質才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根本。

總而言之,為建立和完善工學交替人才培養(yǎng)模式,提高汽車維修專業(yè)的教學質量,趕超汽車維修業(yè)的發(fā)展,我校改革現有的教學模式和方法,更新陳舊的教學內容:改變傳統的汽車修理方法,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采用一種簡單易學、實用易懂、直觀易操作的教學模式,指導教學工作,使汽修專業(yè)教學質量有了一個大的飛躍,讓我們的職業(yè)教育永遠站在汽車維修業(yè)的最前端。

作者:紀瑤瑤單位:天津職業(yè)技術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