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腹瀉護理研究論文
時間:2022-03-04 04:23:00
導語:小兒腹瀉護理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臨床資料
200506~200612本院共收住急性腹瀉患兒382例,其中,男207例,女175例,年齡4個月~2歲。患兒腹瀉呈水樣或蛋花樣便,每日腹瀉6~20次,多伴有發(fā)熱、嘔吐及上感癥狀。重度脫水5例,中度脫水92例,輕度脫水65例。病程1~3d。入院后糞便常規(guī)檢查未見異常,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ELISA)檢測糞便RV-Ag(IgM)均陽性,臨床診斷為病毒性腸炎。按《兒科診療精粹》中腹瀉病情分類法[1]:輕型為84例,中型240例,重型為58例。經(jīng)過補液、抗病毒治療,同時采取中西醫(yī)結(jié)合護理,患兒均在24~48h后腹瀉減至每日3次或3次以下,大便外觀正常或成形,臨床癥狀完全消失。
2護理措施
2.1嚴密觀察病情患兒入院后及時細致、全面準確地觀察病情變化,注意一般狀況、神志、精神、面色、肢體溫度以及脈搏、呼吸等生命體征的變化,“知常而達變”,精心護理患兒。①詳細觀察患兒大便次數(shù)、顏色、性質(zhì)和氣味,以區(qū)別泄瀉的寒、熱、虛、實,分別護理;②密切注意神態(tài)、唇色、呼吸、皮膚、四肢、苔脈及體溫的變化,作好各項記錄;③便前腹痛,尿布浸濕,臥位不適,饑餓驚嚇等均可引起患兒哭鬧,要及時找出引起小兒啼哭的原因,并給予正確處理。
2.2加強基礎護理①腹瀉患兒往往易脫水,加之飲食控制,易畏寒,要注意防寒保暖,適時增減衣服,若出現(xiàn)四肢冰冷,體溫不升,可用熱水袋保暖,但應注意防止燙傷。②及時更換尿布,每次大便后清洗臀部,防止發(fā)生尿布皮炎。便后用溫水洗凈臀部,涂5%鞣酸軟膏,以保護肛門周圍皮膚。③對伴有嘔吐的患兒,要注意防止窒息及吸入性肺炎,及時作好口腔護理及衛(wèi)生處置。腹瀉患兒有時由于使用較長時間的抗生素,可使口腔霉菌生長而發(fā)生鵝口瘡,因此要多喂開水清潔口腔,有嘔吐時,可用棉花醮溫開水輕擦口腔,已發(fā)生鵝口瘡可在患處涂以1%龍膽紫藥水[2]。
2.3嚴格隔離措施對患兒嚴格進行床旁隔離,其尿布最好使用一次性的,換下的尿布在現(xiàn)場直接丟入袋中,并封好拿出室外。被大便污染的非一次性尿布、被服、便盆、地面等,均應作相應的消毒處理。接觸污染的尿布和衣物后要清洗雙手。病兒用的奶瓶、奶頭,每次用后煮沸消毒,喂奶前洗手。護理患兒前后均要認真洗手,防止交叉感染。
2.4做好飲食護理因泄瀉患兒脾胃運化失司,又因小兒飲食不知自潔,故應注意加強飲食調(diào)護,做到定時、定量、定質(zhì)。母乳喂養(yǎng)患兒,母親應盡量少吃油膩食物,多飲水,以稀釋奶液,縮短每次哺乳時間,以減輕胃腸負擔。人工喂養(yǎng)患兒,暫停喂牛奶,可改喂脫脂奶、酸奶或米湯。吐瀉嚴重者禁食6~8h,禁食期間要靜脈補液,飲食應逐漸恢復,并詳細記錄出入量。
2.5改善給藥護理①小兒服藥常不合作,湯藥以濃煎為宜,丸膏散劑型,藥量宜少,先將藥用溫開水化開或調(diào)在乳汁內(nèi)、口服補液鹽水內(nèi)喂服。一般宜空腹喂藥,分少量、多次喂入。注意喂藥宜慢,慎防引起嗆喉,藥宜溫暖。有惡心嘔吐者,可在喂藥前,在湯藥內(nèi)滴幾滴姜汁,以緩解嘔吐;②配合捏脊療法以鞏固療效,注意手法輕柔,用力均勻,應在每日晨起或飯前進行;③若久瀉不愈,可針灸三里、氣海、陽陵泉等穴[3]。
2.6注重情志護理中西醫(yī)都十分重視精神護理,但因小兒具有易睡,易醒,易哭,易驚,易餓,易興奮等生理特點,與成人不同,所以護理工作更要細致入微。①避免一切不良刺激,護士要做到走路輕,說話輕,操作輕,勿驚嚇患兒,保證患兒充足的睡眠,對熟睡的患兒勿輕易喚醒;②對1.5~3歲的患兒,應多予以哄導、誘導、鼓勵,態(tài)度要和藹可親,通過關心與愛護與她(他)們建立感情,消除其對醫(yī)護人員的恐懼心理。
2.7預防并發(fā)癥①防口瘡:進食或嘔吐后,可用清熱解毒草藥,如金銀花、甘草液洗口腔;②防臀紅:保持局部干燥,如已發(fā)生臀紅,局部涂以油膏或雞內(nèi)金外敷;③防肺炎:患兒嘔吐時,頭偏向一側(cè),以免嘔吐物吸入氣管內(nèi)造成吸入性肺炎。
3體會
嬰幼兒腹瀉是由于輪狀病毒破壞腸絨毛導致上皮細胞刷狀緣的雙糖酶及其鈉/鉀ATP酶缺乏,造成腸道內(nèi)水、電解質(zhì)轉(zhuǎn)運失調(diào),葡萄糖吸收功能障礙,引起滲透性的腹瀉。通過對小兒泄瀉的臨床護理,我們體會到:首先只有了解到小兒的生理、病理、心理特點,才能對患兒實施有計劃、有系統(tǒng)的整體護理,護士在對小兒泄瀉的病因病機,辨證論治有所了解的基礎上,進行病情觀察,根據(jù)病情變化,隨時修訂辨證施護計劃,使護理密切配合治療,促使患兒減輕癥狀,縮短病程,加快康復。
【參考文獻】
[1]余孝良.兒科診療精粹[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0:135.
[2]吳艷平,向鳳香.秋季腹瀉的飲食療法及護理[J].南華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1,29(3):323.
[3]朱秀.小兒泄瀉的辨證護理探討[J].實用新醫(yī)學,2006,7(10):970.
- 上一篇:人事處精神文明建設方案
- 下一篇:人事局先進性教育活動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