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脈輸液病人護理分析論文
時間:2022-11-30 11:22:00
導語:靜脈輸液病人護理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關鍵詞】,靜脈輸液
ComfortableNursingofVeinLosetheLiquidPatient
Keywords:Veinlosetheliquid;Patient;Comfortablenursing
靜脈輸液是臨床上常用的也是重要治療手段之一,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人們對護理服務的期望值逐步提高。1998年臺灣華杏出版社總裁蕭豐富提出“舒適護理模式”引起了護理界高度重視。所謂舒適護理,是一種整體的、個體化的、創造性的、有效地護理模式。它是使人無論在生理、心理、社會、靈魂上達到最愉快的狀態,或縮短、降低不愉快的程度。為滿足輸液患者的舒適需求,我們密切聯系工作實際,將舒適護理理論應用于臨床輸液病人的護理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教訓,持續改進和加強舒適護理的臨床管理,從而進一步豐富了整體護理的內涵,最大限度地彌補了由輸液帶給病人的不適,收到良好的效果。
1臨床資料
2003年1月至2004年11月,在我科住院的輸液病人383例。其中男263例,女120例。年齡47歲~95歲,平均71歲。一般輸液5d~15d。文化程度小學至大學。職業有:普通農民、工人、干部和知識分子。
2舒適護理理論在輸液護理中的應用
舒適護理強調的是簡單的護理活動加高難度的舒適護理研究,并將研究成果應用于病人,使病人迅速得益。提高生命質量是舒適護理的使命。認為護理人員應以病人的舒適為考慮的重點[1]。靜脈輸液是一種侵入性操作,操作造成的創傷、體位的限制、空間的制約,對規律生活的干擾等都影響到病人的舒適。為此,加強舒適護理研究十分必要。護理人員首先要富有同情心和責任感,處處為病人著想,切實做到關心、體貼、熱情幫助病人,熟練掌握操作技術,嚴格執行操作規程,通過護理行為,消除病人的恐懼心理及身心不適,最大限度地使病人處于舒適狀態。
2.1輸液前的舒適護理
2.1.1衛生宣教和心理護理靜脈輸液是一種侵入性操作,接受治療的病人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畏懼心理,輸液安全成為病人最擔心的問題[2],尤其是初次接受輸液治療者。因此,護理人員對病人輸液前的健康宣教和心理護理非常重要。治療前1d應詳細向病人說明:輸液的目的、輸注藥物的名稱、藥物的主要作用和不良反應、全天輸液總量、用藥次序,整個過程大約需要的時限,每一種藥物的最佳輸注速度,輸液前病人應做的準備工作,輸液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如何取得幫助,護士對輸液病人的護理程序等等。同時,根據不同病人的性格類型宣傳輸液過快、過慢的嚴重后果和危害。輸注致敏性藥物的,用藥前應詳細詢問用藥史、過敏史、家族過敏史并仔細觀察皮試結果,用藥中加強巡視。對于輸注特殊藥物的,嚴格履行詳細的告知義務,把輸注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項及可能遇到的問題逐一向病人交待清楚。對輸液量多者,與病人一起詳細分析可能遇到的困難并制定好解決的方案。使病人在治療前即對整個治療過程有全面詳細的了解,解除病人一切顧慮,為接下來的治療做好充分準備,以便使這一過程自然順利完成。
2.1.2良好的護士素質護士良好的儀表與精神面貌是促進病人心理舒適的基本條件,高雅的氣質,體貼的態度給人以禮貌、尊重、信任、安全與美的感覺,我們要求護士淡妝上崗、儀表端莊、精神飽滿、舉止穩重,即使在治療任務很重時,也應忙而不亂。交流要輕聲細語、談吐親切,充分利用護士美的言行來努力創造美的境界,通過護士的言行把關愛的信息傳遞給患者,讓其在輕松愉快的環境和良好的精神狀態下完成治療。
2.1.3舒適的物理環境首先,治療前房間通風0.5h,盡量使患者自由選擇體位,調整好室內溫濕度、光線,將呼叫器、水杯、便壺等放于合適的位置,需要時調整好電視機的角度。清新的空氣、優美的環境、適宜的光線和溫濕度、整潔的被褥、軟硬適度的床墊等所有這一切都能提高病人的舒適度,給人以舒適的感覺刺激。同時要鼓勵病人采取最積極的自理行為,力所能及地解決別人無法替代的問題。
2.2輸液中的舒適護理
2.2.1熟練的操作技術、嚴格的操作規程和查對制度嫻熟的技術可減輕穿刺造成的創傷,從而減輕疼痛。嚴謹的操作規程和三查七對,充分的知識和技術儲備,可給病人以安全感和信任感,減輕病人的畏懼心理,取得病人的配合,利于工作開展。
2.2.2根據輸注藥物的性質和量選擇適宜的血管和注射部位穿刺時要選擇自己有把握穿刺的血管,盡量做到一針穿刺成功。穿刺完畢不要立即離開,應床邊觀察1min~2min并告知病人會按時來巡視。如果遇到輸注速度改變、局部疼痛或其他任何不適等情況,讓其不要緊張,可立即呼叫,護士會立刻提供幫助。巡視時間盡量遵循已許出的諾言,每次巡視都應彎下腰雙眼正視穿刺部位數秒,這樣會給病人受重視及安全感,同時詢問病人有無不適、是否需要協助變換體位、姿勢、飲水、入廁等其他需要,解除病人的后顧之憂。對輸注特殊類藥物的(如:致過敏藥、擴血管藥、避光藥、脫水藥、胰島素、化療藥等)除嚴格按要求操作外,要增加巡視次數,以確保正確用藥及用藥安全。對巡視時間間隔一般以30min~60min為宜,可據病人年齡、病情、疾病、性格類型等靈活確定巡視次數。對輸注多組液體者,前一組將輸注完畢時,更要增加巡視次數,一般不要等病人呼叫就能及時更換下一組液體。觀察得知,多數病人尤其是初次輸液病人,輸液完畢時,如果護士不在場,會感到緊張、恐懼,害怕空氣進入體內,護士要告知病人:靜脈內有一定壓力,輸注液體即使完成空氣一般也不會進到血管,讓病人不要緊張。年老體弱者及冬季輸液時,如無禁忌可將輸液管加溫,以增加病人舒適感。
2.3輸液后的舒適護理對拔針后按壓部位的選擇等,護理人員要及時獲取和掌握新信息,教給病人正確的按壓方法:即順進針方向沿血管走行按壓,時間3min~5min[3]。有些病人輸液完畢因急于上廁所或變換體位等,往往不能保證按壓時間,從而導致皮下淤血。這樣,一是會增加以后靜脈穿刺的難度,二是會增加病人對輸液的畏懼心理。遇有該種情況,應有人給與輔助,同時告知病人在1h內不要除去穿刺部位覆蓋的無菌棉球,2h內不宜洗手浸泡局部,以防穿刺處感染。對于輸注抗生素及其他有致敏作用的藥物,輸液畢30min內不宜外出。輸注擴血管藥物的,輸液畢要觀察測量血壓,起床速度要慢,以防血壓下降引起病人頭暈等不適而導致意外。輸注多組液體時,要先輸注刺激性大的藥物,以防拔針時局部高濃度、高刺激性藥物滯留,加大對局部血管損傷。拔針后護士要停留幾秒鐘,確認病人正確按壓,確認無出血等情況后方可離開,給病人以安全感。對不能自行按壓的,要代為按壓到3min~5min后方可離開,5min內要再次巡視,以確認病人無不適及意外發生。
3體會
舒適護理的目標是:使病人減輕痛苦,獲得舒適。通過開展對輸液病人的舒適護理,明顯提高了輸液病人的身心舒適程度,改善了護患關系,極大地提高了護理人員的工作責任心,同時促進了健康教育的開展。病人從中不斷獲得有益于治療、護理的知識和方法,讓病人的身心始終處于最佳狀態,使其在良好的氛圍和輕松愉快的環境中順利地完成各種治療和護理。舒適護理貫串于整個護理過程,它通過對實際問題的探討、研究直至解決,把護理工作的實際價值展現在病人面前,通過自我價值的實現增強了護士愛崗敬業的責任感和工作積極性,充分體現了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宗旨,使護理人員的潛能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通過問卷調查,病人滿意率達到99%。因此舒適護理在使病人獲得最大實惠的同時也將大大促進護理專業的發展和護理質量的提高,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廖紅輝.拓展舒適護理研究提供優質服務[J].黑龍江護理雜志,1999,5(7):4041.
[2]孫麗娜.30例靜脈輸液患者需求的調查與分析[J].中華護理雜志,1999,34(8):491492.
[3]陳興秀,陳永新.靜脈輸液及抽血標本時按壓穿刺點探討[J].實用護理雜志,1997,13(1):10.
- 上一篇:區第四屆社區鄰居節活動意見
- 下一篇:區創建義務教育高位均衡發展示范區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