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護理質量及意義

時間:2022-08-21 11:25:29

導語:骨科護理質量及意義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骨科護理質量及意義

1實施方法

1.1成立骨專科小組由醫院護理部領導下成立成立骨專科小組。由組長、副組長及組員組成,負責全院骨科專科護理及會診工作。專科護士的任職基礎:由廣東省衛生廳選派香港培訓的骨專科護士及高年資熟練掌握骨專科理論和能解決骨科復雜疑難護理問題的主管護師以上人員擔任。1.2制定骨科專科護理規范骨專科小組負責全院骨科護理指引的制定與落實。制定與控制骨科疑難危重病例的查房與會診制度、個性化的護理方案及骨科各項質量指標的等,并參照廣東省護理規范制定的包括髖關節置換術后預防假體脫位等專科護理單。1.3查房方法及時間由護士長組織專科護士、責任護士每天對骨科病房查房;其他科室在關骨專科護理方面疑難問題,先由需要科室申請,由專科護士到申請科室會診,先由責任護士匯報病情,現階段的護理措施及需要專科護士解決的問題,后由專科護士與責任護士一起對患者進行查體,詢問有關專科問題。查房結束后到一起討論,由專科護士對病例進行整體評估,制訂護理計劃及康復計劃。并提出護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方法,解答其他科護士提出的問題。1.3做好健康教育的宣教工作骨科專科護士根據本醫院的實際情況展各種形式的宣傳教育,如制定如髖關節置換術后患者須知、深靜脈血栓防護,彈力襪、肌肉泵等的護理使用指引方等宣傳卡,或以講課形式對患者或家屬進行骨科專科知識及康復知識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自我康復能力。1.4組織護理人員的教育和培訓通過專科護士外出培訓學習,學習回院后向本院護士授課、床邊示范等,對包括專科護理、用具使用及功能鍛煉等進行培訓。提高骨科護士的臨床護理與康復護理的能力,有利于降低患者如壓瘡、深靜脈血栓的形成等的術后并發癥,減少了患者的臥床時間,加快了患者康復時間。1.5加強護理質量管理專科護士每天進行護理查房,對患者,特別是危重患者的護理措施及效果實施評估,根據當前存在問題,制定適當及預見性護理措施,促進患者的康復,加強患者的安全管理,總結分析缺陷與不足,并進行質量持續改進。1.6護理能力考核方法理論部分:以廣東省衛生廳[4]編寫的《臨床護理技術規范(基礎篇)》及賀愛蘭等[5]編寫的《實用專科護士叢書(骨科分冊)》為教材,培訓前建立培訓考核題庫,從題庫中隨機抽取試卷對實施專科護理前后進行考核。試卷的平均難度系數為0.51,平均區分度為0.36;技能考核標準統一使用2007年衛生部管理年全國衛生系統護士崗位技能訓練和競賽活動使用的《護理技術操作項目考核評分細則》的考核標準。心肺復蘇必考,包括手衛生,無菌技術等50項。兩項總分均為100分,≥80分為優秀,60~79分為良好,<60分為差。

1.2統計學處理

所得數據采用SPSS13.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計數資料采用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實施前后骨科護理人員護理能力比較

實施專科護理后骨科護理人員專科護理知識優良率和專科技能考核優良率均高于實施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實施前后護理不良事件發生情況

實施后不良事件發生率顯著低于實施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實施前后護理質量比較

實施后護理質量顯著高于實施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3。

2.4實施前后康復效果比較

骨科功能恢復情況依據《骨科康復評定與治療技術(第3版)》分為優、良、差。實施后的優良率高于實施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3討論

3.1成立骨科專科小組有益于提高骨科護士的護理能力

本院是一所三級甲等醫院,高年資護士雖然有豐富的臨床護理經驗及專科知識,但有些操作流程欠規范,專科管理能力還處于初始階段,許多教學、帶教都是粗放型感性教育。成立骨專科小組,由于其成員為受過專科培訓的專科護士及高年資護士,而專科護士是有高等教育的背景,在其護理領域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較高的理論水平和護理專長的專家型臨床護士,其在臨床一線起咨詢指導作用,其權威定位得到認可[6]。有研究結果顯示:專科護理提供高素質和成本效益護理服務方面發揮了顯著作用[7]。骨科專科護士利用在骨科護理領域的知識制定骨科護理操作規程及指引,通過外出學習培訓和教育,豐富了骨專科的護理及康復知識,幫助和提高本院護理人員的骨科專科護理知識。提高了本院護士的整體水平,如對疾病的整體評估能力、專科指導能力、語言表達能力與患者及家屬的溝通能力等。表1示,本院實施骨專科護理后,骨科護士專科護理知識、專科護理技能較實施前顯著提高(P<0.05)。說明成立骨專科小組,開展骨專科護理的,可顯著提高骨科護理人員的專科護理能力,更能發揮專科護士的作用,較好地服務全院的骨專科疾病患者。

3.2推廣骨專科護理,有利于提高護理質量

隨著綜合性醫院分科越來越細,臨床及患者對護理的要求越來越高,也需要高水平的專科護士參與其中。傳統的常規護理主要是憑經驗對骨科患者進行感性評估,而專科護理有統一的系統評估體系及各種指引,明顯增強了評估的科學性,并能較好預見可能發生的問題。通過評估,制訂方案、組織實施、反饋監督、加強了護理過程的系統性、有效監督和不斷強化。同時,骨專科小組利用較專業的骨專科知識對骨科患者在治護過程中所遇問題如:髖關節置換、假體脫位等給予針對性的指導,能有效解決骨科患者面臨的各種疑難問題。并對潛在的危險因素進行預測并防護,為骨科患者提供高質量的護理。表2和表3示,實施骨專科護理后,骨科護理質量有所提高,壓瘡、跌倒、深靜脈血栓等的發生率顯著低于實施前(P<0.05),而護理記錄合格率、護理評估準確率、患者滿意度等較實施前顯著提高(P<0.05)。說明積極開展骨專科護理的實踐,可顯著提高骨科患者的護理質量及降低并發癥的發生率。使專科護理的專業價值在護理質量得到體現。說明成立骨專科小組對提高骨科專科臨床護理有重要的意義。

3.3骨專科護士參與康復護理,有益于增強康復效果

俗話說:“三分治療,七分護理”,而由于骨科疾病的特殊性,其預后與康復密切相關[8],但是綜合醫院的護理人員大多數都未經過專業系統的康復知識的培訓,對不同病種的康復護理知識掌握難以滿足臨床和患者的需要,因而常讓患者自己或家屬幫助做康復訓練。而骨專科護士多經過系統的骨科專科及骨科康復學習,系統掌握了各種骨科康復知識及科學的功能鍛煉方法,能熟練使用各種功能康復的輔助工具,并能根據患者的情況制定個體化的早期康復計劃并參與其中,并能解決康復過程中各種疑難問題。出院后能跟蹤指導評估康復效果。表4示,實施骨專科護理后,患者康復效果優于實施前(P<0.05)。說明,對于骨科術后患者接受更專業康復訓練指導,可以明顯的改善患者的術后功能恢復情況。綜上所述,骨專科護士對在提高骨科專科臨床護理與康復護理方面具有積極意義,應在《中國護理事業發展規劃綱要(2011-2015)》的指引下,結合本地區的特點,積極探索培訓及造就我國骨專科護士人員的培養。但我國專科護士的發展尚處于初級階段,專科護士的使用和管理尚未規范,專科護理在提高骨科專科臨床護理與康復護理方面的作用還需更進一步發揮。專科護士的成長還需要各級領導的支持及自身不斷努力。專科護士如何取得最佳的工作效果,如何推動專科護理的發展,還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進一步探討。

作者:李宇芳鄒劍瑩劉美梅單位:韶關市第一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