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護理自我效能理論研究
時間:2022-08-26 09:12:13
導語:骨科護理自我效能理論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應用工具
骨質疏松癥自我效能感量表(OSES)該量表含有12個條目,分為兩部分:骨質疏松癥運動效能分量表、骨質疏松癥攝鈣效能分量表,各個分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數均為0.90,具有良好的內部一致性。英文版OSES采取視覺模擬評分法,得分范圍0~100分,得分越高表明研究對象預防骨質疏松癥行為的自我效能感越高。有學者將原來的視覺模擬評分法改為Likert11級評分法,經調查研究中文版OSES的Cronbach’sα系數為0.93,內部一致性高。
2臨床應用
2.1骨科患者自我效能感現狀
了解骨科患者自我效能水平,可幫助臨床護士為骨科患者制定合理的自我效能管理方案。馮晨秋等利用慢性疼痛自我效能感問卷對192例老年慢性疼痛患者進行調查研究后發現,慢性疼痛自我效能感在抑郁和屈服型應對方式對疼痛調試影響的過程中起到了中介作用同時證實中文版慢性疼痛自我效能感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鄧偉等對37例原發性骨質疏松癥患者進行調查研究后發現,患者的骨質疏松癥自我效能水平較低(平均59.8分),需要建立社會慢性病綜合管理模式對患者進行健康管理,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
2.2骨科患者自我效能管理
自我效能管理是自我效能理論在骨科臨床護理工作中的重點實踐內容。實施有效的自我效能管理可以幫助患者提高骨科自我效能感,幫助患者減輕主要不愉快感,促進患者康復。劉鵬等通過健康教育、患者自我管理、獲取替代效能信息、減少外界因素對患者自我管理不良行為的影響、引導和鼓勵正向效能5種途徑,運用自我效能訓練5步模式對45例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后患者進行康復訓練指導,術后3個月患者的一般自我效能感(GSES)評分、膝關節評分(HSS)明顯優于對照組。王愛平等運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調查患者的自我效能,通過心理支持、行為成就、社會支持、間接經驗四種途徑提高髖關節置換術后患者的自我效能,3個月后觀察組患者的Harris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黃苑芬等利用自我效能理論,采用直接經驗、間接經驗、調動潛能、啟動支持系統四種途徑為骨科自控鎮痛患者提供術前教育,術后觀察組患者的疼痛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高木榮等對114例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患者進行以自我效能為基礎的健康教育后,2個月后隨訪發現觀察組患者的健康自我管理水平優于對照組。VandenAkker-Scheek等運用自我效能理論制定了格羅寧根骨科患者出院康復計劃,證實術后6個月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與康復效果有直接關系。
3小結
近年來,我國骨科護理領域也在不斷的開展自我效能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果,但是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處。目前國內大部分骨科護理工作者均使用中文版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進行研究,此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且內部一致性較高,但針對性不強,是否可以真正反映骨科患者的自我效能感還有待進一步研究證實。雖然我國目前已經引進翻譯并漢化多種骨科患者自我效能感量表,但是部分量表研究只進行了單一量表內容的信效度測定,未測定量表與該領域其他量表之間的內容相關性,影響了中文版量表在臨床使用中的可信度。國外研究者在進行自我效能感量表信效度研究的時候,往往運用該領域多個常用量表進行測試研究,測試被測量表在該人群中應用的可行性,以及與其他量表之間的相關性,提高被測量表在臨床護理工作中的指導意義。綜上所述,我國已經逐步開展了圍繞骨科患者的自我效能研究。近幾年,隨著研究工作的不斷深入已經取得了一定成果,為臨床開展以自我效能理論為基礎的護理工作提供了有效的依據,但是針對骨科患者自我效能評價工具信效度的調查和干預措施改變患者自我效能的穩固性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作者:趙慧雯 羅文 單位:天津市天津醫院
- 上一篇:教育紀工委工作要點
- 下一篇: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領導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