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術后切口感染護理分析

時間:2022-12-11 11:07:03

導語:骨科術后切口感染護理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骨科術后切口感染護理分析

【摘要】目的探討早期護理干預在預防骨科術后切口感染中的作用。方法80例骨折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40例。對照組給予骨科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有針對性的綜合護理干預措施。比較兩組患者術后切口感染發生情況。結果觀察組未發生切口感染;對照組術后發生切口感染4例,未發生切口感染36例;觀察組患者的術后發生切口感染發生率0低于對照組的10.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針對骨科手術患者制定并實施合理的護理干預措施,早期護理干預能有效降低骨科術后切口感染發生率,縮短住院時間,改善切口愈合,提高患者滿意度。

【關鍵詞】早期護理干預;骨科;切口感染患者

由于外傷而造成骨折,需要采取手術治療對骨折進行修復和重建,骨折術后切口感染是手術治療并發癥之一,如果治療不當,會導致患者身體受損,骨骼是人體正常生活的重要部分,進行骨科手術患者在術后如果處理不當很容易引起并發癥,給患者的身體早來極大的傷害,會對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脅,同時也會給患者的心理造成極大的負擔[1-3]。引起患者手術切口感染的因素有耐藥性細菌增多、醫院內的環境污染、外部環境變化、復雜大手術的施行等。本研究選取本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骨折患者80例作為研究對象,比較常規護理與針對性綜合護理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本院收治骨折患者8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40例。觀察組患者中男24例,女16例;年齡18~74歲,平均年齡(42.5±10.7)歲;其中股骨頸骨折8例,髕骨骨折6例,尺骨骨折4例,橈骨骨折4例,腰椎骨折4例,脛骨骨折8例,肱骨骨折6例。對照組患者中男26例,女14例;年齡17~75歲,平均年齡(44.5±10.5)歲;其中股骨頸骨折7例,髕骨骨折7例,尺骨骨折4例,橈骨骨折5例,腰椎骨折3例,脛骨骨折7例,肱骨骨折7例。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骨折類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1.2護理方法。對照組給予骨科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有針對性的綜合護理干預措施,具體內容如下。1.2.1一般護理。操作者要在縫合切口時要注意將切口對齊,術后傷口包扎松緊適宜,可適當的給予理療進行局部照射促進切口愈合,一般患者病情情況下術后隔日進行切口換藥,術后1d給予切口進行無菌換藥1次,檢查切口是否紅腫、滲血及滲液等情況,鼓勵患者早期下床活動,術后患者維持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要維持營養以及體液平衡,早期恢復胃腸功能[4]。排氣后可根據食欲調節逐步增加患者的營養以保證機體需要。禁食期間應靜脈補充液體以及腸外營養液。患者出現營養不良時嚴重影響創傷的愈合,營養不良會增加引起切口感染的發生的機會,營養失衡患者的皮膚的彈性減少,皮膚失去原有的活力,增加了患者出現感染的危險。1.2.2切口感染的處理。根據患者的病情圍手術期正確使用抗生素治療,控制感染患者出現體溫高而不退時可以遵醫囑給予退熱劑治療,必要時可以使用物理降溫,針對傷口進行清潔消毒處理,術后切口換藥嚴格執行無菌操作技術原則。測量患者體溫有無升高,密切觀察切口以及切口周圍皮膚是否出現紅腫、熱痛、血腫等炎性反應,要早期發現切口感染,并及時通知醫生做相應處理[5-8]。感染期間使用有效的抗生素,必要時加大劑量與聯合用藥,早期進行切口引流,將膿液引出,向引流管內注射無菌生理鹽水進行沖洗。1.2.3引流管的護理。術后患者做好引流管的護理,防止脫出、受壓、打折,隨時保持引流管引流通暢,密切觀察并記錄引流液的性質以及量,患者翻身、下床時防止引流管高于切口,避免引流液逆流,發現異常情況時應及時向醫生匯報[9]。1.2.4脂肪液化的護理。切口脂肪液化與以下因素有關:肥胖的患者切口縫合技術欠佳、遺留死腔、縫合過緊影響局部血供;患者腹壁脂肪層厚、組織供血差等,脂肪組織受損造成缺血性壞死;患者出現貧血、低蛋白血癥、手術期間免疫力低下脂肪組織的血運循環發生進一步的障礙[10,11]。脂肪組織發生無菌性壞死,對切口愈合產生影響。患者會有不同程度的切口疼痛,切口外觀無炎癥感染的癥狀,切口組織會出現愈合不良。1.3觀察指標。觀察比較兩組患者的術后切口感染發生情況。1.4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23.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觀察組未發生切口感染;對照組術后發生切口感染4例,未發生切口感染36例;觀察組患者術后切口感染發生率0低于對照組的10.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小結

骨科術后切口感染是臨床上常見并發癥之一。患者抵抗力、手術時間、切口類型等均是導致手術切口感染的因素[12]。在護理工作中,嚴格控制手術期間出入手術間的人員數量,縮短手術時間,避免人員流動導致粉塵污染手術內環境,減少因手術時間過長造成切口感染。控制病房內陪護及探視人員,消除緊張、焦慮等負面情緒,穩定患者情緒,觀察切口處是否有滲血、滲液和脂肪液化現象[13]。切口換藥一定要嚴格執行無菌操作,注重圍手術期護理工作每一環節的細節管理。

參考文獻

[1]林菊仙,鄭丹,朱讓騰,等.早期護理干預在預防骨科術后發生切口感染中的應用.中國醫藥導報,2015,12(4):140-142.

[2]項群利,施鐵英.骨科患者圍手術期預防切口感染的預防護理體會.大家健康(學術版),2014,22(20):36.

[3]沈黎黎,袁惠.手術室護理干預在預防老年骨科手術切口感染的臨床分析.中國煤炭工業醫學雜志,2016,19(3):452-454.

[4]韋遠華,李水蓮.手術室護理干預有效預防骨科手術切口感染的應用.中國醫學工程,2016(1):17-19.

[5]陳秀英.肱骨干骨折患者圍手術期護理.中國中醫急癥,2009,18(12):2098.

[6]劉愛萍,饒珍保,徐敏.骨科非急診手術患者切口感染的危險因素及預防措施.護理學雜志,2005,20(24):59-61.

[7]楊江飛.骨外科手術患者的護理體會.世界臨床醫學,2017,11(12):184.

[8]匡春玲.骨科手術切口感染的預防護理對策及其效果.中國醫藥指南,2012(27):666-668.

[9]張小紅,羅麗霞.腹部手術切口感染危險因素調查分析及預防.中南醫學科學雜志,2010,38(2):301-302.

[10]許曉秋,黃釗,劉建華.骨科無菌手術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及耐藥率分析.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0,20(9):1304-1306.

[11]安藝萍.手術室護理干預在骨科無菌手術的應用分析及對切口感染的影響.中國保健營養,2013,23(5):1301.

[12]方密蘭,金麗萍.加速康復外科理念在骨科患者圍手術期護理的效果觀察.護士進修雜志,2014(1):48-49.

[13]史玉華.骨科無菌手術切口感染相關因素及手術室護理干預分析.國際護理學雜志,2011,30(12):1796-1797.

作者:劉萍 單位:湖北省監利縣中醫院骨傷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