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工作者的職業怠倦應對措施分析論文
時間:2022-11-11 09:31:00
導語:護理工作者的職業怠倦應對措施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護理工作倦怠作為護理工作壓力與護理工作應激的特殊表現形式,對護理工作者的身體和心理健康都有重要影響,對護理工作者的工作滿意度、離職傾向等多種指標也有預測作用。因此,需要重視護理工作者職業倦怠的狀況,并進一步分析其特點以及影響因素等,以較好地解決護理工作者的職業倦怠問題。
關鍵詞:護理工作者;職業倦怠;緩解對策
隨著工業生產和社會生活的不斷發展,工作壓力日益成為人們關注的問題。工作壓力是由工作環境的要求與人的反應能力之間的不平衡知覺所致。護理工作是護理工作者對人現存的或潛在的健康問題的判斷與處理,其對象是患病的人或健康的人,其性質決定了護理工作者必須經常面對病人、家屬、醫生及其他的健康工作者,這使得護理工作者與其他工作從業者相比而言更易產生工作壓力和職業倦怠,需要引起必要的重視。
一、職業倦怠的概念及研究
職業倦怠,也稱工作倦怠,國內也翻譯為工作耗竭、職業枯竭等,它是與工作相關的一系列癥狀,通常發生在那些需要經常同病人、客戶或者公眾進行高強度接觸的職業中,通常被認為是工作中的慢性情緒和人際壓力的延遲反應。這一概念最早用于形容長期藥物濫用后出現的一系列癥狀,比如情緒耗竭、動機喪失等。在20世紀70年代美國的一篇小說中,該詞被用來描述主角厭倦工作后的種種表現,此后引起了各領域的廣泛重視。2001年的一項調查在美國、加拿大、德國、英國和蘇格蘭5個國家的醫院展開,調查發現醫院中的工作倦怠現象非常嚴重。在參與調查的5個國家中有4個國家40%的護士對目前工作不滿意,在美國的所有護士中有1/5聲稱將在一年內停止工作,而年輕護士則有1/3表示將在近期辭職。
針對日益嚴重的現狀,不同領域的研究者從不同角度進行了研究。臨床心理學家關注工作倦怠的癥狀以及心理健康問題;社會心理學家則考察服務的提供者和接收者的關系以及服務行業的情境因素。而此后更多的研究來自管理心理學,研究者開始探討工作倦怠的影響因素并提出預防和緩解的辦法。
二、護理工作者職業倦怠產生的背景和環境
隨著我國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身體健康以及與之密切相關的醫療護理服務水平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要求護理人員從簡單的疾病護理到滿足病人的身心需要,護理人員稍有疏忽便可能引發護患糾紛。醫學的進步,醫療市場的開放促進了醫療衛生事業的改革、創新和發展。而改革的同時也給醫療衛生領域帶來了工作環境的變化,由變化帶來的不確定性、焦慮、角色混亂等問題迫使護理人員必須以新的思路和方法去應對直接和間接的壓力。如果不能很好地應對壓力并進行自我調節,就容易產生高的職業倦怠感。高職業倦怠感不僅給護理人員帶來身心的痛苦,也會影響護理人員對病人的護理質量,造成病人的痛苦和醫院的損失。
與此同時,國內的護理人員資源卻處于十分緊缺的狀態,目前全國約有130萬護士,與發達國家比較,國內護理人員明顯緊缺。在來自社會以及護理行業本身的多重因素作用下,大部分護理人員感覺身心疲憊,工作、家庭和生活亦受到消極的影響,職業倦怠已成為限制護理事業發展的一個負面因素。
三、護理工作者職業倦怠的表現和原因分析
護理工作者每天與病人打交道,以救死扶傷為己任,這要求他們不但要有高超的技能,而且應具備很好的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護理工作者每天壓力比較大,工作負擔相對較重,所以成了職業倦怠的易感人群。職業倦怠能使最富熱情的護理工作者由于壓力而感覺到疲憊,使他們失去對病人進行關心和愛護的激情,甚至用冷漠的方式對待病人,因此,了解護理工作者職業倦怠的表現并進行分析有著重要的意義。
李超平等進行的一項有關醫護人員工作倦怠的調查顯示,在218名接受調查的醫護人員中,42.1%的被試有一定程度的情緒衰竭現象,有22.7%的被試有一定程度的情感疏遠現象,48.6%的被試沒有個人成就感。駱宏等調查發現,在425名接受調查的護士中,48.7%的護士感到工作緊張,55.1%的護士感到工作量大,8.9%的護士對工作不滿意,8.7%的護士沒有感到領導的支持。
引起護理工作者職業倦怠的原因是復雜的,也是具有特異性的,每個個體都有不同的易感性,但是壓力、工作負荷、組織因素是引起護理工作者職業倦怠的主要原因。
具體來說,(1)壓力是護理工作倦怠產生的首要原因。由于護理工作者面對的病人形形色色,面對的疾病也各有不同,這種不確定性使得護理工作者都會有雖然無能為力,但是由于職責所系不得不做點什么的心理感受,長此以往便形成職業倦怠。(2)工作負擔過重是另外一個重要因素。在大多數國家醫生數和護理人員數之比為1:2,而我國的實際情況是不少醫院醫護比還未達到1:1,長期繁重的工作負擔和醫護比例嚴重失衡,使得護理隊伍不能維持穩定狀態,護理人員離職改行的現象不時出現,造成大量護理人員流失。超負荷的工作狀態和長期緊張的腦力勞動是造成護理工作者職業倦怠的重要因素。(3)組織因素也對職業倦怠產生影響。有研究顯示,護理工作者的職業倦怠與醫院領導和管理者也密切相關,領導和管理者越關心,護理工作者的角色壓力越小。因此,加強領導者和管理者與護理工作者的溝通和協調也是緩解護理工作者職業倦怠的一條有效策略。
四、緩解護理工作者職業倦怠的對策及建議
4.1醫院管理部門應高度重視護理工作者的職業倦怠問題
醫院管理部門對護理工作者應加強技能培訓,做好后勤保障,為護理工作者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醫院領導及護士長應多體諒護士,合理安排上班人員,避免超負荷工作現象的出現;明確任務分配,闡明角色和責任,在評定工作業績時將員工的優點、貢獻、失誤、缺點都放在重要位置;在員工職位晉升方面實行公平、公開競爭及民主、綜合考評;實行規范化、人性化、細節化管理,提供跟工作相關的訓練和信息應更多地接納護理工作者對工作流程和護理程序的意見,每月將護理工作者聚集在一起傾訴工作、生活中的煩惱,以減輕心理壓力,有效降低護理工作者的職業倦怠感。
4.2加強對護理工作者進行專業的心理保健和心理治療
護理工作者是經過專業醫學訓練的人,但是盲目的自信同時也成為護理工作職業倦怠預防和治療的障礙。在一項國外研究者對醫護人員的跟蹤調查中發現,28%的被調查者有抑郁的表現,但是只有一名醫生尋求過抗抑郁治療。由此可見,對醫護人員倦怠的干預是非常不足的,需要轉變觀念,醫生也需要專業的醫學干預。為了更好地為病人服務,醫護人員更要保持良好的身心狀態。公務員之家
4.3積極借鑒國內外職業倦怠研究的相關干預措施
隨著研究者對職業倦怠情境影響因素的研究越來越多,職業倦怠的外部干預也越加受到關注。相對于國外干預理論研究的發展,我國在這方面的研究還只是剛剛起步,大部分是通過證實一些影響因素而間接地證明其有效性,我們需要借鑒國外已經實踐證實了的有效防止護理工作者職業倦怠的干預措施。
參考文獻:
[1]Z·Carl.OccupationalmedicinePrinciplesandpracticalapplications[M].Chicago:YearBookMedicalPublishers,1988.
[2]李小妹.護士工作壓力源及工作疲潰感的調查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00,11:645~649.
[3]王曉春,甘怡群.國外關于工作倦怠研究的現狀述評[J].心理科學進展,2003,11(5):567~572.
[4]張鐵山,李殿富.醫務人員工作倦怠———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J].中國醫院管理,2004,9:5~7.
[5]李超平,時堪,羅正學,等.醫護人員工作倦怠的調查[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3,11(3):170~172.
[6]駱宏,葉志弘,馮鶯.護士職業倦怠與工作領域心理社會因素的相關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05,40(1):12~14.
[7]譚鳳玲,常美娟,張梅芳.護理人員職業倦怠調查與分析[J].護理研究,2007,3:
- 上一篇:高職醫護英語新課程改革創新論文
- 下一篇:災區黨員開展創先爭優活動分析材料
精品范文
10護理護患溝通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