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科病房護理中的風險因素分析
時間:2022-12-23 09:31:17
導語:產科病房護理中的風險因素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資料與方法
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產婦90例,施行風險管理制度,作為觀察組,施行風險管理制度之前收治的90例產婦為對照組。觀察組90例患者中,年齡22~38歲,平均(25.1±4.1)歲,包括初產婦56例,經產婦34例;對照組90例產婦中,年齡24~38歲,平均(27.9±3.3)歲,包括初產婦53例,經產婦37例。所有的產婦均采用順產的方式分娩。我們對兩組產婦的一般資料進行分析和比較,結果顯示兩組間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方法:對照組接受常規方法護理,未實施風險管理控制。觀察組患者在臨床上實行風險管理控制,分析護理過程中存在的安全隱患,針對可能存在的問題采取預防性措施。且在出院前,對產婦以及家屬護理工作的滿意度進行調查、分析,統計兩組患者出現風險事故的具體發生情況。統計學處理:對本次研究過程中所得到的所有相關數據,均采用SPSS14.0統計學數據處理軟件進行處理分析,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可見實施護理風險管理控制之后,孕產婦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明顯提高,與實施前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臨床研究發現,在產科的護理中,存在著一些有較高危險的因素,主要包括:①產婦及家屬住院后,對醫院環境、診治、護理等醫療活動抱有很高的期望值,甚至一些家屬認為孕婦進入醫院準備分娩就絕對的安全,不會發生意外,而在具體的臨床醫療活動中,產婦及家屬感覺與其期望的程度存在較大的落差,則容易導致她們不能理解,一旦發生特殊情況,更容易引起產婦及家屬的不滿情緒,甚至發生醫療糾紛。②個別護理人員的責任心不強、溝通能力不夠、缺乏人文關懷,容易導致醫療糾紛。③部分低年資護士護理工作的經驗不足,對護理工作中的風險因素考慮不足,從而使得她們在對孕產婦進行日常護理時,不能及時發現所存在的潛在危險,不能做到及時、有效的處置,甚至一些護士在具體的臨床操作中不按照操作規范及流程進行操作,對產婦及新生兒造成不好的影響。④除了嚴格遵守基本的護理操作流程外,在進行護理操作時進行良好的護患溝通也非常重要,只有在操作對象充分理解及信任時,才不會引起矛盾,而在臨床中,一些護士只重視護理操作,在操作前不向孕產婦及家屬進行溝通,或者溝通過程簡單生硬,使孕產婦及家屬不能理解你這么做的目的,則容易引起她們對護理的不滿。⑤護理工作的相關記錄滯后、記錄缺乏真實性、全面性以及準確性,導致護理記錄喪失了法律效應。護理對策:①醫護人員在護理工作中,要嚴格按照相關規范實施操作,完善相關制度,定期對相關護理人員進行產科理論知識、操作技術、急救技能及急救儀器操作規程的針對性培訓和嚴格考核,對工作中存在的不足進行整改,強化對護理工作的監督。同時對產婦的情況進行嚴格核對,嚴防差錯、事故。②提高醫護人員的職業素養,給予醫護人員法律知識方面的培訓,提高護理人員的法律意識,并讓護理人員了解護理違規的危害性以及后果,從而降低護理風險事件的發生率。③為產婦提供優質的全方位服務。轉變服務理念,換位思考,及時、主動服務。對產婦及家屬提出的問題給予及時、詳盡、具體的回答,并及時交代產婦產程進展及宮內胎兒情況。為產婦提供高質量、高水平的護理服務。總之,在產科護理中,對風險相關因素進行分析,開展相關的預防措施進行護理,從而提高護理工作的質量,可以減少和避免護理風險事件的發生,使孕產婦對臨床護理服務的滿意度進一步提高。
作者:王書麗 單位:南陽醫專二附院產房
- 上一篇:農業信息化背景下農業經濟發展探究
- 下一篇:務川農業機械化發展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