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護理管理對老年精神障礙患者跌倒的影響

時間:2022-02-13 09:03:28

導語:綜合護理管理對老年精神障礙患者跌倒的影響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綜合護理管理對老年精神障礙患者跌倒的影響

摘要:目的:探討綜合護理干預對老年精神障礙患者跌倒的影響。方法:收集2015年2月~2016年2月浙江省金華市第二醫(yī)院老年精神科收治的老年精神障礙患者104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數(shù)字隨機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52例。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方法,觀察組在對照組護理的基礎上開展綜合護理干預,比較兩組患者跌倒率、致傷率和家屬護理滿意度。結果:觀察組跌倒發(fā)生率和致傷率分別為1.92%和0.00%,明顯低于對照組的13.46%和7.69%(P<0.05);觀察組護理滿意率較對照組顯著提高(P<0.05)。結論:給予老年精神障礙患者綜合護理干預措施,可顯著降低患者跌倒率,提高護理滿意度。

關鍵詞:老年精神障礙;跌倒;綜合護理

跌倒指的是一種意外突然倒地的現(xiàn)象,是我國第四大傷害和死亡的原因之一,且多發(fā)生于老年人。跌倒可能會導致骨折、軟組織損傷以及心理創(chuàng)傷等嚴重后果,老年精神障礙患者各項機能逐漸退化,反應遲緩,自我保護能力差,其發(fā)生跌倒的概率更高[1]。因此,做好老年精神障礙患者的護理,對于減少患者的心理損傷和軀體損傷具有重要意義。我科自應用綜合護理措施以來,有效減少了老年精神障礙患者跌倒率。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以2015年2月~2016年2月浙江省金華市第二醫(yī)院老年精神科收治的老年精神障礙患者104例為研究對象,患者年齡均60歲及以上。按照數(shù)字隨機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52例。觀察組男20例,女32例;年齡63~83歲,平均(69.18±5.33)歲;病程1~5年,平均(2.45±1.03)年;阿爾默茨海默病20例,老年期精神分裂癥2例,軀體疾病所致精神障礙13例,血管性癡呆14例,其他3例。對照組男18例,女34例;年齡60~85歲,平均(70.26±5.28)歲;病程1~6年,平均(2.52±1.10)年;阿爾默茨海默病18例,老年期精神分裂癥1例,軀體疾病所致精神障礙15例,血管性癡呆13例,其他5例。患者家屬均知情同意,并簽署家屬知情同意書。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guī)護理,即遵醫(yī)囑施護和根據(jù)病情變化予以隨意性護理及健康指導。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實施綜合護理干預。

1.2.1評估患者跌倒風險

患者入院后,責任護士全面收集和掌握患者資料,包括患者的自理能力、既往病史、意識等,使用“跌倒風險評估表”進行跌倒風險評估。評估完成后,將評估結果交給管床醫(yī)生復審。對于評分在5分及以上的患者,將其納入跌倒高危人群管理,并落實好風險預警和各項護理措施。在患者床頭懸掛嚴防跌倒的相關標識,護理組組長每周評估兩次。

1.2.2安全教育

為患者家屬講解跌倒的危險性,要求家屬24h留陪護人員,對患者下床、洗澡以及如廁等時段全程陪護。教會患者及家屬床欄的使用方法,在患者臥床時,必須將床欄拉起。禁止患者在水漬上行走,穿合適的防滑鞋。在患者穿鞋襪以及沖涼的時候坐著進行。沖涼的時間不宜過長,控制好水溫,在變換體位時,要緩慢進行,避免久蹲或久坐后突然起立。

1.2.3確保患者活動環(huán)境安全

保持病房內的清潔和衛(wèi)生,為患者營造一個舒適的環(huán)境,物品排放整齊。病床需帶有可活動的防護欄,搖床的把手用后要及時收回,防止患者絆倒。保持病房內地面的干燥,用濕拖把拖完地后,需用干拖把將地面水漬吸干。患者洗手間的蹲廁應該改為坐廁,洗手間和淋浴間安裝扶手,并在地面上鋪上防滑墊。

1.2.4飲食護理

根據(jù)患者情況,為其制定科學、合理的食譜,以高熱量、高蛋白、清淡和易消化食物為主,減少高糖類和高脂類食物的攝入。對吞咽有困難患者,不可催促,防止嗆咳和噎食。對拒絕飲食患者,給予鼻飼或輸液。

1.2.5用藥護理

老年精神障礙患者常合并多種軀體疾病,除了服用抗精神疾病藥物外,可能還需要同時服用降壓、降糖藥物等,因此可能導致過度鎮(zhèn)靜、體位性低血糖、低血壓及步態(tài)不穩(wěn)等狀況。因此,護士應加強對患者及家屬的用藥安全教育,做好低血壓、低血糖等常見癥狀的應對措施。服用降壓藥物后,提醒患者改變體位時要緩慢,避免出現(xiàn)體位性低血糖。服用鎮(zhèn)靜藥物后,應臥床休息,避免出現(xiàn)無力、頭暈等癥狀。對服用降糖藥物的患者,必須確保按時就餐,避免發(fā)生低血糖。

1.3觀察指標

統(tǒng)計兩組患者兩個月內護理期間跌倒發(fā)生率,以自制護理滿意度量表評價患者家屬護理滿意率,按照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三級評價。

1.4統(tǒng)計學分析

運用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跌倒發(fā)生率及家屬護理滿意度以%表示,比較經(jīng)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的跌倒發(fā)生率比較

結果顯示,觀察組跌倒發(fā)生率和致傷率分別為1.92%和0.00%,低于對照組的13.46%和7.69%(P<0.05).2.2兩組家屬護理滿意度比較結果顯示,觀察組家屬總滿意度為96.15%,高于對照組的84.62%(P<0.05)。

3討論

老年精神疾病是老年精神內科常見的一種嚴重心理障礙疾病,患者在行為、認知、意識及情感等心理活動方面均可能表現(xiàn)為持久性異常,嚴重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2]。老年人各項生理功能衰退和機體免疫力下降等因素,使得老年精神障礙的發(fā)病率也越來越高[3]。老年精神障礙患者存在大腦反應遲鈍、行為姿勢控制力不高以及肢體協(xié)調能力差等特征[4],再加上慢性疾病、藥物及環(huán)境等客觀因素的影響,患者極易發(fā)生跌倒。因此,做好老年精神障礙患者的防跌倒護理,是臨床工作者一直重視的問題。本研究觀察組患者采取綜合護理措施,入院后進行跌倒風險性動態(tài)評估,并根據(jù)評估結果給予相應護理。同時加強對患者及家屬的安全教育,使其配合護理工作。為患者營造舒適、安全的就診環(huán)境,可減少跌倒風險;為患者提供科學的飲食護理和用藥護理,能夠確保患者的膳食營養(yǎng)均衡,減少因藥物不良反應引起的跌倒。結果顯示,觀察組跌倒率和致傷率分別為1.92%和0.00%,明顯低于對照組的13.46%和7.69%,且家屬的護理滿意度達到96.15%,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4.62%,與涂南[5]的研究結果一致。綜上所述,給予老年精神障礙患者綜合護理干預措施,在顯著降低患者跌倒率和跌倒致傷率的同時,還可以提高家屬護理滿意度。

作者:程建萍 單位:浙江省金華市第二醫(yī)院

參考文獻:

[1]劉文鳳,段桂香,馬雄英,等.綜合護理干預對住院老年精神障礙跌倒的影響[J].護士進修雜志,2015,33(14):1274-1275.

[2]張建珍,趙惠英.130例住院老年精神障礙患者意外事件發(fā)生及相關因素分析[J].精神醫(yī)學雜志,2011,24(1):62-63.

[3]蔣惠娟.預防跌倒管理在老年精神障礙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2,33(7):130-131.

[4]郭曉蔓.老年精神障礙患者跌倒的危險因素分析及護理干預[J].護理研究,2011,25(21):1939-1940.

[5]涂南.老年精神障礙患者預防住院跌倒的綜合護理干預研究[J].中西醫(yī)結合護理,2015(4):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