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管理對兒科護理質量的影響

時間:2022-10-11 08:14:45

導語:護理管理對兒科護理質量的影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護理管理對兒科護理質量的影響

[摘要]目的為了提高兒科的護理質量以及家長滿意度,分析和探討在治療過程中采取PDCA護理管理的價值和意義。方法按照隨機數字表的方法從2016年1月—2017年1月來該院兒科治療的患兒中挑選150例作為研究對象并通過抽簽的方法將其進行分組,其中接受常規護理模式的設為對照組,接受PDCA護理管理的設為試驗組,比較在不同護理模式下兒科護理質量以及家長滿意度的差異。結果研究數據顯示,試驗組和對照組均取得一定護理效果,但和對照組相比試驗組在基礎護理質量、病房管理、健康宣教和臨床操作4方面評分明顯占據優勢,且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和對照組相比試驗組患兒家長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明顯增加,且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兒科護理管理中實施PDCA模式,有利于護理質量的不斷提高,同時增加患兒家長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減少護患糾紛發生,效果顯著,值得推廣。

[關鍵詞]PDCA護理管理;兒科;護理質量;滿意度

近年來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以及國家制度的不斷完善,我國對兒童健康的關注度越來越高,兒童家屬的法律意識也在不斷加強,因此其對護理服務態度和護理質量也明顯提高[1]。PDCA屬于近年來臨床應用較為廣泛的護理模式之一,其屬于標準化、科學化循環體系的一種,對一切管理活動都比較適用,共分為4個階段即計劃、實施、檢查和處理,其通過有計劃、有組織的質量控制,不斷提高患兒家屬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2]。PDCA不僅是持續質量改進的基本方法,同時也是維護護理質量安全的重要措施,其通過讓整個護理過程程序化、整體化和規范化,來有效減少護理風險發生,最大限度提高護理服務質量[3]。為了提高兒科的護理質量以及家長滿意度,該院對2016年1月—2017年1月治療的150例患兒分別給予不同的護理模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結果。現將結果總結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按照隨機數字表的方法從2016年1月—2017年1月來該院兒科治療的患兒中挑選150例作為研究對象并通過抽簽的方法將其進行分組,其中接受常規護理模式的設為對照組,接受PDCA護理管理的設為試驗組。試驗組包括40例男性和35女性患兒;患兒年齡1~14歲,平均(6.7±1.8)歲;患病時間5~20d,平均(10.6±2.4)d。對照組包括39例男性和36女性患兒;患兒年齡2~13歲,平均(6.5±1.7)歲;患病時間5~25d,平均(10.5±2.5)d。該次研究通過該院倫理委員會討論,且患兒家屬對該次研究表示知情并簽訂同意書。試驗組和對照組患兒一般資料(患病年齡、男女構成比例、患病時間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對照組患兒在治療期間接受常規護理管理模式,而試驗組患兒則接受PDCA護理管理模式[4],具體為:①計劃:在兒科組建PDCA質控小組,成員包括護士長和護士,認真學習PDCA的相關內容和實施方法。PDCA小組全面評估患兒及其家長的護理要求,尋找存在的問題,同時充分考慮可能對療效產生影響的因素,根據主次、先后順序排列,擬定患兒入院后的健康教育計劃、心理輔導計劃、患兒生理護理計劃等,明確考核指標,對存在的疑難問題要及時向上級反映,通過小組討論以及咨詢護理專家等方式找出改進措施,討論措施可實施性并最終確定方案。②執行:護理計劃要在正式實施前發放到每一位小組成員手中,由責任護士負責職責分工,同時所有入組護士都要接受相關培訓,保證能夠按照護理計劃為患者實施各項護理服務,管理小組成員負責監督落實情況。開展各種健康教育活動,指導患兒家長正確用藥以及注意事項。協助患兒翻身、進行飲食指導,創造舒適的住院環境,讓患者及家屬得到人文關懷[5]。③檢查:由高年資責任護士負責PDCA實施后效果的檢查,發現和尋找實施過程中存在問題并及時予以糾正。質控小組成員要對科室各項護理工作進行監督和管理,讓每一位護理人員都能夠按照要求處理小循環中存在的問題并及時予以糾正,同時科室要定期組織相關人員召開質量分析會議,對發現和存在的問題及時反饋,總結歸納的同時尋找最優處理措施[6]。④處理:積極征求患者以及家屬的建議及意見,同時根據檢查結果對上一階段存在的問題或新發現的問題進行歸納總結和分析,根據實際護理工作情況及時調整護理目標和護理措施,將存在的問題納入新的循環,而已經取得的成績進一步鞏固。護士長同時要重點質控重點患者、重點環節以及患兒家屬滿意度,對護理期間存在的疑難問題及時予以解決,工作流程進一步完善并將工作職責細化,不斷提高護理質量。

1.3評價方法

按照國家衛生計生委的相關要求擬定符合該院實際情況的護理質量考核表,考核內容包括基礎護理質量、病房管理、健康宣教和臨床操作4方面,每項滿分為100分。患兒家長滿意度采取問卷調查形式,分為滿意、基本滿意和不滿意3個級別。

1.4統計方法

運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x±s)差表示,用t檢驗比較組間差異,計數資料用χ2檢驗,并用[n(%)]表示計數資料,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試驗組和對照組護理質量對比

研究數據顯示,試驗組和對照組均取得一定護理效果,和對照組相比試驗組評分明顯占據優勢,且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試驗組和對照組家長滿意度對比

研究數據顯示,對照組患兒家長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為60.00%(45/75),而試驗組患兒家長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為93.33%(70/75),試驗組滿意度更高且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9.23,P<0.05)。

3討論

護理質量和患兒的臨床療效以及預后密切相關,護理模式的選擇必須以保證臨床療效為前提[7]。在傳統的護理模式下兒科的護理質量并不令人滿意,這既和護理人員責任心不足、積極性和主動性差、不能正確認識本職工作重要性有關,又和患兒自身生理特點有關,治療期間患兒配合度和依從性較差,能很好地配合治療和護理。而PDCA循環體系具有標準化和科學化的特點,在一切管理活動中都比較適用。在該次研究中,于常規護理措施的基礎上對護理服務實施循環治療控制以及護理方法評估,重視細節量化、環節監控以及全程互動,通過環環相扣,互相促進,使護理質量呈現螺旋式上升[8-9]。PDCA循環體系將對護理質量的把控由傳統的事后控制轉變為事前、事中以及事后評價的系統管理中,執行期間系統評估計劃方案并根據反饋結果及時采取干預措施,對取得的成績不斷鞏固,保證護理服務有計劃性和系統性,促進護理質量的不斷提高[10]。PDCA循環體系廣泛的應用于兒科護理中,對促進護理質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殷秀偉[9]在其研究中指出PDCA循環體系應用于小兒肺炎的護理中,不僅減少患者住院時間,而且提高患兒對治療和護理的依從性,明顯降低護理風險。

綜上所述,在兒科護理管理中實施PDCA模式,有利于護理質量的不斷提高,同時增加患兒家長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減少護患糾紛發生,效果顯著,值得推廣。

作者:冷愛美 單位:淄博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中心醫院

[參考文獻]

[1]劉菊芳.PDCA循環管理對提升兒科病房優質護理質量和患兒家屬滿意度的影響[J].山西醫藥雜志,2015,1(12):1453-1455.

[2]閆彩琴,尚全梅,王學梅.PDCA循環在兒科護理滿意度中的應用[J].全科護理,2013,5(13):456-457.

[3]李珍芬,劉杏豐.PDCA護理管理對兒科護理質量與家長滿意度的影響[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4,5(5):707-709.

[4]陳小雅.PDCA循證護理理論在兒科護理實踐中的效果研究[J].吉林醫學,2014,3(16):3582-3583.

[5]宋丹,孫秋華.PDCA循環法在護理管理中的應用進展[J].包頭醫學院學報,2013,6(21):147-149.

[6]周如女,羅玲,周嫣,等.應用PDCA循環管理提高護理滿意度的效果[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3,30(11):48-51.

[7]黃江蓮,周惠宏,曾春嫦,等.應用PDCA循環促進兒科護理質量持續改進的體會[J].廣西醫學,2009,31(7):1058-1059.

[8]呂曉芬,徐慧紅,吳春羚.PDCA循環在門急診輸液患兒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當代醫藥,2013,20(23):154-155.

[9]殷秀偉.PDCA護理模式在小兒支氣管肺炎中的綜合效果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13,11(3):486-487.

[10]鄧宜雅,劉秋華,艾艷,等.PDCA管理模式對NICU患兒PICC置管后靜脈炎的發生及護理質量的影響[J].嶺南急診醫學雜志,2013,18(3):236-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