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惡性腫瘤患者護理管理研究
時間:2022-03-19 03:18:48
導語:老年惡性腫瘤患者護理管理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對于惡性腫瘤病患來說,因其需要長時間接受靜脈輸液治療,所以臨床常常會選擇對其進行PICC置管,以減少其發生靜脈炎的風險,避免反復穿刺所引發的疼痛[1]。但患者在PICC置管期間比較容易出現深靜脈導管相關感染,使得其導管留置的時間明顯縮短[2]。對此,本文將重點探討老年惡性腫瘤PICC置管病患用PDCA護理管理法的效果,總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6年2月~2017年8月本院接診的老年腫瘤PICC置管病患60例,并將之以數字抽簽形式進行分組:A組和B組各30例。A組男17例,女13例;年齡60~82歲,平均(67.4±2.9)歲;肝癌、胃癌、白血病與肺癌依次有9例、11例、4例、6例。B組男18例,女12例;年齡60~83歲,平均(67.8±2.5)歲;肝癌、胃癌、白血病和肺癌依次有8例、12例、3例、7例。對兩組的惡性腫瘤類型等一般資料進行比較,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B組進行PICC常規護理管理,A組進行PDCA護理管理,詳細如下:①P:對PICC置管后比較常見的并發癥進行分析,如:堵管亦或者是導管滑脫、PICC相關感染與靜脈炎等,并以此為依據制定出相應的護理策略。如:加強護士培訓力度,完善護理記錄單,成立PDCA循環小組等。②D:定期組織護士進行技術與理論知識的培訓,同時落實臨床演練考核制度。其中,理論知識主要有常見問題處理、消毒液選擇、PICC并發癥、導管固定方法、敷貼選擇、正壓封管、取敷貼手法、維護時機和無張力放敷貼等;技術培訓主要有PICC管道維護、靜脈穿刺技術與PICC并發癥的預防和處理等。加強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的力度,制定PICC護理手冊,并采取口頭教育的方式對患者強調書面教育的內容。針對帶管出院的病患,需指導做好管道的管理工作,叮囑注意觀察導管情況,避免出現導管脫落等不良事件。制定PICC記錄本,詳細記錄帶管出院的患者信息,同時對其施以跟蹤隨訪,全面掌握其導管自我管理的情況。③C:以《輸液治療護理實踐指南與細則》為依據,制定規范化的老年惡性腫瘤PICC置管維護流程和標準,再由PDCA小組定期評估流程維護的質量和患者的隨訪情況等。④A:以周為單位,對PICC導管護理的效果進行1次評估,并找出護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經分析和總結后上報至護理部,然后再進行相應的考核。針對成功的護理經驗需繼續實施,而未解決的問題則應交到下一個循環管理中。1.3評價指標。統計兩組中PICC相關感染的發生者例數,記錄護理意外事件的發生情況,包括:導管滑脫與導管堵塞等。1.4統計學分析。數據以統計學軟件SPSS20.0分析,以(x±s)表示計量資料,經t檢驗;以[n(%)]表示計數資料,經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PICC相關感染率分析。A組中僅1例病患(3.33%)發生PICC相關感染,B組中共5例病患(16.67%)發生PICC相關感染。比較后發現,A組的PICC相關感染率明顯比B組低,組間差異顯著(X2=9.8864,P<0.05)。2.2意外事件發生率分析。如附表,A組的意外事件發生率明顯低于B組,P<0.05。
3討論
現階段,PDCA作為臨床上應用較廣泛的一種護理管理方法,能將護理安全融入到整個護理工作當中,并由此達到規范護理操作流程、提高護士工作積極性以及改善患者預后的目的。另外,PDCA護理管理的實施,還有助于維持護患間良好的關系,減少護理糾紛發生風險,提高護理質量。相關研究表明,在PICC置管中對患者施以PDCA護理管理,可有效延長其置管的時間,降低PICC相關感染率。此研究結果表明,A組的意外事件發生率和PICC相關感染率均明顯低于B組,P<0.05。總之,PDCA護理管理不僅能減少老年惡性腫瘤PICC置管病患發生意外事件的風險,同時還有助于提高其護理質量,延長導管留置時間。
參考文獻
1馬燕,王賓艷.PDCA護理管理在老年惡性腫瘤患者PICC置管中的應用效果[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6,22(27):3961~3964
2鄭麗君,杜海燕.糖尿病合并惡性腫瘤化療患者圍PICC置管期的護理干預[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6,16(1):149~151
作者:孫敏 單位:河南省濟源市人民醫院
- 上一篇:小學英語高效課堂建設研究
- 下一篇:心內科風險管理護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