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脈置管患者護理管理對策

時間:2022-05-14 03:36:32

導語:靜脈置管患者護理管理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靜脈置管患者護理管理對策

【摘要】目的探討腎病科中心靜脈置管患者感染因素與護理管理對策。方法選取2017年2月~2018年10月鄭州人民醫院接受中心靜脈置管治療的患者200例為研究對象,采用院內問卷調查和病歷分析同步結合方式,觀察接受中心靜脈置管治療患者的感染因素并提出護理干預措施。結果200名實施中心靜脈置管治療的患者中有25名出現不同程度的感染現象,感染發生率為12.5%;腎病科接受中心靜脈置管治療患者的感染發生與患者性別和靜脈位置無關,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患者的感染發生與年齡、輸液種類、導管置入長度、導管置留時間相關;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實施中心靜脈置管干預患者存在一定的感染發生風險,主要感染因素包括年齡、輸液種類、導管置入長度、導管置留時間;為此,需要采取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措施以預防與降低感染的發生。

【關鍵詞】中心靜脈置管;感染因素;護理管理

為改善腎病科患者的危險因素,臨床上提出多種干預方案[1]。中心靜脈置管是一種快速稀釋化療藥物,降低化療對患者傷害的有效方式。但是,在中心靜脈置管的運用中由于存在侵入性操作,因此患者也存在感染的風險[2]。明確中心靜脈置管感染發生的風險因素并采取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措施,是臨床上必須考慮的問題。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7年2月~2018年10月鄭州人民醫院接受中心靜脈置管治療的患者200例為研究對象,其中,男107例、女93例,年齡40~80歲、平均(65.35±2.18)歲,病程0.5~5年、平均(3.05±0.48)年,體重指數為20~27kg/m2、平均(23.70±0.42)kg/m2。1.2方法。采用院內問卷調查與病歷分析同步結合的方式,觀察腎病科接受中心靜脈置管治療患者的感染因素并提出護理干預措施。主要查詢資料包括:患者的性別、靜脈位置、輸液種類、導管置入長度、導管置留時間等。1.3統計學方法。應用SPSS21.0軟件進行數據整理分析,計量資料以均值±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感染類型分析。200名實施中心靜脈置管治療的患者中有25名出現不同程度的感染現象,感染發生率為12.5%(25/200);其中,局部感染10例,占總感染人數的40.0%(10/25);靜脈炎8例,占總感染人數的32.0%(8/25);菌血癥4例,占總感染人數的16.0%(4/25);細菌定植3例,占總感染人數的12.0%(3/25)。2.2感染因素分析。接受中心靜脈置管治療患者的感染發生與患者性別和靜脈位置無關,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患者的感染發生與年齡、輸液種類、導管置入長度、導管置留時間相關,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其中,患者的年齡越大、接受TPN注射、導管置入越長、導管置留時間越長,均越容易引發感染事件,見表1。

3討論

臨床實踐可知,實施中心靜脈置管患者會面臨很大的感染風險,甚至會威脅到患者的生命安全[3]。本文研究顯示,有25名出現不同程度的感染現象,感染發生率為12.5%;其中,感染類型包括局部感染、靜脈炎、菌血癥、細菌定植。進一步分析可知,腎病科接受中心靜脈置管治療患者的感染發生與患者性別和靜脈位置無關,患者的感染發生與年齡、輸液種類、導管置入長度、導管置留時間相關。為此必須采取針對性的中心靜脈置管護理干預措施以降低患者的感染發生率,具體包括[4-5]:(1)對高齡患者要重點做好中心靜脈置管的預防感染工作。高齡患者一般體質較差,在治療過程中的抗感染的抵抗力也較差,交易出現感染情況的發生,因此護理工作一定要加強對高齡患者的護理干預,降低高齡患者在中心靜脈置管中的感染發生率。(2)加強醫院護理工作人員的導管置入長度技能培訓,提供護理人員對導管置入長度的科學把控。由于導管置入過長會增加患者的感染發生風險,因此,必須培養護理人員在中心靜脈置管中的導管置入技能,從而確保置入的長度符合治療要求且不會誘發感染現象。(3)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加強對非TPN輸液的使用,從而降低因TPN輸液而導致的感染發生風險。(4)醫院護理人員也應加強在腎病科中心靜脈置管患者置管時間的觀察和記錄,明確患者的置管時間并根據患者的病情特點及時作出合理的撥管決策。從而消除不必要的置管時間,降低因置管時間較長而引發的感染現象。此外,護理人員還應當對腎病科中心靜脈置管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從而幫助患者形成自我置管護理的能力,從而彌補護理人員工作中的不足與疏漏,降低腎病科患者中心靜脈置管感染的發生率[6]。

綜上所述,在腎病科患者實施中心靜脈置管干預時,患者存在一定的感染發生風險,主要感染因素包括年齡、輸液種類、導管置入長度、導管置留時間;為此,需要采取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措施以預防與降低感染的發生。

參考文獻

[1]石小燕,譚麗萍,楊文紅,等.危重患者中心靜脈置管感染因素與護理管理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6,26(6):1418-1420.

[2]馮月珍,張玉松,趙敏艷,等.危重患者中心靜脈置管相關感染因素與護理管理[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6,26(5):1181-1182.

[3]張暢英.患者經外周靜脈置入中心靜脈導管相關性感染的危險因素及護理對策[J].中國全科醫學,2017,20(z1):177-179.

[4]黎容清,江岱琪,呂玉潔,等.同期放化療腫瘤患者PICC導管相關性感染因素分析與護理對策[J].護士進修雜志,2016,31(1):78-80.

[5]呂偉,張秋芳.CCU缺血性心衰患者中心靜脈導管相關性感染的危險因素分析與護理研究[J].中國心血管病研究,2016,14(7):663-665.

[6]王春玲,閆秀恒.危重病患者中心靜脈導管相關感染因素分析及護理對策[J].中國社區醫師,2016,32(7):157-157.

作者:王瑞鵬 王素靜 陳震 葛亞輝 單位:鄭州人民醫院器官移植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