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外科病患舒適護理效果

時間:2022-06-19 04:54:00

導語:腦外科病患舒適護理效果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腦外科病患舒適護理效果

腦外科的疾病病情危急,來勢兇猛。患者雖經及時搶救治療度過急性期,生命得以保全,但康復期常遺留各種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礙,需要護理人員提供全面的護理措施,以促進患者最大程度的康復,使患者早日回歸社會,減輕家庭社會的壓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1,2]。我們在腦外科患者康復期舒適護理取得良好臨床效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組120例,男85例,女35例;年齡17~72歲;原發疾病:硬膜外血腫45例,硬膜下血腫15例,嚴重對沖性腦挫裂傷30例,彌漫性軸索損傷6例,腦葉血腫22例,原發性腦干損傷2例。

1.2舒適護理

1.2.1護理評估評估患者知識缺乏的程度及相關因素,了解患者的特長、興趣和能力,為患者制定切實可行的活動計劃及相應的健康教育目標,幫助患者適應病后所需的生活方式,制定指導患者掌握已診斷疾病治療護理及預防方法,并指導他們完成特定康復目標所需要的技術方法。

1.2.2環境舒適舒適環境的管理是重要的護理活動,有一個良好的環境能夠促進疾病康復,病房應該潔凈、通風透氣的病房,適宜的光線、溫濕度,溫度以18℃~22℃,相對濕度以40%~50%為宜。低聲響,空氣新鮮,能提高環境的舒適度。

1.2.3心理舒適患者因對自身預后情況的擔憂而產生異常的心理變化,使患者精神受到很大程度的刺激。根據不同年齡、不同文化層次及個性特征進行心理疏導,患者由于年齡、職業、文化程度以及生活經歷不同,對疾病所產生的心理反應也不一樣。從心靈深處做好心理撫育和心理撫愛。作為護理人員,要有高度的責任心,同情心,取得患者的信任,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是心理護理成敗的關鍵之處,在與患者交往中,處處替患者著想。

1.2.4舒適體位患側臥位頭部枕軟枕,患肩前伸、前屈,避免受壓,在其下方放一枕頭,伸肘、前臂旋后,手伸展,軀干稍后旋,后背用枕頭穩固支持,健側上肢可放在身上或后枕頭上,下肢呈邁步位,健腿髂、膝屈曲并由枕頭在下面支持。仰臥位時,患肩墊枕,使肩胛處于伸位。同時患側上肢也要墊枕,使肘腕伸直,掌心向上。下肢臀下至小腿置一低平長軟枕、胭窩處再加放一小鞍枕,使腿微屈。足底與床尾之間置一硬枕,防止足下垂。保持屈髖、屈膝。踝背屈90°。雙足之間夾一硬枕,防止小腿內收。

1.2.5語言交流訓練語言是交流的工具,在語言治療的最初時期要想盡辦法,確保現存狀態下的可能交流、堅持聽、看、說、寫四者并重。根據失語不同種類及程度,指導患者從簡單發音開始,逐步發多個音;家屬在訓練期間,要耐心協助,不宜操之過急,給患者聽音樂、廣播等刺激其聽覺中樞,對患者的每一進步都要表示肯定[3]。

1.2.6褥瘡的護理保持床鋪平整、干燥無皺褶;保持周身皮膚清潔干燥;每2~3h為患者翻身1次,避免局部長時間受壓,必要時用氣圈解除局部受壓;盡量使床保持水平位,減少切力;如已發生局部皮膚破潰,應以甲硝唑、慶大霉素濕敷,2次/d,并保持局部無菌;保證高熱量、高蛋白及液體的充分輸入,保持正氮平衡以促進創面愈合[4]。

1.2.7防止肌肉萎縮痙攣護理對長期臥床的患者進行肢體的功能鍛練以防止肌肉萎縮、關節痙攣;保持肢體的運動功能,操作時動作要輕柔、緩慢、有節奏、活動范圍應達到最大生理范圍,每塊肌肉、每個關節都要按摩和活動,肌肉按摩6~10次/d,15~30min/次,視病情而定采取循序漸進的方法;注意保持關節功能位,如指關節進行抓握訓練,腕關節、趾關節、踝關節進行背屈訓練,膝、肘、肩、頸、腰做大活動訓練[5]。

1.2.8出院指導從用藥飲食運動方面進行宣教,囑患者應合理飲食,忌煙酒,生活要有規律,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應持之以恒的做一些生活鍛煉,堅持可靠的康復方法治療,堅持定期復查,為每位患者準備一份相關的健康教育手冊,留門診電話以便隨時咨詢。

2結果

經過我們采用綜合舒適護理,本組病例均在住院期順利度過,未發生任何并發癥,出院時本組病例能達到生活自理者97例,達到生活大部分自理者20例,完全不能自理者3例。

3小結

舒適護理是一種整體的、個性化的、創造性的、有效的護理模式,其目的是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會和靈魂上達到最愉快的狀態或降低不愉快程度。在對腦外科患者康復期舒適護理,護理人員應以積極的心態、豐富的專業知識、精湛的技術、體貼周到的服務為患者提供舒適護理,增加患者的舒適度,使患者早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