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學基礎實訓教學應用效果
時間:2022-04-29 05:44:37
導語:護理學基礎實訓教學應用效果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將濰坊醫學院護理學院2008級1~3班的135名護生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5名、女130名,年齡19~22歲。按整群隨機抽樣法將每班分為4個實訓組,共計12組,以組為單位,分別安排在4個實訓室。采用整群隨機抽樣法,每班抽取2個實訓組,共計6組,作為觀察組(67名護生,男2名、女65名);每班另外抽取2個實訓組,共計6組,作為對照組(68名護生,男3名、女65名)。兩組護生均是經高等院校統一考試招生入學,在年齡、入學成績、文化基礎課、專業課成績等一般資料方面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將每個實訓組分為8個小組,每個小組配有1個床單位、1個模擬人及1套護理操作用物。對照組護生采用常規的上課前由實驗管理教師統一準備護理操作用物、下課后統一收回用物的方式。觀察組護生每個小組在實訓室都配有1個帶鎖的貯物柜,內有1套各項護理操作所需的用物,由護生自主管理。上課前,每個實訓組的組長領取貯物柜的鑰匙并分發給各小組,每個小組領取鑰匙后,根據清單清點用物并在交班本上簽字,如有缺失或損壞及時上報教師;上課時,各小組保管好鑰匙及各種物品,根據實驗項目自己準備所需物品;下課前,檢查、清點用物,按要求物歸原處后簽字,并由組長將8個小組的鑰匙收齊后上交教師。如上課前護生發現物品缺失,應及時通知教師并查明原因。教師也會定期抽查物品情況并簽字,以督促自主管理用物模式的執行。兩組護生的理論及實訓教學的教師相同。
1.3評價方式
課程結束后,按照學院統一的、細化的評分標準對兩組護生技能操作用物準備時間及成績進行考核和比較;同時,采用自行設計的問卷了解觀察組護生對自主管理用物方法的評價。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135份,回收有效問卷135份,有效回收率100%。
1.4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1.0統計軟件,應用描述性統計和t檢驗等統計方法,以P<0.05或P<0.01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護生技能操作考核用物準備時間的比較。結果顯示,5項技能操作考核項目中,觀察組護生有4項考核用物準備時間短于對照組護生,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護生技能操作考核成績的比較。結果顯示,5項技能操作考核項目中,觀察組護生有4項考核成績優于對照組護生,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護理學基礎》是護理專業的基礎課程,在護理教學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培養理論扎實、動手能力強的實用型護理人才是高等護理本科教育的重點,而《護理學基礎》正是護理人員學習護理專業課及培養專業護理人才的基礎,是溝通學校教育和臨床教育的橋梁課程。在國內已有部分院校應用護生自主管理方法[1-3],但具體方法存在差異。本研究旨在改革《護理學基礎》實訓課的用物管理方式,加強護生的責任心和動手能力,鍛煉護生的管理能力,使護生進入臨床后能盡快適應角色的轉變。
3.1傳統用物管理方法
目前大多數院校實訓課用物準備采取的方式是:上課前由實驗管理教師根據教學進度及實驗指導教材準備好每項操作的各種用物,并按照統一的方式放置,課后統一收回。本研究對照組護生采用的就是這種傳統的用物管理方法,護生被動地接受準備好的用物,有的護生操作練習時,拿來就用,根本不去檢查用物是否齊全、放置是否合理、無菌物品是否在有效期內。而當真正需要獨立操作時,僅憑幾次的練習,不能及時準確地準備好各種物品。在臨床工作中,護士要進行的各項技術操作,都是由自己準備,顯然這種方法是不利于加強護生學習及與臨床工作模式的接軌。課前由實驗老師根據課程進度提前為護生準備好用物,這種缺乏主動性的學習,易使護生感到枯燥無味,不利于操作訓練中綜合能力的培養[4]。
3.2自主管理用物方法
自主的管理是實行物品到位、責任到人、損壞賠償、上下課前交接班并簽字,接近臨床工作模式,為護生練習提供了時間、空間及動手機會,有利于護生盡快地熟悉操作物品準備,增加了護生與教師、同學的溝通機會,鍛煉了護生的溝通技巧,提高了護生的溝通能力。表3顯示,90.37%的護生認為自主管理用物方法加強了護生間的溝通與協作,92.59%的護生認為能提高護生的自主管理能力。而且,護生可根據自己的時間和操作掌握情況隨時按需選擇練習項目,靈活性大,避免了被動地練習單一項目時間的浪費。調查結果顯示,100%的護生認為自主管理用物方法有利于護生靈活應用物品及安排時間,88.89%的護生對這種方法滿意。但是,這種方法存在一定的不足:每小組護生配備1個帶鎖貯物柜、1套各項護理操作用物,需要學校投入的經費較大;上下課前清點物品占用了護生一定的時間;由于護生自主性大,增加了教師監管的難度。
3.3自主管理用物方法縮短用物準備的時間,提高護生操作考核成績
結果顯示,《護理學基礎》實訓課實行護生自主管理用物方法,縮短了觀察組護生技能操作用物準備的時間,考核成績也明顯高于對照組護生。除鋪備用床外,其余各項考核項目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原因可能與鋪備用床是本研究開展后的第1個實訓內容,觀察組護生第一次接受這樣的管理方法,沒有完全適應有關系。操作成績提高的原因可能有:用物準備及時到位,提高了護生的自信心,有利于護生接下來操作的發揮。梁瑞媚[5]發現,護生自信心不足,備物不齊、丟三落四是操作技能考核成績的影響因素之一;護生之間加強溝通協作,在操作練習時能夠互幫互助;活性大,護生可根據自己情況選擇項目,充分利用實訓課有限的時間,提高了課堂效率。培養綜合的實用型護理人才是《護理學基礎》實驗教學的宗旨,在《護理學基礎》實訓教學中,教師必須轉變觀念,激發護生的學習熱情,充分發揮其主動性和創造性,提高自主管理能力。楊葉等[6]研究發現,將實驗操作分為用物準備、患者評估、具體操作、用物處理、患者健康教育5個部分,護生參與其中,有利于提高護生學習的能力,培養護生的創新思維。本課題實施護生自主管理用物的方法順應了當今護理教學改革的趨勢,體現了以教師為主導、護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將護生角色由被動的接受者轉變為主動參與的探索者,調動了護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護生操作技能水平,具有一定的推廣意義。
作者:顧琳琳楊曉洪華趙光遠工作單位:濰坊醫學院護理學院護理學基礎教研室
- 上一篇:護理學免費資源實現研究
- 下一篇:護理學實習指導教師教學評析
精品范文
10護理護患溝通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