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室整體護理模式探討論文
時間:2022-11-19 04:35:00
導語:手術室整體護理模式探討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關鍵詞】整體護理
整體護理是促進護理質量提高的一種有效管理模式,本文介紹了在手術室開展整體護理模式的經驗和體會。通過對擇期手術病人開展術前宣教、術中護理及術后隨訪的整體護理工作模式,我們認為在手術室開展整體護理能為手術病人提供最安全、最有效的護理措施,使手術室的服務質量明顯提高,服務滿意度達98%以上。我院手術室共設手術床19張,配備護士40名,日均手術量40例。為使病人得到安全、有效的護理,自2002年5月,我們對擇期手術(大、中手術)的病人開展了包括術前宣教、術中護理、術后隨訪的整體護理,贏得廣大患者的信任和主動配合,收到滿意效果。現將我們的做法和體會總結如下。
1手術室開展術前宣教的模式
1.1人員的組織分工將護理人員分為2個責任小組。一個小組由2名護士(洗手、巡回護士)負責,采取誰配合手術,誰負責術前宣教及術中護理。另一小組由器械室及敷料室人員或其他人員負責對手術后病人進行術后隨訪。
1.2術前宣教的內容
1.2.1書面宣教資料采用圖片和文字并用的形式,向病人展示手術室的布局、設備、工作程序、麻醉、手術體位及工作人員情況,讓病人對手術室工作和手術過程有初步的了解。資料應盡量簡單明了,具直觀性和吸引力,便于病人接受。
1.2.2術前宣教的主要內容及表格制作
1.2.2.1眉欄(1)病人一般情況;(2)術前診斷;(3)擬行手術名稱;(4)麻醉方式;(5)宣教護士,洗手/巡回護士;(6)手術日期。
1.2.2.2術前宣教內容(1)介紹配合護士及手術室的環境設備。(2)介紹入室、麻醉、手術開始的大約時間。(3)說明病人入室前要求(如禁食、禁水、去掉首飾、假牙;勿將現金、手表等貴重物品帶入手術室;著醫院配備的衣褲)。(4)介紹手術及麻醉的體位及要求,術中輸液的部位。(5)指導病人術中出現特殊情況的自我護理(如惡心、嘔吐時做深呼吸等)。(6)給病人進行心理疏導,解除病人對手術的恐懼心理,鼓勵病人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1.2.2.3病人情況的了解(1)健康史(如體質、體型、有無過敏史、傳染病史及手術史);(2)身心狀況(主要癥狀、體征、肢體活動及血管情況);(3)輔助檢查結果(如肝功、血型、心電圖等);(4)檢查術前準備情況(如藥物過敏試驗、皮膚準備、配血等)。
1.3術前宣教的實施方法
1.3.1閱讀病歷了解病人的一般情況,健康史、檢查診斷有無合并癥及傳染病等,做到心中有數。為下一步的術中護理提供依據。
1.3.2與病房責任護士進行交流了解病人目前身心狀況,有無特殊的心理問題,病人及親屬對疾病的認識程度,為與病人交談做好準備。必要時參加術前討論。
1.3.3訪視病人(1)向病人做自我介紹,講解宣教的目的,取得病人的信任。(2)根據宣教單的內容逐項進行,并在相應的項目欄內打鉤。(3)耐心講解手術中各種操作的目的、要求和配合要點。(4)向病人及親屬展示書面宣教資料并詳細講解。(5)注意傾聽病人的提問,分析病人的心理活動,針對病人不同的心理狀況,應用交流技巧,對病人進行耐心、細致的疏導工作,并將病人存在問題及應采取的護理措施記錄在術前宣教單上。
2術中護理實施
2.1術中護理紀錄的主要內容及表格制做
2.1.1眉欄(1)病人一般情況;(2)術前診斷;(3)手術名稱;(4)麻醉方式;(5)術者/麻醉師,洗手/巡回護士;(6)手術日期;滅菌物品監測結果。
2.1.2手術物品清點單
2.1.3術中護理記錄單(1)病人入室/出室時間;(2)麻醉開始/結束時間;(3)手術開始/結束時間;(4)手術類別(Ⅰ、Ⅱ、Ⅲ);(5)病人入室情況:神志(清醒、淺昏迷、昏迷、煩躁、休克),有無呼吸困難(程度),皮膚(完整、破損部位及大小);(6)術中護理操作體位(平臥位、伏臥位、側臥位、坐位、頸過伸位、膀胱截石位、甲狀腺體位),止血帶使用部位/壓力及時間,高頻電刀使用(輸出量的大小),負極板放置位置(大腿、小腿、臀部),導尿/輸液、輸血操作者,使用特殊儀器的名稱及方法;(8)術中情況(生命體征平穩或變化),出入量(出血量及尿量);(9)手術后病人交接:皮膚(完整、破損、紅腫、水泡、水腫),輸液部位情況,病人精神狀態,各種導管固定情況及攜帶物品等。
2.2術中護理措施病人從病區入手術室后,手術室的護士應根據前一日的術前宣教,訪視結果,核對并檢查準備情況,對病人的身心狀況進行正確評估,作出護理診斷,制定護理措施,以確保病人手術安全。
2.2.1心理疏導(1)巡回護士主動進行自我介紹,詢問病人的需求,避免病人身體不必要的暴露。(2)提供安全、舒適溫馨的手術環境。(3)告知病人手術前的一切準備工作已就序,請放心。(4)對心理緊張的病人應安撫,可握住病人的手和讓病人做深呼吸;對哭鬧的病兒,可擁抱、撫觸及鼓勵,使病人精神上放松,從而安全順利的渡過手術期。
2.2.2嫻熟的技術操作打開滅菌包時必須嚴格執行無菌操作規程,進行靜脈穿刺及導尿操作時應一次成功,減少疼痛。放置手術體位應穩、準、輕、快,避免推、拉、拖,以免造成皮膚損傷;充分暴露手術野,避免肢體神經、肌肉受壓,呼吸及循環功能受限,保證病人的舒適安全。
2.2.3充足的器械、物品供應器械性能不良或數量不足會延誤手術時間,影響手術搶救。如在處理心臟大血管時松脫或割裂組織而引起大出血,造成意外。所以,除平時認真檢驗器械外,還應注意保護和維修。同時應有充足的儲備量及完善的術前準備。
2.2.4防止病人發生意外損傷接送病人時,注意保護病人的頭部及肢體;在麻醉誘導及手術結束時,應有人照顧并用約束帶固定病人。使用高頻電刀時,電極板位置要正確,粘貼應牢固,肢體及身體不能接觸手術床、托盤架等,防止電灼傷。麻醉病人手術過程中眼睛可涂眼藥膏,并用粘貼膜使眼瞼閉合,防止角膜擦傷,或暴露干燥。若使用熱水袋(水溫不可高于50℃)或冰袋,要嚴格記錄、交班,勿使皮膚直接接觸,應用布套包裹。
2.2.5防止異物存留傷口內手術室護士必須嚴格執行“三數四清點”制度,“三數”即手術前數、關閉傷口前數及關閉傷口后數;“四清點”指清點器械、紗布、紗墊及棉片、縫針等。做到“三清楚”即洗手護士、第二助手、巡回護士均清楚,要準確、及時、完整地記錄器械清點單,若手術切口內放置引流物必須妥善固定。傷口填塞油紗的數目應準確記錄在術中護理記錄單上。
2.2.6防止弄錯或遺失標本弄錯或遺失手術標本可造成診斷困難或錯誤,給病人帶來嚴重后果,必須嚴格防止。較小標本應用鹽水紗布包裹,放于標本盤內;大標本放于盆內保存,術后親自交給主管醫生,由主管醫生填寫病理單,專人送檢,與病理科人員進行嚴格查對交接,并登記簽名,確保標本準確無誤。
2.2.7防止交叉感染安排手術時應先做無菌手術,后做污染手術;施行感染手術時,要嚴格執行隔離技術,一切用品均需經滅菌處理,室內空氣亦應進行消毒,參加手術的人員必須嚴格遵守無菌技術操作原則。
3術后隨訪
3.1術后隨訪的主要內容及表格制作
3.1.1眉欄(1)病人一般情況;(2)已行手術名稱;(3)麻醉方式;(4)隨訪日期;(5)術后第幾天;(6)隨訪護士。
3.1.2隨訪的內容(1)病人對手術室接送員的速度、態度;(2)入室時護理人員接待、核對是否態度良好;(3)手術室的環境、溫度。(4)對病人術前宣教及心理護理效果評價;(5)傷口愈合情況;(6)術中有無意外損傷及術后并發癥;(7)對手術室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包括患者、家屬及手術醫生)。(8)手術醫師及病人的建議。
3.2術后隨訪的方法術后隨訪是對手術期護理措施的效果評價。是由隨訪組護士到病區去查看術后病程記錄,回訪手術后病人,了解和掌握病人術后恢復情況,對術前及術中護理措施進行客觀評價。
3.2.1隨訪時間手術后的3~5天,由護士根據隨訪單逐項進行打勾,填寫。
3.2.2查看術后病程記錄了解掌握傷口愈合情況,有無意外損傷及術后并發癥。
3.2.3床旁回訪了解病人精神狀況;征求患者、家屬對術前宣教所持的態度;病人對手術室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對手術室工作的意見和建議。
3.2.4征求手術醫師意見主要是了解手術配合是否熟練、默契、主動;手術器械及儀器設備的性能等狀態是否保持良好,以便不斷改進護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