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護理
時間:2022-03-12 11:14:00
導語:心力衰竭護理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我科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62例,其中男45例,年齡40~78歲,女17例,年齡42~86歲。根據其臨床表現、心臟彩色多普勒、心電圖、X線等檢查均證明有心衰存在,經過精心治療和護理其余均取得較為滿意的療效。
1.2治療緩解癥狀;提高病人運動耐量:改善生活質量;防止心肌損害加重;降低死亡率。注意休息、飲食控制、嚴重心力衰竭時控制液體攝入及限制鈉鹽的攝入量、避免過量飲酒、戒煙,治療方法包括病因治療、控制誘因、減輕心臟負荷、增加心排血量、改善心室重構等。
2護理
2.1心理護理
心功能不全病人的病程長且多次反復發作,病人易多慮、煩躁、緊張,普遍有焦慮和抑郁發作,向患者介紹住院環境和分管醫生、護士,對患者態度和藹、誠懇熱情、耐心解釋,體貼關心患者,對病人心理護理尤為重要,使其主動配合治療。鼓勵患者說出焦慮的心理感受,分析其原因,加強與患者的溝通,取得信任,要做好家屬工作,讓病人樹立信心,有利于提高治療效果。給患者吸氧時,解釋用氧目的,注意事項,解除呼吸困難,減輕心理壓力。
2.2休息與飲食護理
保證充足的睡眠,必要時給予小劑量鎮靜劑。心功能I級者不宜限制活動,但應增加休息時間;心功能Ⅱ級者宜限制活動,并增加臥床休息時間;心功能Ⅲ級以上者宜絕對臥床休息,一切日常生活由他人協助。為避免長期臥床至靜脈血栓,體位性低血壓的發生,病情緩解后應鼓勵患者適當活動,原則上不出現胸悶、心悸、氣短、疲乏等癥狀為宜??稍诖采献鲋w伸展運動,肌肉節律性舒縮或由家屬協助。并注意皮膚護理。
嚴格掌握飲食宜忌,限制鈉鹽的攝入,以預防和減輕水腫,應根據病情選用低鹽、無鹽、低鈉飲食,液體入量控制在75ml/(kg·d)以下,充血性心力衰竭中水的潴留主要繼發于鈉的潴留。對于嚴重心力衰竭,尤其是伴有腎功能減退的患者,由于排水能力減低,故在采取低鈉飲食的同時,必須適當控制水分的攝入,否則可能引起稀釋性低鈉血癥,這為頑固性心力衰竭的重要誘因之一。鉀平衡失調是充血性心力衰竭中最常出現的電解質紊亂,缺鉀可引起腸麻痹,嚴重心律失常,呼吸麻痹等,并易誘發洋地黃中毒,造成嚴重后果。故對長期使用利尿劑治療的患者應鼓勵其多攝食含鉀量較高的食物和水果。
食物以高熱量、高蛋白、多維生素、易消化為宜。注意總量控制,種類不限,少食多餐,因進食過飽會增加心臟負擔,誘發心力衰竭。冠心病、高血壓心臟病和肥胖者宜用低脂及低膽固醇飲食。嚴禁煙酒和刺激性食物。囑病人少飲水及少進含水量較多的食品和水果,并讓病人了解常用食物的含水量,協助病人制作一些出入量登記表,以便出院后自己可以做好記錄,每天保持出入量的平衡。
心力衰竭患者一般胃納較差,加上低鈉飲食缺乏味道,故膳食應注意富含多種維生素,如鮮嫩蔬菜、綠葉菜汁、山楂、鮮棗、草莓、香蕉、橘子等,必要時應口服補充維生素B和維生素C等。維生素B1缺乏可招致維生素B1缺乏性心臟病,并誘發高排血量型的充血性心衰竭。葉酸缺乏可引起心臟增大伴充血性心力衰竭。
2.4病情觀察與吸氧護理
密切觀察生命體征變化,定時測量呼吸、血壓、脈搏、注意心律、心率的變化,必要時進行心電監護,發現病情變化及時報告醫生,準備好搶救藥品,防止并及時處理并發癥。記錄24小時出入量,測體重變化,有腹水時測腹圍變化,密切觀察患兒水腫消長、尿量、血壓情況,注意電解質變化。呼吸困難、發紺、低氧血癥者給予吸氧。急性肺水腫的患兒吸氧時,濕化瓶內放入20%~30%乙醇,間歇吸入,每次10~20分鐘。
2.5用藥護理
利尿劑注意其副作用,靜脈用呋塞米時要先稀釋后再緩慢注入,一般不采取肌肉注射。注意利尿劑的副作用如低鈉、低鉀、低鎂、低鈣等,低鉀時可出現惡心嘔吐、腹脹、肌無力及心律失常;低鈉時可出現肌無力、下肢痙攣、口干;低鉀低氯性堿中毒可出現神志淡漠、呼吸淺慢等。利尿劑應盡量在白天給藥,以防頻繁排尿而影響病人夜間休息;準確記錄24小時出入量,觀察體重與水腫變化,每天測量體重變化;有腹腔積液的病人測量腹圍。
洋地黃制劑注意其副作用,注意詢問和傾聽病人的不適主訴,告知病人洋地黃制劑的治療劑量和中毒劑量接近,易發生中毒,當出現食欲減退、惡心、嘔吐、心悸、頭痛、黃綠視、視物模糊時可能是中毒反應,應及時告訴醫師。注意觀察心電圖情況,當病人心電圖出現各種心律失常時,應及時通知醫師。指導病人在服用洋地黃制劑前應先測心率,若<60次/分,或心律從規則變為不齊或從不齊變為規則,應暫停用藥。
血管擴張劑,硝普鈉為最常用的靜脈制劑,遇光易破壞,應用時用避光紙包裹,其擴血管作用非常強而快,靜脈靜注2~3min即可發揮作用,可有惡心、頭痛及低血壓等副作用。嚴格控制滴速,囑患者不能自行調節;一般從小劑量開始,慢速度開始應用;囑患者輸液過程中不要突然坐起或站立,以防低血壓而暈倒。
3討論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生活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心力衰竭的轉歸及治愈程度將直接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患者除積極治療原發病外,還應注意避免心衰的誘發因素,如氣候變換時要預防感冒,及時添加衣服;以樂觀的態度對待生活,情緒平穩,不要大起大落過于激動;安排適當的活動與休息,控制活動強度,可做日常家務及輕體力勞動如文書、打字、縫衣、掃地等,避免耗氧量大的活動如抬舉重物、擦地、快速行走或登樓梯,活動要以不出現心悸、氣急為原則;夜間睡眠需充足,白天養成午睡的習慣;指導患者注意體重的變化,觀察足踝部有無水腫,有無氣急加重、夜尿增多、厭食、上腹飽脹感,如有心衰復發,及時糾正;若夜間平臥時有咳嗽,氣急加重,則可能存在左心功能不全;服洋地黃類藥物時,應學會測脈搏,若脈率增快,節律改變并出現厭食、色視,應警惕洋地黃毒性反應,及時就醫;定期門診隨訪,尤其注意檢查ECG及地高辛濃度。
參考文獻
[1]陳淑英.現代護理學.上海:上海醫科大學出版社,1991.
[2]葉任高.內科學[M].第5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46.
[3]尤黎明.內科護理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