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專業在實驗教學的應用

時間:2022-02-08 03:15:22

導語:護理專業在實驗教學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護理專業在實驗教學的應用

1研究對象與方法

選擇高職高專護理專業2010、2011、2012級各四個教學班,學生共683人。每級抽取兩個班,隨機分:實驗班(346人)使用教學模型和瓶裝標本,瓶裝標本主要結構標有阿拉伯數字并附有原位標本照片示意結構名稱對照,使用瓶裝標本時放在萬向不銹鋼標本車上并附螺旋盤底座。傳統班(337人)采用大體濕標本結合模型對照教學。兩者實驗課均取分組小班教學。按教學大綱,統一教案、學時,同一教師授課。分別進行運動系統及內臟學階段性標本考核檢查和教學方法評價調查。

2結果

考核(百分制)內容采取隨機抽樣方式,標本結構貼標號或劃定號碼,答案填寫在答卷上,共20個。選擇內臟學階段性標本考核得分情況(見表1)。兩種教學方法與效果和瓶裝標本評價比較見表2、表3。

3討論

3.1選擇瓶裝教學標本的必要性

突出高職高專護理臨床技能應用的教學標本與制作,應以高職高專教學大綱和教材為依據,標本設計與制作旨在立足重點,解決難點,取舍得當,力求主次分明,層次清晰,結構間關系和諧自然。為了提高標本的表達、直觀和構思臨床操作運用以及聯系基礎相關學科需求,能使學生自主辨認和理解,盡量與總體輪廓標本相配套,可在標本加工基礎上,采用一些特寫的手法,如染色、涂色、介入顯示、標簽說明等,標簽力求醒目、準確,能幫助學生理解記憶。運用高分辨率數碼相機拍攝,輸入電腦,然后利用專業圖像軟件Photoshop對圖像色差、明暗度、對比度、背景、濾鏡特技、添加文字等進行編輯,制成實物標本附圖配套,供教學使用[2]。大體教學標本浸漬福爾馬林,其揮發熏蒸氣味干擾教學活動,給師生健康和環境均帶來不良影響,不利教師詳細示教與講解,學生極不愿意反復觸摸體會,不利學生自主學習。由于高職高專護理專業學生擴招,標本多次重復使用、反復牽拉、觸摸,使其破損嚴重、結構不清,導致理論與實際觀察結果差距較大,學生容易產生恐懼厭惡感。廣東氣候環境特殊和浸泡液選取及濃度的影響,標本容易干枯失真,促使標本進一步損耗,不利于節約資源。相比而言,瓶裝標本是解決這些問題的一條可行途徑。

3.2兩種標本教學方法與效果對比

內臟學階段性標本考核成績兩組對比結果(P<0.05)有差異,平均成績實驗班優于傳統教學班。學生均能掌握基本人體解剖結構和基本概念,而且實驗班的52%學生對瓶裝教學標本教學十分滿意;27%學生認為較滿意;有4%學生建議改進此方法;傳統班只有18%學生對大體濕標本教學十分滿意,41%學生建議改進教學方法。兩種教學方法學生滿意程度調查比P<0.01,有顯著性意義,基于上述大體濕標本不利教學外,可見采用瓶裝標本教學優于傳統濕標本的教學。但是瓶裝標本較為局限,結構與面積小,不利于多人觀察,如果瓶裝教學標本件數不充足,不統一制作一樣的標本,加之學生斷章取義,缺乏立體感,難以達到教學目標。提示今后我們工作方向向瓶裝連續斷層,形成整體伴有立體感設想設計標本方向發展。從兩種教學標本效果的評價比較(P<0.01),有顯著性差異。說明實驗班能幫助學生鞏固理論知識、對概念的理解記憶、能培養學習興趣、應用臨床能力,突顯瓶裝標本的優越性。標本清晰,學生無恐懼感。靜態瓶裝標本圖文并茂,能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消除不安。留守觀察標本時間更長,能有效進行消化、融會貫通,解決了教師在教學上既無理想的掛圖又無模型的一大難題,教學中自然能運用自如,得心應手。學生學起來看得見,摸得著,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但是瓶裝標本也有局限性,我們今后應改進更有效的方法,揚長避短,充分發揮瓶裝標本的優越性。

本文作者:李傳健黃擁軍肖剛工作單位:清遠職業技術學院護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