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護理專業病理學信息化教學研究
時間:2022-08-07 03:18:42
導語:高職護理專業病理學信息化教學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病理學是連接護理專業基礎課程與臨床課程的橋梁學科,如何提高病理學教學質量是每位病理學教師不懈的追求。隨著信息化技術的不斷發展,如何利用信息化教學的優點,規避其不足;如何在教學過程中對信息化資源進行充分、有效的整合、利用,成為眾多學者關注的熱點。以水腫這一知識模塊為例進行病理學信息化教學實踐,探索病理學課堂教學模式改革。
1教材與內容分析
1.1教材簡析。本課選用的是全國高職高專護理專業規劃教材《人體病理基礎》。該教材將護理專業病理學和病理生理學知識整合為4個模塊,以案例、互動、知識拓展、小結形式組織內容,充分體現項目化、模塊化、系統化職教理念,符合護理專業學生認知規律,有利于自主、探究式學習的開展。1.2教學內容分析。水腫是臨床常見的病理生理現象,無論腎臟、心臟還是肝臟疾病都伴隨水腫癥狀。水腫也是執業護士資格考試重點之一。水腫知識復雜、抽象,理論性極強,學生學習難度大。如果按照常規教學方法進行教學,不但教學效果很難保證,而且容易使學生喪失信心,降低學習興趣。借助信息化手段,可以使枯燥的理論知識生動起來,幫助學生克服學習障礙,為臨床課程學習做好準備。1.3教材處理與資源整合。根據國務院頒布的《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中知行合一、工學結合的職教教育理念,結合護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以為臨床輸送高素質技能型護理人才為目標,對教學資源進行整合。一是拓展炎性水腫相關知識,力求讓知識更加貼近臨床,適應臨床發展需要;二是引入視頻、動畫、游戲等動態資源,創建動靜結合的優質教學環境;三是引入家兔肺水腫的虛擬實驗,通過實驗直觀地呈現水腫經過,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實現教學策略的虛實結合;四是與醫院合作育人,將臨床實踐和崗位認知相結合,實現工學交替、知行合一。
2對象與方法
2.1對象。本課程授課對象是五年制高職護理二年級學生,該年級學生已學習生理、解剖等醫學基礎課程,會辨別組織和細胞的形態變化,已經能夠獨立分析及解決問題,易于接受新鮮事物。本次授課班級是男女混合班,該班學風較好,學生求知欲旺盛,思想活躍,學習主動性和參與度較高,而這有利于小組合作學習、自主及探究式學習的開展。2.2教法與學法。結合本課內容特點和學生實際情況,確定本課教學策略的指導思想:學案導學、設疑助學、病例樂學,實現工學交替、理實一體。具體而言,運用PBL、情景教學、小組討論等教學方法,并通過智慧課堂、Flash動畫、虛擬實驗等信息化手段輔助教學,實現理性知識感性化,注重活躍課堂氛圍,創建快樂課堂,培養學生分析能力、總結能力和知識應用能力,使其完成從我學會向我會學的轉變。
3教學實施
3.1課前自主探究。課前基于學習能力分析[1],幫助學生組建學習共同體[2],并以學習任務單進行任務驅動。通過網絡教學平臺上傳微課視頻,指導學生課前學習,并以課前測試方式進行課前學習效果評價。安排學生以志愿服務活動方式到醫院普查水腫高發科室,對常見水腫進行初步分類,進行知識的初探。課前每組選取其感興趣的水腫類型到醫院進一步調研其臨床表現并探討發生機制,進行知識的再探。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以任務為驅動進行臨床實踐,層層深入,不僅有利于激發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還能讓學生在做中學,提高分析、處理問題能力,體現產教融合的職教理念。3.2課中深入內化。3.2.1創設情景,導入新課。通過糖尿病并發水腫的病例創設情景:如果你工作的社區來了這樣的老人,你能向患者解釋他為什么會出現水腫嗎。引出學習目標,讓學生明確學習任務,體會學習的實用價值,激發學習動機,同時提高學生對社區護理的關注度。3.2.2匯報點評,深入內化。針對水腫發生機制,各組派代表上臺匯報其調研結果,之后以學生匯報情況進行組間提問、組內回答(答不出由他組搶答)。學生既是知識的生產者,也是知識的傳授者。教師結合疑難問題,以視頻、動畫方式,解析水腫時血管病理及腎臟病理特點,進行難點突破,同時指導學生對知識點進行整合,建立水腫發生機制知識框架,并以思維導圖方式進行記錄。本環節以建構主義學習理論[3]為依托,充分鍛煉學生學習能力。根據水腫發生機制向學生進一步提問:引起毛細血管流體靜壓增高的原因有哪些?你能以此類推總結水腫的常見原因嗎?利用投屏技術,引導學生在網絡學習平臺進行互動,分析疾病發生的始動因素,總結水腫病因,完善思維導圖。通過由淺入深的問題,結合臨床進行知識拓展,使學生知識結構適應臨床發展需要。最后以游戲方式,將水腫原因、發生機制及表現聯系起來,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鍛煉學生信息提取能力、分析能力、歸納能力。3.2.3虛實結合,知行合一。病理機制探究是為臨床診療服務的,為了實現病理教學價值最大化,我們以糖尿病患者蘇大爺的病例,組織學生進行討論,指導學生應用所學理論知識解決臨床實際問題,并結合護士的核心技能(輸液)再次進行情景創設,同時運用虛擬實驗構建家兔輸液過快致肺水腫的模型,通過觀察兔子實驗前后呼吸循環的變化,引導學生分析病例,思考肺水腫和輸液過快造成的不良后果之間的關系,運用病理學知識解釋臨床現象。將虛擬實驗和真實的臨床病例相結合,由表及里,虛實統一,幫助學生學會透過現象看本質,使其重視對疾病原理的探究,降低純理論學習難度,使學生在學習中肯定自己,逐漸建立自信。最后結合肺水腫護理措施進行知識應用和拓展,鍛煉學生評判性思維能力,使其體會到學習的樂趣,維持對課程的學習熱度。3.3課后拓展兩個層次的作業布置:一是為水腫型的胖腿制訂瘦身計劃,二是進入社區為糖尿病患者制作警惕糖尿病并發癥的知識小貼士。學生結合自身學習情況完成作業,并將其上傳到網絡學習平臺,以便教師對課堂效果的評價和課后針對性輔導的開展。
4教學反思
水腫機制復雜、內容抽象,這是病理學知識的共性。重視疾病機理探究對學生評判性思維的養成起到關鍵性作用。本課通過理實融合,引導學生主動探究,變接受型學習為研究性學習;通過臨床病例分析,結合社區實踐,實現知行合一、工學交替;通過制訂個性化學習方案,運用多元化評價體系,實現以生為本,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合理利用豐富的網絡資源,結合信息化技術進行教學改革,提高課程教學質量和學生學習熱情,對一線教師而言不僅是機遇,更是一種挑戰[4]。本文基于信息化手段對水腫知識模塊進行課堂教學實踐,希望能為基礎醫學特別是病理學課堂教學改革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趙亞翔,蔡子晴,劉曉.學習能力的構成要素與影響因素[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7,5(6):68-73.
[2]郭秀華,翟建勇.師生學習共同體的內涵及構建[J].語文教學與研究,2019(3):157.
[3]周軍平.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及其倡導的教學模式[J].蘭州交通大學學報,2006,25(2):121-123.
[4]宋陽,邵淑娟,初萬江,等.微課與PBL結合在胚胎學教學中的應用[J].解剖學雜志,2016,39(6):755-756.蕢
作者:陳萌 單位:南京衛生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 上一篇:思維導圖學習法在護理專業的應用
- 下一篇:急危重癥心內科護理學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