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徑化管理模式在新護士培訓的臨床實踐效果

時間:2022-02-18 11:36:34

導語:路徑化管理模式在新護士培訓的臨床實踐效果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路徑化管理模式在新護士培訓的臨床實踐效果

摘要:目的探討路徑管理模式在新護士培訓中的臨床實踐效果。方法將我院2011年144名新護士(對照組)采取傳統(tǒng)管理模式,2012年124名新護士(觀察組)采取路徑化管理模式,觀察比較兩組新護士在技能、理論成績及不良事件發(fā)生情況。結果通過路徑化管理模式進行培訓的新護士成績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結論將臨床路徑化管理模式引入新護士培訓中,可使教學目標、教學方法具體化,可有效提高新護士培訓質量,保障病人安全。

關鍵詞:教育培訓;新護士培訓;路徑化管理

根據(jù)衛(wèi)生部優(yōu)質護理示范工程開展的要求以及醫(yī)院規(guī)模的不斷擴大,各醫(yī)院對護理人員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以我院為例,2011年新入護士144人,2012年新入護士124人,占全院護士的30%。新護士是護理隊伍的新生力量,但思想不穩(wěn)定、角色適應不良、溝通能力欠缺、臨床經(jīng)驗不足、專業(yè)知識匱乏、責任心不強、規(guī)章制度執(zhí)行不嚴等問題,也成了臨床上最具安全隱患的人群,使護理質量和病人滿意度深受影響。對新護士進行系統(tǒng)、規(guī)范的培訓,不僅是護理人才選拔和培養(yǎng)的基礎,也是患者在住院期間安全和舒適的保證[1]。為使新護士盡快轉換角色,能勝任臨床護理工作,我院護理部從2012年4月起優(yōu)化新護士培訓工作,開展新護士培訓路徑化管理模式,使新護士規(guī)范化培訓逐步得到完善。現(xiàn)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1年新入護士144人,年齡18~22歲,平均年齡21.3歲,本科10人,大專117人,中專17人,2012年新入護士124人,年齡18~22歲,平均年齡20.8歲,本科14人,大專95人,中專15人,兩組新護士年齡、學歷等資料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臨床路徑是一種新型質量效益型管理模式。我院護理部將路徑化管理模式運用于各科室對新護士的培訓上,制定了新護士培訓路徑統(tǒng)一模板,設有全院統(tǒng)一的公共項目;各科室根據(jù)專科特點,在護理部總體思路的引導下,增添專科項目,成為具有各專科特色的專科培訓路徑。共分為三個月完成,具體內容如下。

1.2.1第一個月:科室崗前培訓

崗前培訓是新護士成長的重要階段。培訓內容包括:(1)科室培訓:病區(qū)環(huán)境、科室基本概況、科室規(guī)章制度。(2)理論考核:護士職責、護士條例、主要核心制度、護士消毒隔離考核標準、護士行為儀表規(guī)范、服務規(guī)范、技能操作注意事項等。(3)技能考核:十項基本技能、各科室專科技能。

1.2.2第二個月:專科理論技能和臨床實踐培訓

在鞏固第一階段理論培訓內容的基礎上,培訓內容包括:(3)理論培訓:各班工作職責、流程、公共、專科應急預案、專科常見疾病健康宣教、急救物品、常規(guī)器械、儀器設備、藥品管理制度、專科護理常規(guī)、臨床護理技術操作并發(fā)癥的處理、專科基礎理論、常用儀器設備操作程序、注意事項、護理核心制度等。(3)技能考核:十項基本技能、各科室專科技能考核鞏固。(3)護理文書:體溫記錄單繪制、患者出入院處置單、填寫危重患者轉科交接單、護理交班報告單、各種物品交接記錄本。

1.2.3第三個月:臨床實踐能力培訓

綜合前兩個月培訓內容進行考核評價,主要包括:護患溝通的能力、突發(fā)事件應急處理的能力、對病人實施護理的能力、護理技能操作現(xiàn)場考核評價。

1.2.4培訓考核方法

采用科室分帶教老師培訓考核新護士;護士長、總帶教老師審核培訓效果;護理部檢驗考核科室培訓效果的層級培訓管理模式。由分帶教老師根據(jù)路徑在規(guī)定時間內對新護士進行培訓,按照每名新護士的學習能力安排培訓考核時間;科室護士長、總帶教老師根據(jù)分帶教老師培訓考核完成時間進行審核考核;通過院級的各項考核來檢驗科室的實際培訓效果。在新護士輪轉期間能夠接受不同科室系統(tǒng)化、個性化的培訓,使科室對新護士培訓有章可循,達到指導與規(guī)范作用。

1.3觀察指標

在實施路徑化管理模式的培訓方法前后對護士的護理基礎知識和護理能力技能進行考核,技能考核成績≥90分為合格,理論考核成績≥85分為合格,同時調查新護士不良事件及服務投訴發(fā)生率。

1.4統(tǒng)計學方法

兩組兩個率之間的比較采用χ2檢驗,治愈天數(shù)之間的比較采用t檢驗。采用SPSS13.0進行數(shù)據(jù)統(tǒng)計,P<0.05時認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新護士理論、技能考核成績較前有明顯提高

2011年護理部對新護士崗前培訓考核匯總:(對照組)理論考核成績:合格率40.28%,平均分數(shù):82.81分;技能考核成績:合格率57%,平均分數(shù):86.94分。2012年護理部對新護士崗前培訓考核匯總:(觀察組)理論考核成績:合格率67.2%,平均分:88.2分;技能考核成績:合格率73.7%,平均分數(shù):93.7分。見表1。表1對照組與觀察組技能及理論考核成績對比(例,%)分組例數(shù)技能考核平均分理論考核平均分技能考核合格率(%)理論考核合格率(%)對照組14486.94分82.81分57%40.28%觀察組12493.7分88.2分73.7%67.2%

2.2不良事件及服務投訴發(fā)生率明顯下降

2011年(對照組):全院服務投訴及不良事件報告31例,其中一年內新護士發(fā)生11例,占全院比例的35%;2011年新護士144人,發(fā)生人數(shù)11人,占總數(shù)的的8%。2012年(觀察組):全院服務投訴及不良事件報告14例,其中一年內新護士發(fā)生0例;2012年新護士122人,發(fā)生不良事件0人。2012年新護士(觀察組)不良事件發(fā)生率明顯少于2011年新護士(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討論

臨床路徑理念是一種高效、低耗、程序化、標準化,有時間性、有計劃性的先進管理模式[2]。護士的規(guī)范化培訓是護理繼續(xù)教育的前提,是護士從事護理職業(yè)第一階段的培訓,培訓工作的好壞直接影響到今后所接受的繼續(xù)護理學教育,影響護理學科的發(fā)展[3]。臨床路徑教學法強調了時間性、計劃性和目標性,從而保證了培訓的質量[4],我院是集醫(yī)療、科研、教學為一體的三級甲等綜合性教學醫(yī)院,開放床位1400余張,通過新護士培訓路徑化管理模式的臨床實踐,無論是從基礎理論知識、基本操作技能等方面,還是從病人滿意度、培訓考核成績、不良事件發(fā)生率、液體出錯率等方面均得到大幅提高。使新護士學習目的性和積極性顯著提高;帶教老師責任心增強、帶教較前更具體、全面;使護理安全得到有效保障。通過實行培訓路徑前后的各項指標的比較,均能體現(xiàn)此項管理創(chuàng)新的優(yōu)越性。

作者:王莉 孫琛 潘霞 張靜 單位:山東省青島市海慈醫(yī)療集團護理部

參考文獻

[1]朱小平,姜廣榮,耿東霞,等.新護士階梯式培訓的實施與效果[J].護理學雜志,2013,28(4):62-64.

[2]王雅杰,戴正銀,謝曉峰,等.臨床路徑式教學法在綜合內科護理帶教中的應用[J].江蘇醫(yī)藥,2013,39(17):2099-2100.

[3]劉乾惠,刁曉蘭,顧瓊.淺析護士規(guī)范化培訓的臨床實踐效果[J].瀘州醫(yī)學院學報,2010,33(6):673-675.

[4]祝憲庭,楊瑞貞,朱鳳祥,等.臨床路徑教學法在專科護士培訓中的應用[J].全科護理,2012,10(11):3068-3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