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程序在普外科護士培訓的運用

時間:2022-01-05 11:04:17

導語:護理程序在普外科護士培訓的運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護理程序在普外科護士培訓的運用

為了進一步提高普外科護士的培訓效率,我院將護理成立程序引入到培訓過程中來,以期對培訓結果產生良好的影響,本院以實驗形式對護理程序介入護士培訓的效用進行探討,具體分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以我院普外科2015年1月—2017年1月新入院的40名護士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組,采用不同的培訓方式,即:常規培訓方式(對照組)、護理程序介入方式(觀察組),對比教學結果。其中對照組20例,觀察組20例。兩組年齡、學歷等基本信息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1.2方法。對照組護士采用常規培訓方式,將本組培訓人員帶入科室,由負責帶教護士帶教;觀察組護士采用護理程序介入方式進行培訓,實習期結束之后,對比分析兩組護士的理論成績和護理操作成績。1.2.1訓前摸底。在培訓之前對護士現已掌握的基礎理論、專業理論、護理操作等內容進行考核,了解護士現有的護理水平、專業等級,理論與操作方面的優勢和劣勢。可以借助筆試、觀察、自我陳述、問卷調查、科室反饋等方式對以上情況進行詳細了解[1]。1.2.2個性化培訓內容。將摸底情況做以分析總結,充分了解各個護士的培訓重點。大部分剛剛進入本院的護士面臨著兩個困境,即理論知識掌握不足和臨床經驗較少。這是由于學生生涯期間學校對于手術操作知識的教授不足,臨床操作機會較少造成的[2]。另普外科學的內容繁多,科室內病種多樣,這些客觀因素也增加了新護士對培訓內容吸收消化的難度、對操作技能掌握難度。根據以上的實際情況,制定個性化的培訓內容:護理操作要求、護理操作技能、介入性知識、專業知識、法律素養、病例填寫等。1.2.3個性化培訓計劃。根據個性化的培訓內容相關負責人制定出了個性化的培訓計劃。這些培訓有:主題培訓、帶教老師實踐帶教、主題講座、考核人員確定、考核內容、時間、方式的確定等。1.2.4手術知識培訓。(1)參考資料的整理匯編。編寫幾本具有使用價值、較權威性的加入知識培訓參考書[3],由具有多年臨床經驗的醫護人員在查閱專業資料的基礎之上進行編寫。以此作為科室帶教教師的帶教教材,作為培訓期護士的必備資料。(2)主題講座學習。周期性組織培訓護士參加醫院舉辦的各種講座活動,講座結束后可向主講人提問,也可互相討論。通過參加講座活動,一方面增加了醫護人員的醫學知識廣度,另一方面加深了護士對介入知識的理解程度,營造了一種積極向上的文化氛圍。(3)病例討論。首先由帶教組長采集、展示具有特色的相關病例,之后一起探討出合適的診療措施[4],再由帶教教師指出診療措施中尚存在問題,繼續深入討論。病例討論是實踐與理論相結合的培訓學習方法,是學習與考核并存的培訓方式,不僅可以再一次鞏固已掌握的相關基礎、專業知識,而且能夠對現有的知識體系進行補充完善。同時也培養了護士的思辨能力。(4)教學查房。開展教學查房相關的工作。首先要培養護士的基本素養,提醒培訓護士要遵守醫療保護制度,具有一定的法律意識[5]。其次是專業知識的培訓,包括下靜脈血栓的預防措施、治療措施、護理措施;飲食方案在食管癌支架治療中的應用價值等。通過實際的教學查房,可以引導培訓護士將理論用于實踐之中。1.2.5護理病例的書寫。(1)制作病例參考模板。依據權威規定制作病例參考模板,供培訓護士教學使用,一方面能夠形象地展示病例的規格[6]、標準,為護士的培訓學習提供參考可提高護理病歷的質量。(2)采用專人負責制。由對病例書寫熟練掌握的工作人員專門負責簡歷的規范書寫,按時檢查,總結共性錯誤和特性錯誤,統一糾正[7]。(3)監督制。相關工作人員對病例的質量進行檢查,對重點情況的相關護理記錄進行抽查[8],對重點問題護理措施的可行性進行評估。如發現存在的問題,及時處理,充分保證病例的質量。1.3指標觀察成績評估:包括理論成績和實踐操作成績兩項,成績更高者,培訓效果更好。

2結果

觀察組的平均理論成績為(87.65±8.98)分,平均實踐操作成績為(92.03±6.72)分;對照組的平均理論成績為(67.46±11.67)分,平均實踐操作成績為(81.55±11.14)分。觀察組優于對照組(P<0.05)。

3討論

有資料證明,針對護士的實際情況,制定個性化的培訓方案,因材施教,可以提高培訓效率,改善培訓效果。將護理程序引入到護士培訓環節是培訓的新型模式,通過這種培養模式,可以有效地幫助護士掌握理論知識,并能夠提高將理論知識靈活運用到實踐中的能力。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觀察組通過護理程序式培訓,理論成績和實踐操作成績都優于對照組,而且觀察組培訓過后的自我滿足程度也高于對照組(P<0.05)。這說明,將護理程序應用到普外科護士培訓過程中的做法是正確的,可提高培訓質量,可以延續使用。

參考文獻

[1]梁俊麗.護理程序在介入放射科護士培訓中的實踐研究[J].當代臨床醫刊,2016,29(5):2465-2466.

[2]趙俐紅,陳義,蘭斌,等.放射科規范化培訓護士培養方法探護理標準前研究論著在臨床兒科中,靜脈輸液是最主要的一種給藥途徑,是對患兒疾病進行治療的常用手段之一,是臨床護理操作中非常重要的討[J].華西醫學,2016,31(3):579-581.

[3]李小衛,王志穩,李淑迦,等.我國新畢業護士培訓的現狀及思考[J].護理管理雜志,2012,12(7):487-489.

[4]葛寶蘭,常娜,楊海娥.情景模擬與案例分析在急診分診護士培訓中的應用[J].中國護理管理,2009,9(9):17-19.

[5]徐園,焦靜,曹晶,等.基于護士核心能力構架的培訓課程在新護士培訓中的應用[J].中國護理管理,2015,15(9):1087-1090.

[6]胡卓卓,廖小萍,謝娟.護士培訓模式轉變對提高優質護理內涵質量的影響[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4,11(4):545-547.

[7]李玉琴,謝素音.兩種培訓方法對新畢業護士培訓效果的觀察[J].現代臨床護理,2010,9(7):65-66.

[8]葉靈芝.層級培訓在手術室護士培訓中的實踐[J].全科護理,2010,8(13):1191-1192.

作者:謝麗嬌 劉菜月 蘇翡翡 單位:福建醫科大學附屬閩東醫院放射影像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