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精神病患者飲食安全護理研究

時間:2022-06-18 04:45:44

導語:老年精神病患者飲食安全護理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老年精神病患者飲食安全護理研究

【摘要】目的分析在老年精神病患者中應用護理干預對飲食安全的影響。方法于2018年7月~2019年7月從我院精神科擇取20例老年精神病患者,按照入院時間將其分成兩組,對照組(10例)行以常規護理研究組(10例)基于常規護理強調飲食方面護理干預,對照分析兩組臨床效果。結果研究組1例嗆咳,無噎食,飲食安全事件總發生率為10%,對照組3嗆咳、1例噎食,飲食安全事件總發生率為40.0%,研究組飲食安全事件總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于老年精神病患者來說,強調飲食方面護理干預,可以避免飲食安全事件的發生,使患者安全得到保障。

【關鍵詞】護理干預;老年精神病;飲食安全

對于老年精神病患者來說,因伴隨年齡增長機體功能逐漸衰退,加上長時間服用抗精神病藥物,因此容易出現飲食安全問題,這不僅影響患者的身體健康,甚至會導致死亡,因此需要引起重視,做好飲食安全護理工作[1]。本文分析在老年精神病患者中應用護理干預對飲食安全的影響,從人民醫院精神科擇取20例老年精神病患者進行研究,報告見下文。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于2018年7月~2019年7月從我院精神科擇取20例老年精神病患者,按照入院時間將其分成兩組,對照組(10例)中,均為男性,病例擇取年齡66~80歲,平均(72.63±2.12)歲;研究組(10例)中,均為男性,病例擇取年齡67~81歲,平均(72.46±2.25)歲;對照兩組一般資料發現不存在統計學層面差異,證明本研究對照結果有意義。1.2方法。對照組(10例)行以常規護理,包括健康教育、心理護理、生活護理、飲食指導、用藥護理等。研究組(10例)基于常規護理強調飲食方面護理干預:①吞咽功能分級。通過洼田飲水試驗測定患者吞咽功能,讓患者在端坐狀態下飲用30mL溫開水,對飲用時間、嗆咳發生情況進行觀察。可以一次性順利咽下為1級;需分2次及以上咽下,但未嗆咳為2級;一次性咽下,但有嗆咳現象為3級;需分2次及以上咽下,且有嗆咳現象為4次;無法全部咽下,頻繁出現嗆咳現象為5級。3~5級患者為高危飲食風險患者,應予以特別重視。②飲食護理。以吞咽功能評估結果為依據,為患者制定飲食計劃,以容易消化、容易下咽的食物為主,注意營養均衡,另外增加膳食纖維攝入,使患者營養狀況得到改善。③恢復訓練。老年精神病患者通常存在功能障礙,如肢體障礙、語言障礙等,護理期間應進行針對性恢復訓練。以達到飲食安全為準,為患者制定安全進食流程,對舌肌進行訓練,如吞咽、咀嚼等。1.3臨床觀察指標。觀察并記錄兩組嗆咳、噎食、窒息發生情況。1.4統計學方法。利用統計學軟件(SPSS17.0)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通過(x±s)表達,用t值檢驗,計數資料通過(%)表達,用x2檢驗,若P<0.05確認組間數據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研究組1例嗆咳,無噎食,飲食安全事件總發生率為10%,對照組3嗆咳、1例噎食,飲食安全事件總發生率為40.0%,研究組飲食安全事件總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伴隨年齡增加,老年患者全身肌肉萎縮,神經系統反射活動降低,肌張力下降,這也減弱了吞咽反射,因此容易出現吞咽困難現象,可能會導致噎食、窒息等現象[2]。所以強化老年患者的護理安全非常重要。對老年精神病患者吞咽功能予以評估,并開展飲食分級管理、吞咽功能訓練等措施,可以有效避免飲食安全事件的發生[3]。通過吞咽功能訓練,可以提高口咽部肌肉、頸部肌肉的協調性、靈活性,同時對中樞神經系統產生反射性刺激,重建神經網絡,促進側支循環的建立,擴大皮質感覺區,避免口咽部以及頸部肌肉出現廢用性萎縮現象,可以使老年精神病患者的吞咽功能得到改善,避免出現飲食安全事件[4]。因此對于老年精神病患者來說,強化飲食方面護理干預非常重要。對于老年精神病患者來說,強調飲食方面護理干預,可以避免飲食安全事件的發生,使患者安全得到保障。

參考文獻

[1]陳晨.護理干預對老年精神病患者飲食安全的效果評估[J].中國醫藥指南,2017,15(29):283-284.

[2]邢曉霞,單金鳳.護理干預對老年精神病患者飲食安全的作用[J].中國醫藥科學,2016,06(21):137-139.

[3]嚴潔.心理護理和語言溝通在精神病護理中的應用[J].飲食保健,2019,06(13):120-121.

[4]吳月勝.住院精神病患者康復期的心理變化與護理措施[J].飲食保健,2019,06(07):131.

作者:阮亞華 單位:江蘇省興化市第四人民醫院精神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