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S法在手術室護理質量管理的運用

時間:2022-04-22 08:49:27

導語:5S法在手術室護理質量管理的運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5S法在手術室護理質量管理的運用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5s”法管理模式在手術室護理質量管理中的實施效果。方法:選取2015年1月~2016年5月在醫院手術室手術的12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隨機投擲法將其分為對照組60例與觀察組60例。對照組實施普通手術室消毒、護士長定期巡邏、檢查管理系統;觀察組在常規管理的基礎上增加“5S”法。觀察兩組患者的血壓情況、滿意程度及心理狀態。結果:護理管理后觀察組患者的血壓控制情況優于對照組(P<0.05);對照組護理滿意度為88.33%,觀察組滿意度為96.67%,觀察組患者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護理管理后觀察組SAS評分與SD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對手術室患者實施“5S”管理模式后,提高了患者的心理水平及滿意程度,改善了血壓水平。

關鍵詞:5S法;手術室;護理質量管理;實施

手術室患者病情危重、變化快,大多數患者伴有焦慮、恐懼的心理情緒,嚴重影響手術過程,增加了手術的風險。近年來,患者對手術室的質量需求也在不斷提高[1],但缺乏護理管理方法嚴重影響了患者的整體滿意度,使其滿意度一直處于較低水平。“5S”法是一種源自于日本的管理方法,主要包括“常組織、常整頓、常清潔、常規范、常自律”,因其英語和日語的首字母均為“S”,因此也簡稱為“5S”法。研究表明,“5S”法有利于提高護理工作質量,可以有效提升個人行為能力與轉業素質,同時也能夠促進科室規范化、科學化、可持續性發展,有助于推動護理人員的素質和護理質量的提升。因此,為提高患者滿意度,促進醫院可持續性發展,選取2015年1月~2016年5月在醫院手術室手術的12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其中60例患者采取一般護理管理結合“5S”管理模式的護理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

2015年1月~2016年5月在醫院手術室進行手術的12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隨機投擲法將其分為對照組60例與觀察組60例。其中觀察組患者中,男24例,女36例;年齡為22~63歲,平均年齡為(35.40±3.40)歲。對照組患者中,男28例,女32例;年齡為23~64歲,平均年齡為(35.60±3.10)歲。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等方面均無統計上的顯著差異(P>0.05)。

1.2方法

對照組實施普通手術室消毒。護士長定期巡邏、檢查管理系統。觀察組患者在常規管理的基礎上,增加以下護理管理。①所有護理人員要通過專業的禮儀教師培訓,在手術之前積極溝通告知患者手術相關的原理、步驟,保持微笑,以熱情的態度、溫柔的表達方式與患者進行溝通,并始終保持適當的微笑,讓患者感受到醫務人員的關懷之情,便于護士與患者間建立親密的關系。②組織護理人員定期進行知識培訓,主要目的在于提高護理人員的專業知識素養,通過對某種疾病進行針對性的了解,操作中要一次到位,術中護理人員要盡可能地配合好醫生的操作,以保障手術的高質量、精益求精。③安排人員定期整理、清潔手術室,清點物品,檢查物品的日期及密封情況,對于過期、密封情況不好及數量不足的物品,要及時進行補充。④為方便患者就診,可以通過互聯網、短信、電話等預約的方式,給患者提供快捷的就診平臺,并采用分段式接診方法,一方面節省了患者的時間,另一方面滿足了患者對醫生多樣化的需求。⑤培訓護理人員相應的急救知識,以便于快速判斷患者的病情,及時做出相應的處理等,因此要求護理人員要具有過硬的專業知識和心理素質,并能夠及時將患者的生命體征和病情變化反饋給醫生。

1.3療效評價標準

主要通過比較兩組患者的血壓情況、滿意度和心理狀態進行評價。滿意度評估標準:共10個問題,每題1分,總分為10分,優秀:7~10分,良好:4~6分,差:0~3分。根據焦慮自評量表評分標準(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2],輕:50~59歲,中:60~69分,重:≥70分。根據抑郁癥自我評定量表評分標準(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SDS)[3],輕:53~62分,中:63~72分,重:≥73分。1.4統計學方法數據處理使用SPSS18.0統計軟件,用(χ±s)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用百分比表示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血壓控制情況比較見表1。護理管理后,觀察組患者的血壓控制情況優于對照組(P<0.05)。

2.2兩組患者的滿意度比較見表2。由表2可知,對照組護理滿意度為88.33%,觀察組滿意度為96.67%,觀察組患者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2.3兩組患者心理狀況比較見表3。兩組患者護理管理前在SDS評分與SAS評分方面并無明顯差異(P>0.05),然而護理管理后觀察組的SAS評分與SD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3討論手術室是搶救危重患者及進行手術的場所,具有較高的風險程度,其對手術操作和護理質量的要求均非常嚴格。但在過去的手術操作中,由于不合理的管理方式,以及不恰當的護士態度等因素,影響了后續治療的質量,增加了手術的風險程度。如何提高手術患者的預后效果成為了臨床急待解決的問題。近年來隨著研究的逐漸深化,人們已經發現,護理模式與患者的治療效果有不可分割的關系,探討“5S”管理模式對患者預后的影響。“5S”是一種從患者的實際出發,以患者為中心作出相應的護理操作的管理模式[4],主要包括五個方面,分別為整理、素養、整頓、清潔、清掃,可以有效緩解患者的陌生、緊張情緒,疏通患者的心理,同時微笑的態度可以消除患者的緊張感,緩解患者的心理壓力,優化了治療的態度,專業技能將直接影響后期的治療水平,為患者提供優質、方便的服務。在這項研究中,一般的護理管理模式與“5S”管理模式相結合之后,取得了良好的臨床效果。一些研究表明[5,6],在患者手術后實施“5S”管理模式,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患者的滿意度,降低了手術的風險。研究結果顯示:通過護理模式的轉變,使患者得到了高質量的護理服務,與對照組患者相比,觀察組患者的血壓水平、心理健康水平均呈現不同程度的好轉,該結果與文獻一致。綜上所述,“5S”管理模式對于提高患者的預后質量具有重要意義,一方面改善手術室患者的生命體征,同時也提高了患者對管理模式的滿意度,疏導患者的消極情緒。

作者:邵素嬌 李靜靜 葉揚眉 單位:浙江省三門縣人民醫院

參考文獻

[1]高翠霞,張正順.手術室推行“雙5S”護理管理模式的體會[J].西部中醫藥,2013,26(4):110-111.

[2]王萍.在普外科應用5S護理服務模式的效果分析[J].西南軍醫,2011,13(6):998-1000.

[3]朱華,方秀敏.“5S”管理模式在急診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1,17(3):86-87.

[4]李曉青,楊璞,林翠萍,等.“3H•4A•5S”護理模式在醫院臨床護理過程中的實踐與體會[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1,19(1):91-92.

[5]孫凌,曹惠芳,蔣波,等.“5S”管理在優質護理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2,9(2):79-80.

[6]徐炯,祝紅梅.淺談5S管理法在病區藥品管理中的實踐[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0,18(6):53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