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室護理不安全因素與措施

時間:2022-06-28 08:25:16

導語:手術室護理不安全因素與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手術室護理不安全因素與措施

【摘要】目的總結手術室護理不安全因素并制定對應的護理防范措施。方法將我院收治的150例手術室患者納入研究,統(tǒng)計不安全護理事件的發(fā)生率,總結不安全護理因素,制定針對性的護理方法措施。再次納入150例患者,統(tǒng)計不安全事件發(fā)生率,并進行前后對比。結果手術室不安全護理因素主要包括:手術室護理人員的操作存在失誤、護理人員與患者無效溝通、手術室護理工作量繁重,醫(yī)護資源配置不足、部分護理人員缺乏法律和責任意識。防范措施實施前后的不安全事件發(fā)生率分別為15.33%(23/150),2.67%(4/15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手術室護理存在風險,需要制定對應的護理防范措施,確保護理質量。

【關鍵詞】手術室;護理;不安全因素;防范措施

手術室是醫(yī)院治病救人的最主要陣地,手術室護理是醫(yī)院護理服務的重要內容,但是也存在著一定的不安全因素,影響了手術室護理的質量,可能延長患者術后康復的時間,引發(fā)患者的不滿。本文中對手術室護理不安全因素進行分析,并制定了對應的護理防范措施,有效的降低了手術室不安全護理事件的發(fā)生率。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我院于2016年3月開始針對手術室護理不安全因素實施護理措施,分別在實施前后的1年時間內,抽取150例手術室患者為研究對象。實施前:男89例,女61例,平均年齡(56.4±7.6)歲;實施后:男85例,女65例,平均年齡(55.8±7.5)歲。對比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1.2方法。統(tǒng)計實施前手術室發(fā)生護理不安全事件的幾率,總結發(fā)生這些不安全事件的具體原因。結合這些原因制定手術室護理防范對策。1.3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例數(shù)(n)和百分率(%)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防范措施實施前后的不安全事件發(fā)生率分別為15.33%(23/150),2.67%(4/15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x2=14.692,P=0.000,P<0.05)。手術室護理不安全因素如下。(1)護理技術和操作不準確,沒有嚴格按照標準流程完成。近年來,臨床治療水平不斷提高,手術室各種儀器設備更加多樣、專業(yè)。不同手術治療器械的操作流程和方法都是不同的,在護理人員配合手術醫(yī)生的過程中,對手術室護理專業(yè)知識以及各項設備參數(shù)掌握不夠嚴謹,有可能會發(fā)生手術器械清點錯誤、違規(guī)操作、配合不力等問題。尤其是處理一些危重、危急病癥時,工作經驗不足的護理人員可能出現(xiàn)忙亂的情況,這不僅會延誤手術時間也會使患者產生一定的心理焦慮情緒。(2)護理人員和患者的溝通不好,沒有讓患者掌握圍術期內注意事項,容易出現(xiàn)對醫(yī)囑不依從或是完全依從率的情況,可能會出現(xiàn)術后并發(fā)癥,延長患者術后康復時間。或者是護理人員表述不明確,沒有考慮到患者的理解能力和文化程度,健康教育存在不到位、不充分的情況。并且這種情況也有可能引起患者和家屬的不滿,降低護理滿意度,甚至引發(fā)糾紛問題。(3)手術室護理人力資源分配不足,工作負荷較大。近年來手術室治療任務越發(fā)繁重,需要大量的護理人員進行手術配合。但實際手術科室護理人員的編制有限,與繁重的手術室任務形成了嚴重的不對稱性。有些護理人員甚至需要連軸轉,不能保持一個良好的精神狀態(tài)和身體狀態(tài),這有可能導致手術配合操作不到位,引發(fā)患者術后院內感染或者是其他并發(fā)癥問題。(4)部分護理人員的責任意識和法律意識淡薄。近年來,關于患者權益的法律法規(guī)不斷完善,但是少部分護理人員并沒有很好的掌握這部分內容,在工作中態(tài)度散漫,容易引發(fā)不安全護理事件。也有部分是因為科室護理管理制度不夠完善,對護理人員的行為沒有做出嚴格的規(guī)范,在工作中,護理人員的態(tài)度可能有所松懈,引發(fā)不安全護理事件。比如說沒有嚴格執(zhí)行無菌操作,消毒工作不到位,對手術室出入人員的管理不嚴格,患者術后的護理管理不全面等,均有可能對患者的術后康復造成影響。

3討論

結合手術不安全護理因素,需要制定針對性的防范措施。首先,加強對護理人員理論和技能的培訓和鍛煉,定期組織培訓并進行專業(yè)考核,了解護理人員對哪方面的知識掌握存在欠缺,針對性的培訓和提升,持續(xù)改進護理服務質量。手術室護理人員需要配合好醫(yī)生的操作,術前詳細核對患者信息,術中認真做好手術物品的清點工作,確保各項手術設備狀態(tài)正常,做好手術記錄工作[1]。其次,確保護理人員和患者的有效溝通。護理人員需要考慮到患者的個人情況,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全面了解患者的臨床資料,并與患者和家屬核對資料的完整性和準確性[2]。對于理解能力稍差的緩和,最好采取面對面講解、播放視頻的方法進行健康教育,使患者能夠靠接手術的具體流程、注意事項、并且,護理人員需要保持耐心、親切的態(tài)度,與患者形成良好的關系。如果患者進入手術室時已經失去了清晰的意識,需要為患者使用保護帶進行固定。可以應該注意手術室人才的合理配比,適當提拔年輕護士參與到手術室護理工作中。完善彈性排班制度,確保護理人員能有一個良好的工作狀態(tài)[3]。加強對護理人員的法律意識、責任意識以及思想水平的教育,使護理人員能夠意識到手術室護理工作的重大責任,制定嚴格的科室管理制度,規(guī)范護理人員的行為。對于工作不嚴謹、不負責任的護理人員需要及時予以嚴厲的處罰。

4結語

綜上所述,本組研究結果顯示手術室不安全護理因素主要包括:手術室護理人員的操作存在失誤、護理人員與患者無效溝通、手術室護理工作量繁重,醫(yī)護資源配置不足、部分護理人員缺乏法律和責任意識。結合這些措施制定防范性護理措施有助于規(guī)范護理人員行為,提升責任意識,提高手術室護理服務質量。

參考文獻

[1]蔡紅梅,楊永梅.手術室護理不安全因素分析與防范措施探討[J].現(xiàn)代診斷與治療,2013,(14):3357-3357.

[2]葉玲,吳荷玉,劉紅,等.手術室護理不安全因素分析與防范措施探討[J].醫(yī)學信息,2016,29(23):151-152.

[3]趙萬紅.手術室護理不安全因素分析與防范措施探討[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5,30(31):259-259.

作者:楊桂蓉 巫文華 盧雪梅 譚金麗 李俊 單位:成都市新都區(qū)中醫(yī)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