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思維管理在手術室護理的應用

時間:2022-09-09 03:33:00

導語:創新思維管理在手術室護理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創新思維管理在手術室護理的應用

摘要:目的:探討創新思維在手術室護理科研中的應用。方法:選取2016年1~12月醫院手術室科研未實施創新思維管理前為對照組,2017年1~12月醫院手術室科研應用創新思維管理后為觀察組,比較兩組的科研成果和患者滿意度情況。結果:觀察組的學術報告數為104次,高于對照組的57次;創新方法數106次,高于對照組的51次(P<0.05);觀察組患者滿意度為98.0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1.00%(P<0.05)。結論:針對手術室護理科研加強創新思維管理,可提高手術室護理的科研能力,提高護理水平和患者滿意度。

關鍵詞:創新思維管理;手術室;護理科研

隨著自我保健意識和健康意識的不斷增強,人們對醫療水平和綜合實力的要求隨之提高。手術室為醫院重要科室,手術室護理水平直接關系到患者生命安全、治療效果及醫院的核心競爭力等,因此,提高手術室護理水平具有重要臨床意義。文獻報道[1],創新為護理工作發展的根本動力,護理管理者必須具備創新思維,應用創新思維審視和解決護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尋找處理方法,以適應醫學模式的發展。本文探討醫院手術室護理科研應用創新思維的科研效果,探討其意義。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6年1~12月手術室接受治療的100例患者為對照組,男59例,女41例,年齡21~62歲;手術室有護理人員27名,男2名,女25名;年齡21~46歲;學歷本科14名,大專11名,中專2名。選取2017年1~12月手術室接受治療的100例患者為觀察組,男61例,女39例;年齡20~64歲;手術室護理人員28名,男2名,女26名,年齡22~48歲;學歷本科16名,大專11名,中專1名。納入標準:患者家屬自愿參與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患者均經手術治療,無手術禁忌證。研究經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同意。排除標準:依從性差、不配合治療、惡性腫瘤、精神系統疾病、嚴重肝腎系統疾病等。兩組患者及護理人員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對照組采用常規管理,觀察組應用創新思維管理,主要包括:①體制改革:建立手術室創新科研小組,護士長為組長。護士長同科室中臨床經驗豐富,工作年限長的護士共同制定創新思維科研學習計劃、組織實施、考核落實等,分析創新思維、手術室護理和循證護理特點,將三者巧妙融合,完善手術室管理制度,重新規范可能直接影響護理質量的護理制定。新體制實施前,組織科室護理人員進行培訓學習、考核,將獎懲制度融入考核中,提高護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②思維創新:為提高創新思維在手術室應用的效果,首先應轉變手術室護理人員的理念,摒棄傳統思維模式,通過學習使護理人員充分認識創新思維在提高科研水平和護理質量中的實際意義及重要性,切實將創新思維應用于日常工作和科研中。③循證護理:應用創新思維時一定要具備實證思維,尋找相關臨床資料及文獻,經總結、分析,結合護理人員自身情況和手術患者特點創新護理方法。循證護理的應用步驟:①提出問題:有針對性提出需創新解決的護理問題,以指導循證工作。②循證支持:應用文獻檢索、病例分析、數據庫查詢等方法,尋找同護理目標相關的理論依據,綜合分析總結理論成果。③循證觀察:根據循證結果,結合臨床實際,提出新的護理方案,整理并調整護理方案,在保證圍繞循證問題的同時又能滿足手術室護理工作需要。④循證應用:將新護理方案用于日常工作,實踐中不斷總結,調整護理方案。⑤實施方案:健全手術室構架,加強對各構架管理,實施科研工作分級指導、層層把關,提高積極性,適當給予獎勵,報銷版面費,緩解其經濟壓力,加強交流培訓,鼓勵護理人員分享學習經驗,加強護理科研投入,鼓勵手術室護理人員進行科研探索。1.3觀察指標。比較兩組醫療期刊發表學術報告數、院內廣泛應用的創新護理方法數差異。患者滿意度評價:患者出院時應用自制問卷調查患者滿意度,滿分100分,包括設備管理、消毒隔離、人員配合等,85分以上為滿意,60~85分為比較滿意,60分以下為不滿意。1.4統計學方法數據采用SPSS15.0軟件進行統計,(χ±s)表示計量資料,[例(%)]表示計數資料,計數與計量資料分別用χ2檢驗與t檢驗表示,P<0.05說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護理人員科研水平比較。觀察組學術報告數、創新方法數較對照組均明顯提高(P<0.05),見表1。2.2兩組患者滿意度比較。觀察組患者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3討論

我國目前護理科研工作發展緩慢,不能及時將研究成果用于臨床實踐,使得護理研究可信度低,缺乏對護理研究認知。由于護理工作較繁重,護理人員沒有更多的時間學習相關文獻[2]。護理人員因科研意識缺乏,導致發表研究成果沒有被臨床及時應用,護理科研成果難以推廣,多數護理人員認為護理科研和論文撰寫難度大。微創手術的不斷發展給手術配合提出了更高要求。綜合手術室能夠開展多種專科手術,對提高手術室護理質量提出了挑戰,同時也給手術室的護理科研提供了良好平臺[3]。在傳統護理模式中引入循證護理,可有效提高護理質量。循證護理是隨著循證醫學發展而來的護理方法,遵循科學依據展開護理方案,結合護理人員的臨床經驗,個人技能及患者實際情況,制定個性化護理方案。努力提高配合手術能力,提高創新及科研意識,引入循證護理,提高護理人員的積極性,促進手術室整體護理質量的提高。在政策上向護理人員傾斜,為手術室的護理科研創造良好條件。建立激勵機制,促進護理人員的科研創新能力;建立科研專項基金,激發護理人員的科研熱情,鼓勵科研和新項目申請,對獲獎者給予精神和物質獎勵。護理人員通過提高自我認識,改變落后觀念。護理人員應樹立創新意識,主動學習新知識,提高科研能力,獲得科研靈感。先進的醫院文化可培養良好學術氛圍,形成重創新和重學術的理念,將制度內化為思想,形成強大精神力量。循證護理為護理發展趨勢,循證護理將科研成果與臨床實踐相結合,改變傳統護理方式的不足,提高手術護理的科學性和有效性[4],在循證護理應用過程中護理質量和患者滿意度均明顯提高。護理科研方法多樣,應結合醫院手術室的實際情況,定量研究與定性研究相結合,選擇正確的統計學方法,使科研設計更加嚴謹,結果令人信服。綜上所述,手術室科研護理中強化創新思維,可提高護理人員的科研水平和臨床護理水平,提高患者的滿意度。

參考文獻

[1]凌玉潔.創新性設置護理科研亞專業在手術室護理人員中的應用[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2(9):142-146.

[2]黃登會,楊曉瑩.PBL-CAI-LBL整合教學方法在手術室專科護士培訓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6,22(18):32-33.

[3]劉寧.探析細節護理在手術室護理工作中應用的具體措施和臨床效果[J].中國醫學創新,2016,13(29):101-104.

[4]陳淼,古海榮,管映君,等.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在手術室護理教學中的應用[J].護理學雜志,2017,32(8):10-13.

作者:陳麗麗 潘昌玲 徐偉丹 楊莉 單位:麗水市中心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