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小兒重癥肺炎臨床護理效果分析
時間:2022-06-29 11:02:26
導語:ICU小兒重癥肺炎臨床護理效果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肺炎為嬰幼兒發病率較高的一種呼吸系統疾病,發病后及時診治可痊愈,延誤治療或治療不當可進展為重癥肺炎[1]。一旦發展至重癥肺炎,可能會出現腦疝、呼吸衰竭等嚴重并發癥,病死風險明顯增加,需要入住icu接受治療[2]。伴隨著醫療技術和醫療水平的不斷提高,近年來各大醫院ICU收治的重癥肺炎患兒的病死率明顯降低[3]。但我院長期觀察發現,患兒在ICU接受治療期間仍存在發生多種護理不良事件的風險,可能對疾病預后產生影響,因此有必要探索ICU重癥肺炎患兒的有效護理模式。為明確臨床護理路徑模式在ICU重癥肺炎患兒臨床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我院開展本課題觀察,現進行以下報告。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納入我院兒科2018年1—12月收治的66例重癥肺炎患兒作為觀察對象。納入標準:(1)明確診斷為重癥肺炎;(2)在ICU接受治療。排除標準:(1)ICU治療時間不足3d;(2)疾病無治愈希望。采用抽簽法將觀察對象隨機分為兩組。試驗組中男17例,女16例,年齡2~9歲,平均年齡(4.96±1.13)歲。一般組中男18例,女15例,年齡2~8歲,平均年齡(4.91±1.09)歲。兩組患兒基線資料比較均衡性良好(P>0.05),具有比較意義。本觀察在獲取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后實施,患兒家屬均知情、同意。1.2方法。一般組實施ICU常規護理,包括環境護理、營養支持、用藥護理等。試驗組實施臨床護理路徑護理,以入院時間為坐標縱軸,以護理措施為坐標橫軸,制定臨床護理路徑表,按照臨床護理路徑表對患兒實施護理,根據病情需要適當調整護理路徑表中的護理內容。具體護理措施見表1。1.3觀察指標。比較兩組患兒的護理不良事件發生情況、ICU治療時間、住院費用及其家屬的護理滿意度。患兒家屬護理滿意度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獲取,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由我院自制,共包括16個問題,總分100分,總分>90分、60~90分、<60分分別表示患兒家屬對護理工作滿意、較滿意、不滿意。兩組患兒家屬的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均有效回收,護理滿意度=(家屬總人數-不滿意家屬人數)÷家屬總人數×100.00%。1.4統計學方法。應用統計學軟件SPSS21.0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計數資料的描述形式分別為(x±s)、(%),組間資料差異分別行獨立樣本t、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兒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比較。試驗組患兒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較一般組患低(P<0.05),見表2。2.2兩組患兒。ICU治療時間、住院費用比較試驗組ICU治療時間較一般組短(P<0.05),住院費用較一般組少(P<0.05),見表3。
3討論
重癥肺炎患兒病情進展風險較大、預后較差,疾病治療期間對臨床護理的需求更加迫切[4]。為改善ICU重癥肺炎患兒的護理效果,近年來我院在不斷探索。臨床護理路徑既是一種護理模式,也是一種標準化的護理流程,現階段已被應用于多種重癥疾病的臨床護理,實踐證實應用效果良好,但尚無較多該種護理模式在ICU重癥肺炎患兒臨床護理中的應用報道[5-6]。本文將ICU常規護理模式作為對照,評價臨床護理路徑模式在ICU重癥肺炎患兒臨床護理中的應用效果,結果顯示試驗組患兒的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明顯低于一般組患兒,ICU治療時間較一般組患兒短,住院費用較一般組患兒少,其家屬的護理滿意度較一般組患兒高。表明臨床護理路徑的應用能夠有效降低患兒發生護理不良事件的風險,有利于縮短患兒病程,減輕患兒家屬經濟負擔。原因可能為:臨床護理路徑模式是基于現代護理理念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護理模式,該種護理模式下的護理措施根據患兒護理診斷治療,帶有治療性質,自患兒從進入ICU接受治療至患兒轉出ICU期間,能夠為患兒提供高質量、個體化的護理服務,有效避免常規護理服務的盲目性,保障護理措施的有效性[7-8]。
因此,試驗組患兒的護理效果優于一般組患兒。綜上所述,臨床護理路徑模式在ICU重癥肺炎患兒臨床護理中的應用,能夠有效提高科室整體護理服務質量,保障患兒的護理安全,不僅利于患兒疾病早日康復,還有利于減輕患兒家庭經濟負擔,是一種具有推廣應用價值的護理模式。
參考文獻
[1]王慧芳.精細化護理對重癥肺炎患者APACHEⅡ評分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J].中國地方病防治雜志,2018,33(6):703.
[2]李聞芳,鐘燕,黎雪梅.臨床護理路徑在小兒支氣管肺炎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7,38(14):1727-1728.
[3]臧巍.基于目標性監測的持續性護理干預對降低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發生率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8,24(17):80-82.
[4]傅金華,王桂麗,王靜,等.綜合性干預策略在預防ICU機械通氣患者呼吸機相關感染性肺炎的應用及對患者血清PCT和白細胞計數的影響[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8,28(21):3234-3237.
[5]賴文華,吳鳥青,趙賢.ICU護理風險管理在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ARDS)機械通氣患者中的應用研究[J].吉林醫學,2018,39(11):2184-2186.
[6]賴彩輝.綜合護理干預預防重癥監護室機械通氣相關性肺炎的應用價值[J].內蒙古醫學雜志,2018,50(11):1378-1379.
[7]梁繼仁,劉銀梅,楊惠英,等.集束化干預措施對綜合ICU耐碳青霉烯類肺炎克雷伯菌致呼吸機相關性肺炎防控效果評價[J].中國消毒學雜志,2019,36(1):38-40.
[8]解晉琴,田軍霞,司愛軍.臨床護理路徑在小兒肺炎護理中的臨床實施效果觀察[J].吉林醫學,2015,36(13):2859-2860.
作者:胡佳佳 單位:鄭州大學附屬洛陽中心醫院兒科
- 上一篇:腦出血患者循證護理效果評價
- 下一篇:中風偏癱患者中醫綜合護理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