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學教學生活化體驗策略分析
時間:2022-05-13 03:56:50
導語:初中化學教學生活化體驗策略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新課改不斷推進和深入的大背景下,現代教育領域對初中化學提出了更全面的要求,強調教師在開展化學教學工作時,要切實聯系學生實際生活,落實學生的生活化體驗。生活化教學不僅能夠使學生在熟悉的生活現象中吸納知識、深化知識,同時也能夠使學生在最大限度上調動學習熱情。因此,初中化學教師就要始終基于學生學習需求視角,充分發揮生活化教學的引導價值,為初中學生學習更高階層的化學知識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初中;化學教學;生活化教學;策略
在學生的實際生活中存在著極其多元的化學現象和知識,因此初中化學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就要充分認知到聯系學生生活實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運用科學、有效、合理的教學手段,落實生活化的教學模式,將化學的理論知識與學生的生活實際問題有機結合,從而提高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和化學核心素養。初中化學生活化體驗不但能夠使學生的知識框架更靈活、更完善,同時也能更高效地推動學生正向發展。
1初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的意義分析
初中化學課程的主要教學目標是教師通過傳授相關化學知識,讓學生了解生活中的化學現象,并以此強化學生觀察生活和解決實際生活問題的能力。在實際生活中有諸多常見的化學現象,對人們的生活、發展都產生著影響,例如“防止食物變質需要使用的添加劑”“處理衣物上沾染的不同液體”“治理環境污染的化學措施”等。只有對生活中的化學知識有充分的、全面的認知和了解,才能夠將其中的化學原理轉化為實際操作,進而解決生活中所出現的問題[1]。將生活中的化學現象或其中所蘊含的化學知識引入初中化學課堂中,能夠使學生真正與“生活化化學”建立起溝通橋梁,從而將枯燥、單一的化學知識以生動形象的化學現象展示出來,使學生能夠在輕松、愉悅、富有生命力的課堂氛圍中吸納盡可能多的有效知識,最終實現“教師教學效率高、學生學習質量佳”的目的。
2初中化學教學生活化的體驗策略
2.1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探索欲望。興趣是帶領學生探索未知領域最好的老師,因此,初中化學教師就要為學生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時間中突破時空限制,在多姿多彩的生活化情境中不斷挖掘化學知識。這不但能夠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同時也能夠使學生更好地理解生活中的化學現象,從而獲得豐富的生活化體驗,提高學習效率[2]。比如,教師在教學人教版《燃燒和滅火》相關內容時,就可應用“情境教學法”。在課前,教師可先將近期發生的火災新聞進行整理和剪輯,制作成PPT教案帶往課堂中,例如“媽媽炒菜油鍋著火”“居民樓發生火災”“森林發生大火”等。在學生觀看完視頻或圖片后,教師要引導學生對其中信息進行歸納,并以小組為單位討論以上3段視頻中的異同點以及應使用的滅火措施。在學生討論過程中,教師可反復播放視頻中的音樂,讓學生始終處于生動的學習情境中。在學生討論時,教師要仔細聆聽并認真分析,但對學生實際采用的討論方法和探究內容不進行過分干涉,同時教師要將其中的偏差部分和遺漏部分進行整理,規整出班級統一性問題。在學生討論完成后,教師要引導學生根據不同視頻闡述結論,在某一小組成員展示時,其余小組成員可根據同一觀點進行拓展和延伸,讓表述內容更加完整、豐富和飽滿。接著,教師要以學生的討論結論為線索,并綜合班級統一性問題對該堂課程進行深入剖析,從而讓學生了解滅火的3種基本原理:“將溫度降低至著火點以下”“隔離氧氣”“移開可燃物”。最后,教師在為學生播放3段不同的著火視頻,同時,邀請學生還原相關情境,并采取正確的滅火措施進行滅火。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學生能夠切實將生活中的化學知識與自身建立起聯系,并樹立起端正的學習價值觀,同時學生能夠從生活化的化學現象中獲取有效的實際操作,真正實現“教學”價值。2.2融入生活化的教學素材,豐富課堂教學活動。課堂教學活動是促進課堂目標實現的重要載體,而進入初中階段的學生具有一定的自主意識和競爭意識,因此,初中化學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就要充分運用這一優勢,將生活化的教學素材充分融入課堂活動中,讓學生更自主、更積極地投身到化學知識的學習中,從而使化學課堂更高效、更科學[3]。比如,教師在教學人教版《愛護水資源》的相關內容時,就可應用“活動教學法”。在課前,教師可先將與該課堂相關的主題到班級學習群中,并引導學生將自己熟知的新鮮資訊進行收集,同時也可將與自己整理內容相關的圖像或影像資料剪輯,作為輔助展示手段帶往課堂中。在課上,教師可以此開展“愛護水資源知識競賽活動”,教師先引導一名同學將自己帶來的新鮮資訊分享給班級中的其他同學,在此過程中,其余同學可根據展示內容提出疑問,展示同學運用圖像或影像資料進行輔助分析。在該同學展示完成后,教師再引導第二名同學以同樣的方式進行分享,兩名同學分享完成后,其余同學根據講述效果以及新鮮資訊的有效程度選取一名同學保留參賽資格,并接受第三名同學的挑戰,以此類推。最終,在班級中站到最后的同學則作為該次“競賽活動”的“大擂主”,在下次主題活動開啟后,其余同學可再次發起挑戰。課后,教師可將該堂課程活動中的重要部分和精彩部分進行整理和完善,并以短視頻的方式到班級學習群中,讓學生根據自身的短板進行二次學習。通過這樣的教學活動,學生能夠迅速形成發展共同體,并能夠在良性競爭中將對方優勢轉化為符合自己成長的長處。同時,在教師的引導和幫助下,學生也能夠不斷革新自身的知識儲備,從而獲得更好的生活化體驗、獲取更豐富的化學知識。2.3設計生活化的化學作業,強化課堂教學效果學。習是一個不斷循環往復的過程,只有溫故才能知新,因此,教師就要在課后為學生設計生活化的化學作業,讓學生能夠在有趣、多元的化學作業中鞏固課上的學習效果。這不但能夠使學生始終保有對化學知識探索的濃厚興趣,同時也能夠真正將“鞏固”的作用充分體現出來[4]。比如,教師在教學人教版《食品中的有機營養素》相關內容時,教師就可應用“課后練習引導法”。教師可先引導學生復習該堂課程中的核心內容,鞏固相關知識點。接著,教師要引導學生根據自己家人的情況,運用該堂課程中的相關知識為每一位家人制定一份合理的膳食計劃,并根據課堂中的知識說明制定的原因。在學生反饋時,教師要仔細分析該份膳食計劃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并結合課本中的相關知識提出真誠的建議和幫助。此外,針對學習能力相對較強的學生而言,教師要注重學生的全面性和綜合性,教師要引導該層次學生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不斷拓展自身的知識面,挖掘更具有難度和挑戰性的知識,從而往更深遠的方向發展。而針對學習能力相對較弱的學生,教師就要引導該層次的學生注重基礎性知識,同時,給予該層次學生更多的關心和幫助,使學生牢牢掌握基礎類知識并靈活應用。通過這樣的教學模式,學生能夠真正感知到化學學習的魅力,從而形成學習自信,并能夠在教師的幫助下迅速發現自身短板并采取相應措施調整,真正實現班級整體性提高的目的。
3結語
初中化學知識與學生日常生活有著極為密切的聯系,因此,初中化學教師在開展化學教學活動時,就要始終秉承“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通過生活化的教學模式積極引導學生挖掘實際生活中的化學理論知識,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從而使學生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應用,真正培養出學生自主探究化學知識的良好意識。
參考文獻
[1]向華強.初中化學如何實現生活化教學[J].小作家選刊,2017(7):67.
[2]王延莉.初中化學教學的生活化策略研究[J].教育,2017(2):23.
[3]孟憲靖.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生活化的探索[J].中國校外教育,2016,12(15):127-128.
[4]劉燕霞.新課改背景下優化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的策略[J].學周刊,2016,22(3):152-153.
作者:孫曉東 單位:臨洮縣辛店初級中學
- 上一篇:初中化學育人功能與觀念研究
- 下一篇:分析化學教學問題及對策
精品范文
6初中班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