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化學實驗對初中化學的應用
時間:2022-08-03 03:39:28
導語:趣味化學實驗對初中化學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化學是一門與實際生活密切相關的學科。它來源于日常的生活中,也反哺于生活。按理說有趣的化學現象應該很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但由于一些原因,很多教師在教學時都更傾向于化學公式等理論知識的講授,且就算是在進行化學實驗時,也以講授為主,學生自己操作的機會較少,導致學生的興趣缺失,不愿意主動去發現生活中的化學現象。本文主要探討如何用趣味性實驗提高教學質量及趣味性實驗具體的實施策略。
關鍵詞:農村中學;化學實驗;趣味性實驗
一、農村中學化學教學的局限性
農村中學相對地理位置較偏僻,教師資源、教學器械資源都十分有限,在教學過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教學過程以教師講授為重點
學生獨立探索和討論交流的機會較欠缺。在新課標教學模式的要求下,雖然教學課堂氛圍相比之前有了明顯的改善,但很多教學問題都是由老師來提出,學生只需要到課本上尋找答案,完成自己的任務即可,很少有自己提問題的機會,學生自己的思維和見解就難以得到表達和闡述。同時,很多老師是以鞏固剛學的知識點為目的,設計的問題也就圍繞著新知識來提出,那么在知識的發散與延伸上就做得不夠好。學生的思維、眼界也就被限制在課本之內,這對學生興趣的培養是蒼白的。
(二)在農村中學化學實驗教學設備的匱乏
很多化學實驗都只能由老師在黑板上演示或者由老師進行操作學生觀看的方式進行,學生沒有實踐動手操作的機會,只能靠想象來完成實驗,這樣導致學生對化學實過程的認知是空洞的,更別說讓學生對化學實驗提起興趣,自主地完成實驗設計和實驗操作了[1]。
(三)教學目的單一且過于注重成績
由于農村特殊的教學環境,很多教師側重于教授理論知識,以便應付考試。在教學過程中,過于注重學生的成績,而忽視了教學的主要目標是讓學生對化學這門學科產生興趣,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和能力。因此,在當前的教學模式下,對學生的思維能力訓練及基礎操作能力的培養是沒有達到教學標準的。
二、利用趣味性實驗應對化學教學的策略
(一)轉變教學理念,以趣味性實驗提高課堂氛圍
在往常的教學過程中,老師都更傾向關注學生實際操作的規范性,在指導過程中可能要求嚴格,這樣會把課堂氛圍營造得過于嚴肅,讓學生感到緊張,甚至局促不安,不利于學生的自主發揮。另外,學生除了常規上課時間外基本沒有接觸化學實驗的機會,導致學生對化學實驗的興趣度不高,不愿意在課余時間了解學習相關的化學知識,以致于學生對化學的認知僅僅停留在課本知識上,很難有較大的延伸。這對于提高化學這門學科的教學質量是沒有作用的。那么,針對這種基本現象,教師們該怎么辦呢?首先,應該從教師方面做工作。教師應該明白初中化學教學主要是以培養學生的興趣為主,而不應該過分的注重成績[2]。另外,對于化學實驗,如果不能做出實驗結果,那么這個實驗的整個過程都是煎熬的,這對于學生的興趣培養是極其重大的打擊。因此,教師在面對學生操作不規范的時候,要表現出相當的耐心,主動指出其操作的不足之處,并積極引導其改正,讓其體會實驗的真正樂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要學會利用現成的資源,積極引導學生主動探索化學實驗的原理與實驗過程,以及用發散性的思維思考問題、提出問題,把自己的想法真實地展現在老師及同學面前。當然,在這過程中,教師的角色就是教練或者說是引路人,一步一步地引導學生走進化學,探尋化學的魅力。例如,在教授《溶液的導電性實驗》這一課時,老師可以先進行水果發電實驗(用兩個檸檬、銅塊、鋅塊若干、導線若干、以及一個小燈泡):將兩個檸檬分別對半切成四塊,在每塊檸檬中分別插入銅塊、鋅塊各一,然后將各個檸檬塊之間用導線串聯起來,最后再將小燈泡連接起來。這時把燈關閉,學生就會驚奇的發現小燈泡亮了。這樣一來,學生的注意力就被小燈泡吸引了,同時對實驗原理也就產生了滿滿的探索欲望。教師這時候適當地提問:為什么會這樣?用其他的水果會怎樣呢?如用蘋果可以嗎?這與溶液的導電性有什么聯系呢?引出本節課學習的重點---溶液的導電性與溶液的離子濃度等有關內容。這樣就能大大地提高課堂效率,學生也能更好地掌握化學知識。
(二)創造實際操作的機會,發展學生的實踐能力
初中學生的學業任務比較繁重,時間安排十分緊湊,很少有較完整的空閑時間。同時,很多農村中學的教學器械、師資力量等各方面條件都比較欠缺,這就導致許多學生在學習化學知識的過程中,只知道死記硬背化學公式和具體的理論知識。這樣學生在課堂上就難以集中注意力,老師教學的東西沒有多少能被學生吸收。針對這個問題,老師要積極與學校溝通交流,通力合作,積極完善基礎的教學設施,解決教學條件不足的問題,給學生創造實際操作的機會,發展學生的實踐能力[3]。同時,老師還需要與學校反映教學任務冗長的現狀,解決學生課后作業繁重、沒有空余時間的問題,給學生爭取到一個能夠自由安排的時間。老師也可以向學校建言獻策,吸引相關的部門在學校開展趣味小實驗活動,積極動員學生參與,豐富學生的知識面,同時也能夠讓學生養成發現化學現象的習慣。例如,老師可以開展課外興趣實驗班,帶著有興趣的同學完成許多實驗課的課前準備。如在進行實驗《探究金屬的活動性強弱》之前,可以叫上幾個同學一起準備上課所需的金屬鋅粒、鎂條、鐵片、銅片、稀鹽酸、硫酸銅溶液等。在這個過程中,可以趁機給學生普及一些相關的化學實驗知識:化學實驗中應該遵循的原則(實驗室里的化學試劑大多易燃易爆,或者有毒性、腐蝕性或刺激性。因此,在做實驗時,不能用手接觸試劑,不要把鼻孔湊到容器口去聞試劑的氣味,更不能冒險嘗試劑的味道;實驗室嚴禁進食、飲水和濫用火種,絕對禁止將實驗器皿當作餐具使用等等)、實驗過程中遇到突發情況應該如何應對、實驗中失火應該如何滅火等等。同時也可以給學生們進行鐵與硫酸銅的置換實驗,讓學生知道化學實驗之間的聯系性,把化學當成一門日常學科,加強對化學的關注和思考。
三、結合日常生活,開展校外趣味實驗
(一)觀察生活中的化學現象,啟示學生思考
化學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日常生活中所穿的衣服,很多都是滌綸的,并且還能通過化學的方式鑒別衣服是否是真皮的、是不是純棉的等等;日常所吃的調味品食鹽、味精等的制備也與化學技術相關聯。同時,醫學上的許多藥品、器具的制造都和化學是分不開的。同樣,教師們在教學時也可以嘗試設計出一些貼近日常生活的化學趣味實驗,以此來引發學生的思考。例如,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洗過的白鞋子在太陽光直射下會變黃、穿著白鞋子在操場踢足球后,鞋子沾到草汁變綠該如何去除等等問題。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就可以引領學生一起分析這些現象,探究原因,同時引導學生思考什么試劑可以除去這些污漬,使學生對化學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有充分的認識。學生對學習化學知識的樂趣有了較為完整地了解后,自然而然地就會自己去發現生活中的化學現象,再更進一步地去探究其中蘊含的化學知識與原理。由此可見,將趣味性實驗與學生的日常生活聯系在一起,能夠極大地激發出學生的學習熱情,增強其對化學實驗的興趣度。
(二)利用“互聯網+”模式,開展新型趣味性實驗
當今世界互聯網迅猛發展,已經形成了“互聯網+”的模式,很多產業都與互聯網掛鉤,化學教學也可以利用互聯網產生新的模式?;ヂ摼W具有傳遞信息迅速、快捷、流暢的特點,因此互聯網在改善課堂氛圍方面能起到積極作用,老師可以利用互聯網在課堂上搜索一些相關的視頻進行播放,為學生普及更多的相關知識,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減少他們在親自操作過程中的錯誤。例如,在講授污水處理實驗時,可以搜索污水處理廠處理過程的視頻給學生觀看,讓學生可以身臨其境地感受凈水過程,同時可以適當地跟著視頻介紹處理污水的原理及各種實驗器材,讓學生可以更加準確地辨別實驗過程中的小細節,提高實驗的成功率。另外,互聯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彌補教學條件不足的狀況,學生通過觀看網絡上的教學視頻可以更為直觀地認識實驗原理,了解實驗過程,把空洞的知識變的真實,建立起一個相對完整的知識體系。同時,學??梢岳没ヂ摼W與其它學校開展聯合教學活動,通過遠程連線等方式,實現資源共享化,提高資源的利用率。當然,學校還可以利用互聯網與師范高校展開聯系,讓即將畢業的大學生與學校進行對接,開展網上教學模式或者微課教學模式,讓學生可以領略到當今化學領域較為前沿的東西,更清楚地認識現代生活對化學的依賴,明白化學的重要性。
四、結語
趣味性化學實驗的教學模式符合當前新課標下初中教學的要求。趣味性化學實驗的推出,已經抓住了初中學生在這個年紀應該有的學習特點,在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提高教學質量方面有著巨大的作用。同時,這也要求老師轉變教學理念,努力改變教學方式,積極了解學生的想法和建議,集思廣益,共同創造一個和諧、輕松的課堂環境。
參考文獻:
[1]陳占波.趣味化學實驗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20(83):117-118.
[2]肖文廣.趣味化學實驗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數理化解題研究,2020(26):86-87.
[3]高原.在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應用趣味實驗開展教學活動的方法[J].數理化解題研究,2020(26):91-92.
作者:嚴俊 單位:揚州市湯汪中學
- 上一篇:融合數字電視傳輸系統探討
- 下一篇:短視頻時代新聞傳播行業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