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教學在無機及分析化學課程的應用
時間:2022-11-19 10:10:09
導語:網絡教學在無機及分析化學課程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無機及分析化學教學結合網絡平臺,突破傳統教學,提高教學效率。無機網絡教學平臺的應用,為學生解決疑慮提供了便利,為無機教學開創新天地。
目前,國內高校越來越推行網絡課程平臺與傳統課堂教學的"混合式學習"模式。混合式學習,即在形式上混合在線學習和面對面學習,同時包含不同教學理論的教學模式混合,不同學習環境混合,不同教學媒體混合[1]。《無機及分析化學》是一門普通高等職業院校的相近化學類專業的重要基礎課程,它主要包含化學反應的基本原理、物質結構基礎理論、溶液化學平衡、滴定分析、常用儀器分析、重要的生命元素等[2]。無機的傳統教學雖能掌握常規理論知識,但同時存在內容單一,課本更新遲緩,課堂缺乏趣味等不足。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無機及分析化學》的網絡教學應用,突破了傳統教學,促進無機教學現代化。
1無機及分析化學網絡教學的意義
1.1改進教學手段,加強知識理解,激發學習興趣。傳統教學的教學手段為“黑板+粉筆”,而無機化學研究的是微觀世界的原子、分子等無法具體呈現的物質,傳統的教學手段難以使學生理解[3]。而網絡教學,應用先進的計算機網絡技術,可通過計算機模擬出微觀粒子,并使其具體展現,學生能夠直觀了解微觀粒子的結構。化學的大多的概念與過程較為抽象,教學講解難免會枯燥乏味,采取多媒體演示可使課堂生動,3D動畫技術可將無機反應的整個過程進行模擬,整個教學過程變得趣味,學生的學習興趣易被激發,提高教學效率[4]。1.2培養自主精神,拓寬知識層面,促進信息交流。傳統教學的教學時間較短,而《無機及分析化學》的教學內容較為繁多,很多知識點不能充分講解。相較于此,網絡教學中,網絡富含各類信息資源[5],學生可根據自身學習需求訪問尋找相關自身課題的知識庫與資源庫,不僅在掌握本課題理論知識同時,加深了對該知識點的理解,擴充了自身知識層面,還加強了其自主學習能力。網絡教學還利于師生信息交互,學生可將疑慮或自身的想法通過網絡平臺與任課老師討論交流,跨越時間空間限制,便可得到任課老師的幫助。1.3尊重個性差異,實現因材施教,提高教學效率。傳統課堂教學模式中,任課老師在課堂上會對部分學生進行提問抽查,但這種形式難以確保在座學生是否均掌握。由于學生間對課堂內容的理解、吸收存在差異,任課老師不得不放慢教學進程,確保多數學生已掌握。而事實上,對于部分學生來說產生了教學浪費。而網絡教學使個別化教學成為可能。學生在網絡上能夠以自身習慣進行學習。存在疑慮之處可隨時向任課老師反饋,任課老師針對其個人問題進行解答[6]。這種“對癥下藥”的方式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1.4快速整合教學內容,實時反饋作業成績,完善評價體系。傳統教學以課本為傳授媒介,課本的更新較為緩慢,而化學的研究與時俱進,這就形成了知識的脫節。網絡教學,對知識信息資源的整合能力強[7],可根據教學需求,利用先進的計算機技術,呈現最新的教學知識。同時,網絡教學采取計算機閱卷,學生答題完成之后,即可查閱自己的成績與正確答案。減少了任課老師批閱與分發作業本的時間。網絡教學中,一般分為課程作業、考試測試、視頻學習等幾大板塊,按一定成績比分配,進行多元評價,完善了學習評價體系。
2無機及分析化學網絡教學系統的構建
2.1網絡學習系統。網絡教學學習系統含蓋教學視頻模塊,討論交流模塊,測試模塊等。教學視頻模塊再現課堂教學情形,學生可根據自身學習情況調節學習進度。討論交流模塊為師生提供交流平臺,輕松實現師生一對一交流,或學生之間的多方討論。測試模塊可測評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與運用,一方面可加強學生的知識點掌握,另一方面能幫助任課老師獲取學生的學習狀況,從而調整教學方案。2.2教學資源管理系統。網絡教學跨地域集合各方優秀教學資源,建立一個龐大的統一教學資源庫。教學資源管理系統采集無機及分析化學需要的教學素材,進行科學地系統地分類管理,并標記屬性,便于儲存與檢索。
3結語
與傳統教學相比,網絡教學具有實效性、兼容性、個別化、交互性等優勢[8],實現無機化學的網絡教學,是目前高等教育的發展趨勢。作為高校的任課老師,應提高思想認知,重視網絡教學的應用,大力推進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培育更多創新性人才。
參考文獻
[1]馬奕春,黃麗紅,林芳.無機及分析化學“混合式學習”模式的研究與實踐[J].化工高等教育,2015,32(1):65-67.
[2]丁春霞,李輝勇,彭大云,等.農業院校無機及分析化學網絡課程的構建與應用[J].廣州化工,2017,45(3):147-148.
[3]仇曉陽.創建無機化學網絡教學的價值意義[J].韶關學院學報,2009,30(12):127-129.
[4]馬彩梅,李金娥,王麗.基于網絡教學平臺下的無機及分析化學課程教學改革[J].廣州化工,2018(3):181-182.
[5]張俊豪.《無機與分析化學》網絡教學平臺的開發及應用[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3,12(7):168-169.
[6]宋永欣,海華,李光浩,等.民族院校無機與分析化學網絡課程的設計與建設[J].大連民族大學學報,2011,13(1):82-84.
[7]馬彩梅,王麗,李金娥.淺談高職院校無機及分析化學網絡教學平臺搭建[J].化學工程與裝備,2018(1):317-318.
[8]郭亞杰,王廣健,張振新,等.無機化學精品課程網絡教學功能、結構設計與教學模式的探索[J].淮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27(3):77-81.
作者:王玉新 毛曉妍 單位:臺州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運用網絡平臺優化幼兒科學教學活動
- 下一篇:微課在分析化學實驗教學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