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條件下高中化學實驗教學探析

時間:2022-11-01 10:11:24

導語:信息化條件下高中化學實驗教學探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信息化條件下高中化學實驗教學探析

摘要:與其他課程相比,高中化學實驗課程的專業性和實操性比較強,所以教師應以更加科學的教學模式體現化學教學特點,從而進一步提升高中生的動手能力。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將現代信息技術融入教學課堂之中,已成為推動教學水平不斷提升的重要途徑。這不但完善了教學過程,還優化了教學方法。

關鍵詞:信息化;高中化學;實驗

教學信息化條件下高中化學實驗教學模式改革要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觀念,并改變教師的教學方法,從而創造出更加科學的教學模式,實現教學觀念、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的有機結合,共同提升高中化學教學水平。在此過程中,信息化手段要始終作為教學工具,不斷完善教學過程,不斷優化教學方法。

一、從學生角度分析信息化條件下的教學模式改革

(一)知識、技能和職業素養三方面協同互進

學生的知識、技能和職業素養是其進入社會,走向工作崗位的三大基石,是學生更好地融入社會、適應工作的重要前提和基礎。目前,高中化學實驗課教學需要將知識、技能和職業素養教育緊密結合,以信息化手段分析學生的知識、技能和職業素養水平,從而做到三方協同,為教學模式改革提供基礎依據。

(二)按單元完成實驗任務,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

化學實驗課教學內容也分若干單元,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將若干單元的內容安排成一項實驗任務,按照社會對現代化學實驗員的要求進行,從而讓學生擺脫“空中樓閣”式的教學方式,提高自己的動手實踐能力。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信息化手段分析學生的學習情況和任務的難易程度,并結合分層合作的方式進行化學實驗。

(三)信息化手段應用于學生的學習“三部曲”

1.課前自學環節:在課前自學環節,教師可以利用微信公眾平臺的方式預習內容和相關的數據收集、實驗和分析任務,讓學生在課前就能了解本堂課的大體內容,相關數據的收集、實驗和分析工作也可在課外時間完成,最大程度地節約課堂教學時間。

2.課堂學做環節:課堂學做環節包括“學”和“做”兩部分,教師先交給學生實驗儀器的使用方法、教學內容的重難點等等,然后讓學生進行自我探究或是小組探究。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投影儀、電腦、交互式白板等為學生展示、拆解、分析整個化學實驗過程。

3.課后提升環節:課后提升環節的重點在于讓學生將實驗過程的結果與原始數據進行比對和分析,從而得出最正確的結果,以此來提升學生的知識總結和分析能力。鑒于教育對象是高中生,所以教師可以教給學生如何應用EXCEL表格分析、對比數據,而其他相對專業的數據分析軟件可以暫時不用介紹。

二、信息化條件下化學實驗課程教學模式改革

(一)信息化教學模式與傳統教學模式相互補充

無論是信息化教學模式還是傳統教學模式,都有自己的優缺點,因此在信息化條件下改革教學模式,并不意味著要將傳統教學模式全盤否定,而是要將信息化教學模式與傳統教學模式相結合,利用各自的優勢發揮課堂教學的最大效應,只有做到取長補短,互相學習和融合,教學模式的改革之路才會少走彎路。

(二)信息化下教學模式的改革

1.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遵循以學生為課堂中心的教學理念,因此要發揮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引導作用,教師就必須承認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給學生更多自我學習和自我提升的機會。首先,教師要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始終堅持“以學生為課堂中心”,保證學生的主體地位不動搖。其次,教師作為課堂的“啟發者”和“引導者”,應幫助學生解決重難點。而基于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特點,其信息化改革過程應以學生為主,即注重學生的學習體驗和學習感受,在教學過程中力求以多樣化的信息化手段幫助學生快速、準確的理解課堂知識,對于實驗數據的獲取、分析、驗證過程也要多利用信息化手段進行展示。

2.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所謂小組合作教學,即按照學生的學習水平和學習能力,將全班學生分成若干個學習小組,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學習。化學實驗課程內容比較難,因此利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不失為提升教學效率的好方法,信息化教學改革中,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也體現出較好的兼容性,學生利用電腦或小型多媒體工具學習整個化學實驗過程,學習效率大大提升。

3.微課授課模式。微課的教學優勢可總結為科學性、高效性、簡潔性和適應性。科學性是指微課使教學過程變得更加合理、順暢;高效性是指微課使課堂教學效率變得更高;簡潔性是指微課教學過程舍棄了一些無關環節,避免拖沓;適應性是指微課教學過程形式多樣,可以隨著教學內容的變化而不斷變化。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研究微課授課模式是教學模式改革的重要內容,也是未來教學改革的重要方向。

三、信息化條件下化學實驗課程教學改革的效果與思考

隨著高中化學實驗課信息化教學改革進程的逐步推進,其取得的教學成果也越來越多。教師利用現代化的實驗儀器和多種多媒體教學設備,極大地提升了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具體如下:

(1)課堂信息更加直觀、全面,使學生在學習時能更好地記憶、理解并掌握抽象的課堂知識。

(2)信息展示方式更加智能、美觀,告別了“粉筆+黑板”的笨拙信息展示方式。

(3)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更加多元、科學,更好地將教學過程與教學結果相結合,讓學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綜上所述,高中化學實驗課程教學模式改革需要從學生和教師兩個層面進行分析,并結合當下信息化教學技術和傳統教學手段的優勢,全方面進行教學模式的信息化改革與建設。通過如上探究,希望能為高中教師提供教學模式改革的思路和方法,更多更好的策略還需要不斷發展和完善。

參考文獻:

[1]王獻群.新課標下高中化學實驗課程網絡化教學模式的建構與探討[J].試題與研究(新課程論壇),2013(25).

[2]劉洋.新課改背景下的高中化學實驗探究式教學策略研究[J].新課程(下旬),2017(18).

作者:閆正江 單位:甘肅省酒泉市金塔縣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