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化工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分析

時間:2022-09-02 08:39:37

導語:能源化工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能源化工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分析

摘要:如何構建符合區域經濟發展的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培養符合區域工業發展需求的高質量人才,已成為地方高校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針對上述問題,分析了新疆能源化工產業過控專業人才的需求情況,結合新疆理工學院過控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現狀,從人才培養方案、課程體系改革、創新實踐教學、強化課程思政、增建實驗實訓平臺和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進行了研究和探討。

關鍵詞:人才培養;能源化工;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

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中指出“十四五”時期,要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高度出發,全面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聚焦國家戰略需要,立足服務國家區域發展戰略,優化同新發展格局相適應的教育結構、學科專業結構、人才培養結構。“新時代高教40條”中第5條基本原則指出高校人才培養要堅持服務需求,成效導向原則,主動對接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優化專業結構,完善課程體系、更新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1]。《教育部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的意見》(國家教育部教高〔2019〕6號)中第3、5、12條指出高校人才培養要立足經濟社會發展,進一步強化實踐育人,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根據當地區域經濟需求,設定人才培養目標,優化課程比例結構,加強課程體系整體設計,推進人才培養模式綜合改革,形成特色化人才培養方案[2]。因此,如何構建符合區域經濟發展的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培養符合區域工業發展需求的高質量人才,已成為地方高校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新疆地處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煤、油、氣資源豐富。能源化工產業基礎相對較好,但發展緩慢,整體產業鏈較短,還處于基礎產品加工的初級階段。為積極響應國家能源戰略,加快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效益優勢的轉化,提升新疆能源化工產業整體的發展質量,在“十四五”期間,新疆將大力發揮區位和資源優勢,發展能源化工產業[3]。能源化工產業的發展以工藝過程為先導,以先進的裝備和控制技術為保障,所以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以下簡稱“過控”)是能源化工產業發展的基石。構建適應新疆能源化工產業需求的過控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培養滿足區域經濟發展的高質量專業人才,對新疆能源化工產業的發展和社會進步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1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現狀

過控專業由“化工設備與機械”專業更名而來,于1998年正式進入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該專業將“過程、裝備與控制”三個學科有機緊密結合在一起,實現“過—裝—控一體化”[4]。近年來,隨著國家創新驅動發展、“中國制造2025”“一帶一路”等實施,在教育部的積極推動下,以“工程實踐能力強、創新能力強、具備國際競爭力”的“新工科”人才培養模式應運而生。作為能源化工產業重要發展基石的過控專業,積極響應國家戰略布局,適應新的工業發展格局,培養引領未來技術和產業發展的人才,對過控專業的培養方案、培養模式進行改革和創新[5]。張辛喜等提出“新工科”背景下的過控專業改革,必須以社會需求為導向,緊密結合市場發展需要,圍繞工程教育新理念,提高學生的工程實踐和創新能力[6]。王明旭等針對如何構建高效的滿足現代工業需求的專業人才培養體系問題,結合OBE理念、工程教育認證通用標準和機械類專業認證標準,對過控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進行了修訂[4]。劉彩霞等以工程教育認證為契機,依據認證標準,以工程應用創新能力培養為主線,探索高素質應用型過控專業人才培養新模式[7]。張杰等針對高素質復合型工程技術人才培養目標,從專業知識體系、特色實踐教學、創新能力培養、師資隊伍建設和科學研究五方面具體論述了石油類高校過控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8]。但上述的人才培養模式仍然不能滿足新疆能源化工產業發展的人才需求。因此,為積極響應國家的能源戰略,以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為引領,以教育部關于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相關重要文件為指導,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高度出發,結合新疆地區的能源產業結構,培養出符合新疆能源化工產業需求、服務新疆經濟發展、“用得上、下得去、留得住”的應用型本科人才。探索過控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建立一種長效進化機制,調整人才培養計劃,不斷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必將對過控專業的人才培養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2新疆能源化工產業過控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過控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綜合改革著力“一流本科教育建設的總體目標,以新疆能源化工產業需求為導向,以本科教育為根本,構建過控專業“應用型、創新型、復合型”等多樣化人才培養體系。

2.1以新疆能源化工產業需求為導向持續改進人才培養方案

調研中石化塔河煉化、合盛硅業、胡楊化工等多家大型能源化工企事業單位,準確掌握能源化工企業過控專業人才質量和數量的需求情況,簽訂校企合作協議,聯合南疆地區能源化工企事業單位組建過控專業建設委員會,建立產學研相結合的辦學機制。以能源化工產業需求為導向制定過控專業人才培養目標,修訂人才培養方案和專業課程教學大綱,增強過控專業的化工課程板塊,增加焊接課程知識板塊,針對工程材料課程加大金屬材料知識模塊,制訂2021版培養方案。

2.2優化課程教學方法,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不斷精選側重于能源化工方向的“十三五”等優秀教材用于教學,增強課程體系的能源化工產業針對性,確立以能源化工為方向的過控專業課程體系。融合課堂教育與實踐教育,優化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優化實踐教學課程體系,增加研究探索型實踐教學比重,突出學生創新和實踐能力的培養。鼓勵課堂教學多樣化、生動化、特色化,靈活應用雨課堂、釘釘等新教學媒體,并建立課內項目式的教學培養模式。

2.3深化創新實踐教學改革,建立課外大學生創新項目培養模式

實行本科生導師制將有力提升學生的創新與實踐能力。過控專業自2019年開始在校內率先實行本科生導師制試點,現已組建本科生創新團隊19組,每組3~4名學生。目前我校參與本科生導師制的學生已申報大創項目19項,其中國家級立項1項自治區級立項4項,校級立項14項,并積極參與全國性競賽取得中國復合材料大賽優秀組織獎、國家三等獎等成績。

2.4強化課程思政,構建“三全育人”大格局

實施入學專業教育,引導學生樹立崇高學習目標,擔負起興疆固邊重擔。開展開學第一課,將能源化工大國強國、大國重器、大國化工、胡楊精神等愛國主義元素與專業課程相結合。利用課前三分鐘,將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教育作為全程育人的重要內容。2.5增建能源化工實驗實訓平臺,提高學生實踐培養方向性增設計算機控制化工自動化儀表實驗裝置、計算機控制篩板精餾塔實驗裝置、酯化中試裝置、催化裂解仿真工廠等實際操作平臺和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液相色譜、氣相色譜等檢測儀器設備用于能源化工實驗實訓版塊,增強過控專業學生實踐培養方向性,更好增強南疆能源化工企業就業針對性、適應性2.6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升培養創新型、實踐型人才的能力鼓勵教師走進企業。建立教師企業掛職鍛煉的長效機制,教師在掌握理論知識的同時,利用寒暑假進入能源化工相關企事業單位掛職鍛煉,完善實踐能力體系,建立工程技術背景,拓展專業課程的實踐內容,更好地在課內實驗和生產實踐實習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與實踐能力。聘任企業兼職教師參與人才培養。積極引進具有豐富工程經歷的教師,選聘實踐經驗豐富的工程和管理專家參與學校的理論授課、實踐教學。目前已聘請企業實訓指導老師18人,建立校企合作單位15家,建立長效人才合作培養機制企業20家。

3結語

能源化工產業是新疆的支柱產業,是新疆的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基于能源化工產業需求的過控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既切合了區域經濟發展的迫切需求,又具備雄厚的區域特色經濟對專業建設的支撐,將本專業提升到國內一流專業的培養層次,可極大緩解新疆能源化工產業對過控專業人才的迫切需求,使新疆能源化工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獲得過控人才保障。也為其他應用型本科高校的過控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建設提供了參考依據。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教育部關于加快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的意見:教高〔2018〕2號[A].北京:教育部,2018.

[2]教育部.教育部關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意見:教高〔2019〕6號[A].北京:教育部,2019.

[3]崔學軍,尚建選,姜叢斌.能源化工“金三角”產業發展調研報告[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20.

[4]王明旭,曹憲周,晏麗,等.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專業人才培養體系初探[J].大學教育,2020,121(07):139-143,167.

[5]王海艷.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專業定位以及發展方向探討[J].教育教學論壇,2015,36(09):68-69.

[6]張辛喜,李學平.“新工科”背景下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探索與實踐[J].新西部(中旬刊),2019(04):130-131.

[7]劉彩霞,侯懷書,嚴禎榮.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專業工程教育認證的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與探索[J].大學教育,2018,94(04):151-153.

[8]張杰,韓傳軍.石油類高校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索[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9,315(11):93-94,102.

作者:李燁 陳自嬌 孫新臨 單位:新疆理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