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課堂教學研究論文
時間:2022-12-11 03:01:00
導語:化學課堂教學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中學化學教學是化學教育的啟蒙和基礎階段,要提高化學教學質量,必須從課堂抓起,從激發學生興趣、培養學生興趣、提高學生興趣入手,從而激發學生求知欲,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課堂教學激發興趣培養興趣提高興趣
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求知的巨大動力,發明創造的源泉,興趣的培養在于誘導。課堂教學是教學活動的主題,是培養學生產生興趣提高教學質量的主戰場。學生剛接觸化學,開始會對化學頗有些興趣,尤其對化學實驗更感到有意思。但當學到化學用語、元素符號和基本概念時,常會感到抽象難懂、枯燥乏味,往往會把化學視為“第二外語”,或認為化學是一門“死記硬背”的學科,有可能會使原有的興趣消失。如何在教學中培養和保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引導學生突破初中化學知識的分化,使原有的、暫時的興趣轉變為穩定的、持久的興趣?下面就自己在多年工作實踐中的一些做法,談點滴體會。
一、用化學故事激發學生興趣
許多中學生熱衷于聽故事,許多化學故事妙趣橫生、引人入勝的。故事容易吸引并激發學生的求知欲,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從而使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學活動中去,因此,用化學故事創設情境是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在“初三化學燃燒和緩慢氧化”的教學中,學生學習了燃燒的條件后,教師可引入英國戰艦“歐羅巴”號失火事件。
引入故事:1854年5月31日,英國戰艦“歐羅巴”號按照作戰命令開始了遠涉重洋的遠航,它的船艙里結結實實地裝滿了供戰馬吃的草料。兩個多月后的一天,船艙突然冒出熊熊大火,大火迅速吞沒了整艘戰艦,片刻之間戰艦便葬身海底,全艦官兵、戰馬無一生還。事后英國軍事保安部門調查,沒有什么結果,但化學家們根據英國軍事保安部門提供的材料,卻很快地找到了“縱火犯”。
提出問題:誰是縱火犯?
學生交流:可燃物燃燒要達到一定的溫度,要與氧氣接觸,船艙里有大量的空氣,草料著火可能的原因是溫度達到的著火點,那么,溫度是怎樣達到著火點的呢,可能有如下幾種情況:1.有人放火;2.有人不小心將煙頭掉到草料堆中;3.戰艦在海洋上航行,太陽照射在船艙里熱量來不及散發,溫度升高達到草料的著火點;4.船艙里很潮濕,草料慢慢腐爛產生熱量,聚集起來使溫度升高……
通過學生的猜想、分析、討論和教師的及時評價,可幫助學生理解可燃物燃燒的條件。這樣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對學生進行過程與方法教育,同時又增進了學生對化學原理的理解,提高學習效率。同時可以利用一些相關的軼聞趣事導入新課,比如:教學<金剛石與石墨>這一節課前,教師可以先給學生講述法國化學家拉瓦錫的嘗試,拉瓦錫有一次曾用放大鏡把太陽光聚焦在一塊貴重的金剛石上,希望仔細欣賞它璀璨的光芒。沒想到,在強烈的光照下,不一會兒,金剛石居然煙消云散般消失得無影無蹤,讓他既詫異,更后悔不迭。聽了這個有趣的故事,每一個學生都急著想弄清金剛石到底到哪去了,其后的教學當然就很好組織了。
二、以化學實驗培養學生興趣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化學教學離不開實驗。創設良好的情境,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抓住全體學生的注意力,使課堂氣氛活躍,師生關系和諧,學生求知欲旺盛,其過程直觀、富有啟發性。尤其對初三學生來說,他們剛剛接觸化學知識領域,相關內容是否吸引他們、是否引起他們的共鳴、是否讓他們有認同感,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濃厚的興趣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的思維活動處于最活躍的狀態。第一次上化學課,學生們對化學實驗充滿了好奇與想象,在他們眼中,化學老師就像魔術師一樣有著神奇的魅力,教師利用好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給學生充分想象的空間和活動的時間,使學生愉悅、輕松地“撩開化學的神秘面紗”,例如:在緒言課中適當補充兩個有趣的實驗:其一,魔棒點燈——用蘸有高錳酸鉀和濃硫酸的玻璃棒去碰酒精燈的燈心就可以點燃酒精燈。其二,用無色酚酞浸過的蝴蝶狀濾紙放在濃氨水瓶口上方,濾紙上很快就會出現一只紅色蝴蝶,再濾紙放在濃鹽酸瓶口上方時,蝴蝶又漸漸褪色。又如:在教學溶液酸堿性的表示方法——PH值這一節課時,我們可以設計如下的教學過程。
課例:溶液酸堿性的表示方法。
教師提問:“生活中的哪些物質曾給你留過酸的印象?”“山楂”、“西紅柿”、“蘋果”、“葡萄”、“橘子”……學生們爭先恐后地憑著自己的經驗回答著。教師取出了事先準備好的幾種食物,又在屏幕上打出一些酸性食品的照片,又問:“它們的酸性強弱一樣嗎?”學生回答:“不一樣?!?/p>
教師動手將1毫升白醋稀釋了十幾倍后問學生:“這瓶中的白醋和稀釋的白醋的酸性強弱一樣嗎?你有什么辦法來確定這些物質酸性的強弱呢?”
“用酚酞試液。”;“不,用石蕊試液。”“那好,請同學們來用石蕊試液檢驗白醋和稀釋的白醋哪個酸性強?”
在大家面前,兩位同學用試管進行了實驗,但所有的同學都呆住了。因為兩個試管中的紅色幾乎一樣,同學們面露驚異之色。“看來,我們要用別的方法來區分溶液的酸堿性的強弱……”
“對了,用PH的方法?!币晃煌瑢W不知是預習了還是接觸過該知識點,睜著眼睛興奮地打斷了老師的話。
“對,就是常用的溶液酸堿性的表示方法……”
三、以媒體教學提高學生興趣
教育家荀況曰:“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行、聲、色的感官刺激,不僅使課堂氣氛輕松愉快,易激起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還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具體化,枯操的知識趣味化,深奧的道理形象化。從信息角度看,利用直觀教具,尤其是現代化教學手段,有利于信息的傳播和吸收,不但能使學生提高學習興趣,置身于課堂教學材料所描述的情境中,較好的理解教學內容,還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和思維能力,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例如:[制作課件]奇怪的“死狗洞”與二氧化碳情境:在法國阿爾卑斯山下有個山洞,有一天,三個探險者帶著幾條狗進洞探險,走著走著,幾條狗便癱倒在地,四肢抽搐,相繼死去,可奇怪的是人卻安然無恙。消息傳開,許多好奇者蜂擁而來,屢次試驗結果都相同。為此,人們稱之為“魔洞”,認為洞內有一“妖魔鬼怪”專門殺狗,而作為萬物之靈的人,受到上帝的保佑,他不敢輕舉妄動。難道真的有這么離奇古怪的事情嗎?你想知道這其中的奧秘嗎?讓我們一起討論今天的學習內容——二氧化碳。通過教師對這一探險故事的播放及富有感染的講解,頓時使學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學生迫切想知道這其中的奧秘,求知欲大大提高。
學生的學習過程是一個不斷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應因勢利導,引導他們及時排除不利于發展學生認識興趣的因素。有針對性地幫助他們掃除學習中的障礙,喚起他們對學習的興趣,使他們能積極主動地去學習。只有當學習內容跟其形式、運用的教學模式結合時,有意義學習才能發生,所學知識才易于再運用,才可能到真實生活或其他學習環境中解決實際問題。
參考文獻:
[1]初中化學新課程的教學設計與實踐.高等教育出版社.
[2]初中化學新教材的研究.化學教育研究工作室百家出版社.
- 上一篇:便攜式移動電視接收系統研究論文
- 下一篇:校長在高中教學工作會議的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