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及學生精神需要論文
時間:2022-05-27 03:21:00
導語:觸及學生精神需要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運用多媒體技術導入新課;運用多媒體技術充分展現豐富多彩的化學世界;利用多媒體技術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提高學習效率;運用多媒體技術激發情感;運用多媒體技術指導實踐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化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影響深遠,挖掘潛力大、運用多媒體技術導入新課,不但可以形象直觀地突出本課的目標要求、實驗教學是化學教學的主要內容,只有發揮好實驗的功效,才能提高教學質量、課堂教學是素質教育的主陣地、人的認識活動是與人的情緒,感情緊密相連的、實踐過程中的實驗能力等的培養是一個較長的過程、多媒體技術以其形象性、生動性、真實性的特點最大限度的體現了教學內容的直觀性要求等,具體請詳見。
化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影響深遠,挖掘潛力大,在我們的課堂教學中如何讓學生更好地掌握化學知識,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探究能力,建立科學的物質觀呢?我認為先進的教學方法尤為重要,而多媒體和網絡技術的出現和利用使教學活動變得豐富多彩起來。蘇聯教育心里學家贊可夫說:教學一旦觸及學生的情緒、意志領域、觸及學生的精神需要,這種教學方法就能發揮高度有效的作用。下面我談幾點多媒體與化學教學的感觸。
一、運用多媒體技術導入新課
運用多媒體技術導入新課,不但可以形象直觀地突出本課的目標要求,同時還可以創設教學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對學生年輕好奇之心有極大的吸引力,很容易使他們進入最佳學習狀態,對于整堂課的教學效果十分重要。例如:我講《生活與化學》時,在《我多想唱》的歌聲感染下,大屏幕上不斷地展現著科技發展的產物,大自然的美景,熟悉的生活用品,衣食住行等,加上教師的引導,讓學生認識到化學和生活生產是如此緊密,認識到原來化學就在我們身邊,現場的氣氛大大刺激了學生的情感,在老師的指引下,同學們輕松地度過了化學的第一課。可想而知,這在學生的心里的烙印是不可能撫平的。
二、運用多媒體技術充分展現豐富多彩的化學世界
實驗教學是化學教學的主要內容,只有發揮好實驗的功效,才能提高教學質量,以形象思維為主的中學生對客觀世界有極大的探究欲,而多媒體技術不但可以展現豐富多彩的宏觀世界,而且可以模擬奇妙迷人的微觀世界,還能把許多化學實驗放大、形象地演示出來,對學生的感官是極具沖擊感的,例如:在講《探究空氣中的物質構成的奧秘》時,可以設計幾個在展臺上的實驗,放大實驗效果,再把分子的性質、原子的構成設計成動畫模擬演示,很容易就解決了教學難點,如果再在網上調出有關知識,聲色并茂,效果會更好。另外多媒體、網絡技術的利用還可以讓學生形象,準確地觀察諸如銅生銹等較為緩慢的過程、大自然中水的溫柔與豪放、大量的化學物質、變化現象及許多生產過程,極大地豐富了學生的頭腦,展現了化學的魅力。
三、利用多媒體技術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提高學習效率
課堂教學是素質教育的主陣地,現在的課堂要求學生自主高效的學習,而教學情景的創設是重要的一環。多媒體、網絡技術的根本目的就是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改變傳統的學習方式,擴大信息時空,提高學習效率,隨著多媒體的普及,課堂信息量較過去有量和質的飛躍,多媒體對知識的形象、規范、科學的展示刺激了學生的大腦皮層,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多媒體對信息的大量整合,對展示與練習的快速呈現,大大提高了學習效率,許多過去只靠板書呈現的東西現在只需一鍵下去,就呈現出來,過去靠大量詞匯描述的事例和現象現在通過聲和色的立體呈現就可讓學生熟記在心。學生對學習有了興趣。只需老師稍加引導就可高效自主學習。
四、運用多媒體技術激發情感
心里學家告訴我們:人的認識活動是與人的情緒,感情緊密相連的。新課標對學生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提出了明確要求,學生要想提高對道德的認識,并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沒有強烈的激情是不可能的,在過去的化學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只注重知識的傳授,而忽視了情感的培養,造成了學生的不均衡發展。多媒體的使用可在這方面助我們一臂之力。我們根據學生容易動情和容易受感染的特點,運用多媒體技術創設情景,激發學生強烈的道德情感,使學生始終處于愿學、樂學的情緒之中,實現寓教于學,寓教于樂,從而使課堂產生無窮的魅力和廣泛的心里效應。例如:在講授《保護空氣的潔凈清新》《我們的水資源》等課程時,通過配套光盤播放或網上游,圖片展、列表、電影等形式,讓學生在情景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從而樹立環保意識、節水意識、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在講《金屬物質與冶煉》時,通過播放光盤讓學生了解我國鋼鐵工業的發展史和鋼鐵冶煉的過程,深深培養了學生的民族精神,德智雙修。
五、運用多媒體技術指導實踐
在學習化學的過程中,實踐過程中的實驗能力等的培養是一個較長的過程,這些實踐技能直接關系著學習效果,中學生的思維正處于轉型期,有其單一性和狹窄性,往往只看到事情的一面而忽視了其他方面,同時,由于辨別能力差、自控能力不強,常常出現一些錯誤行為,但同時學生的模仿能力較強,在教學中為了更有效地指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實踐習慣,我們可以把生活實踐和課堂教學有機結合起來對學生進行全面教育,在教學過程中運用多媒體課件對教學內容加以展示,讓學生觀察、思考、討論,進行自覺鑒別,最終達到指導實踐活動的目的。例:化學學習中的探究能力的培養是一個艱辛的過程,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把每一個環節制成課件進行展示,也可以以鐵生銹條件的探究為例放電影給學生看,在講金屬的活動性的時侯我們可以播放課本配套光盤上的動畫,在進行基本操作講解的時候可以把正誤操作制成幻燈片對比展示,對學生的實驗過程也可以同步錄制,然后播放,讓學生自己對自己的實驗過程進行分析與糾正等。
總之,多媒體技術以其形象性、生動性、真實性的特點最大限度的體現了教學內容的直觀性要求,有利于啟發思維,展開聯想,增強注意力,符合中學生的生理特點。因此,多媒體技術在化學課中乃至整個教學中都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現在遠程教育的普及更是國家對千百萬學生關心的體現,我們一定要倍加珍惜,充分利用好多媒體等先進教學手段,與傳統的教學方法有機結合,提高化學課的教學質量,更好的完成教學任務。
- 上一篇:網通客服中心先進集體事跡
- 下一篇:煤礦安全生產漏洞和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