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激情式教學論文

時間:2022-07-30 06:16:00

導語:化學激情式教學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化學激情式教學論文

摘要:教師的認真教學,卻沒能打動學生的心扉,壓抑的課堂氣氛,造成教育資源的浪費,讓課堂充滿激情,讓學生感受學習的快樂,提高教學效益。

關鍵詞:激情化學教學快樂學習

“上學最早的,是我;回家最晚的,是我;玩得最少的,作業最多的,睡覺最遲的,最累最困的,是我是我還是我。電視足球再見了,各科作業做不了,周六周日玩不了……。”這是流行在學生中的一句順口溜。

通過對部分學生進行學習感受調查,結果如下:其中感受到學習快樂的同學僅占13%,感覺一般的為54%,而覺得不快樂的占33%。調查也顯示學習不快樂的原因主要有:學習壓力大,負擔重,競爭激烈,學習節奏緊張;學習方法不當,成績欠佳,學習困難;放松時間少,睡眠不足;家長、老師和自我的期望值太高。我認為其中由于課堂教學單調、枯燥和教學方法的不當,使學生的學習好奇心和學習熱情都被重復的、美名為“鞏固基礎”的簡單訓練磨滅了,使學生學習熱情出現異化,價值取向發生偏差,這可能是非常重要的原因之一。那么以研究物質及其變化規律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化學,怎樣才能讓化學課堂煥發生命的活力呢?我認為應該將我們的教學激情融入課堂,讓激情充滿課堂,才會使教與學在一種無比融洽的氛圍中進行:它可以是授課時的一個微笑,可以是學生一個求知的眼神,可以是答問間的一種默契,可以是歡笑間的一種會意等,它是教與學過程中的催化劑,有了它,課堂教學才能煥發出生命的活力;有了它,教與學才能擦出智慧的火花。為能有效地進行激情教學,我認為首先應認識激情教學的基礎。

一、激情教學的基礎

1、以愛激情。

教學激情必須是源于對教育事業、對學生的愛。偉大的教育家、中國教育事業的先驅陶行知先生曾說:“捧著一棵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這正是他一生的寫照,因此他的教學激情是自然天成而不是矯揉造作的,是發自內心而不是勉強流露的。因而我們在教學中,要用自己的激情來打動學生,感染學生,啟迪學生,使學生在情感升華的過程中實現了共同提高目的。教師的每一個提問,每一個例子,每一個身體語言都應讓學生充分感受到一種召喚。教師的每一個微笑,一句幽默,一聲問候,一點撫慰,都會使學生感受到教師的溫暖,從而增強彼此的信任和交流,激發學生地學習熱情,感受學習的快樂。

2、專情教材

激情教學不能只是停留在我們口中,讓我們憑空想象,它應具有科學性,所以我們必須以教材為載體,付出真情,使教材中的情與教師、學生的情感融為一體,才能使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得到最大限度的挖掘和發揮。

二、激情化學課堂的構建

1、情景激情

通過自然現象和日常生活知識中遇到的事實創設課堂情景,激發學生學習激情。自然現象存在于我們的生活的每一個角落,而且有很多事實就發生在我們的身邊,往往是熟悉又是熟視無睹的問題,只要提醒學生注意觀察,即可構成課堂情景。如我們在學習勒夏特列原理時,可以夏天喝冰啤酒的整個過程作為情景提出問題。(為什么打開啤酒瓶時有大量的氣泡冒出?將啤酒導入杯子后,發現在杯子內壁上有很多的氣體?當我們喝冰啤酒時,為什么覺得很涼爽?)通過這樣的生活情景,使學生既解開了一系列的疑問,同時也進一步加深了對勒夏特列原理的理解。又如,在學習醋酸的酸性時,可以這樣創設課堂情景,水壺是日常生活中的必須品,水壺中的水垢也是學生司空見慣的問題,如何除去水垢,是我們遇到的一個小問題。我們可以取一小塊放入試管中加入醋酸溶液中,讓學生觀察現象,水垢大部分溶解,并有氣體產生(小氣泡)。此時教師就可提出問題:為什么有這樣的現象?放出的氣體是什么?水垢的成分是什么?這個現象說明了什么事實?能否比較出醋酸的酸性強弱?這樣學生的興趣被激發了,思維更活躍了。我們教師就更能與學生進行溝通,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當然學生也能從中感受到學習的快樂。

學生對新鮮事物易產生好奇心,喜歡尋根問底,教師要善于設置一些新穎、妙趣橫生、能喚起學生求知欲的問題,從而使他能帶著濃厚興趣去積極思考,探求新知識。例如,在學習解原電池時,我們可以“格林太太的假牙”作為情景,格林太太是一位的漂亮、開朗、樂觀,身體健康,臉上有著“永恒的微笑”。只有她在開懷大笑的時候,人們才可以發現她一口整齊而潔白的牙齒中鑲有兩顆假牙:其中一顆是黃金的——這是格林太太富有的標志;另一顆是不銹鋼做的——這是一次車禍后留下的痕跡。令人百思不解的是,打從車禍以后,格林太太經常頭痛,夜間失眠,心情煩躁……,這是為什么呢?你若是一位牙科醫生,你打算怎樣給格林太太開藥方?通過這些提問,激起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感受學習的快樂,使學生能參與到課堂中,提高教學效益。

2、實驗激情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化學教學離不開實驗,化學實驗也就成為激情教學中不可缺少的有效途徑。通過實驗的美可以吸收學生的注意力,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感受到化學學習并不是枯燥無味的,而是一個快樂的體驗過程。

①、利用各種演示實驗進行激情教學

如高二化學(人教版)提供了一個氫氧化亞鐵的制備實驗,按教材上做演示實驗,學生應該觀察到的實驗現象是先出現白色沉淀,然后變成灰綠色,最后變成紅褐色沉淀。但實際上在課堂演示操作中所制得的氫氧化亞鐵保存時間不長、生成的白色絮狀沉淀的很難察覺到。為此,我們只要稍加改進,在硫酸亞鐵溶液上加一層植物油后,再用氫氧化鈉和少量亞硫酸鈉混合液代替氫氧化鈉溶液,然后按課本實驗演示操作,學生就能清楚地看到白色沉淀。此時,教師就可以及時地設扣懸念,如為何要加一層植物油?加入少量亞硫酸鈉有何用意等?激發學生的學習思維和學習激情,并能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讓學生感受學習的快樂。

②、利用各種趣味實驗進行激情教學

如:我們在學習濃硫酸的氧化性和脫水性時,可以讓學生進行“黑面包”實驗;在學習蛋白質的性質時,可以讓學生動手自制豆腐,以及對豆漿或者豆腐中蛋白質的存在進行檢驗等。讓學生感受到成功喜悅,同時也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感受到學習的快樂。

3、信息技術激情

現代信息技術因其形象、直觀、生動、信息量大等特點,在教學中得到越來越多的應用。利用多媒體技術,可將微觀宏觀化,抽象的事物形象化,靜態的情景動態化,以及模擬實驗室中不能或不易完成的實驗,使實驗更加完整;各種場面模擬,展示感性材料,縮短時空距離。多媒體以其影像生動、圖文并茂,為學生創造一種賞心悅目的情景;優美的韻律、歡快的節奏,使學生為之動情,既集中了注意力、樂于求知,又鞏固和加速記憶所學的知識。例如:在有機化學教學中,經常會涉及到反應機理的探究,我們通過一般的實驗只能觀察到一個實驗結果,并不能觀察到反應的整個歷程,那么就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模擬化學反應,使原本較抽象的反應機理更為具體、直觀,更加通俗易懂,從而達到相應的教學效果。

4、言語激情

馬克思說:“語言時人類交際的工具”,但同樣的教學內容,同樣的教學方法,因為語言的不同,其教學效果可能就是天壤之別。社會心理學認為,人與人之間的信息傳遞與交流,需要在很好的心理認同和情感共振的基礎上才能進行,何況我們所教的是一群活潑可愛的學生,他們的內心世界是波濤彭湃的海洋,他們渴望豐富的情感體驗,強烈的情感共鳴和適時的情感宣泄。因此,我們在教學中,總不能用同一個基調、同一語速,沒有節奏、沒有輕重、沒有起伏地背誦一些冷冰冰的詞語,玩弄一些抽象的概念,雖然化學課不完全象語文課,但是同樣可以用充滿激情的話語去撥動學生,讓他們的心靈深處受到強烈的震撼而產生共鳴。

如:當講到我國化學家侯德榜發明的侯氏制堿法,我國科技工作者人工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質——結晶牛胰島素,居里夫人發現放射元素鐳時,我們教師就應用激情洋溢的語言贊揚這些科學家的忘我精神和愛國精神,從而達到激發學生的學習和愛國熱情。公務員之家:

當然,一位教師若有良好的幽默感,利用幽默的言語能有效的激發學生的學習情感。如:我們的許老師在上某有機物公開課時,球棍模型上的一個氫原子掉了,許老師卻幽默的表達了當時的情景“這個氫原子好活潑哦”。雖然就這么簡單的、幽默的一句話,卻激起了學生的內心情感,有效地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三、激情延伸

激情延伸指課外調動學生情感的延續。要使學生學習的知識得意鞏固,要讓學生的學習能力得以提高,要讓學生的情感得以延續,我們應該進行激情延伸。如:我們在濃硫酸性質教學中講到濃硫酸具有吸水性和脫水性,而這兩個性質又是中學化學中容易混淆的兩個概念,那我們就可以在學生對濃硫酸學習激情還未消退之前進行激情教學的延伸。課外讓學生自行設計實驗證明“濃硫酸使明礬脫水了嗎?”的實驗。學生可以選擇合適的實驗原料,組建自己的合作探究小組進行探究實驗,這樣既能有效地鞏固所學的知識,也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能感受成功的喜悅,感受到學習的快樂。

當然,要想有效地進行激情教學,我們教師還應不斷提高自身的師德修養,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學責任感,提高自身的知識修養和語言表達能力等,那時我們的課堂將會激情彭湃,學生將會顯得生機勃勃,將會感受到學習快樂的。

參考文獻:

1、劉宏武.新課程的教學方法選擇.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4.

2、畢華林.化學新課程理念與實施.山東教育出版社.2004.

3、陳啟新.王云生.高中化學新課程案例與評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