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教學研究論文3篇
時間:2022-04-02 02:44:32
導語:化學教學研究論文3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第一篇
1情境教學的意義
1.1激發學生求知的欲望
美國教育家布魯納認為,發現學習的第一步是教師創設一定的情境,使學生在這個情境中產生求知的欲望。如果課堂上教師只是一味地陳述理論知識或機械地講述原理,聽課的學生就會寥寥無幾,甚至有學生因為枯燥乏味而昏昏欲睡。這是因為,用文字符號(或者是抽象的圖形)呈現的知識是孤立、枯燥的,不利于學生將其與原有的知識結構建立起有意義的聯系。對學生來說,知識存在于他們感興趣的情境中,只有在這樣的情境中他們才能感受到它的意義。中職生普遍文化基礎差,學習目的性不強,學習比較被動,但是其思維活躍,對新鮮事物充滿強烈的好奇心。教學中,如能充分運用情境教學,使新知識與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發生反應”,就很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使其產生強烈的學習興趣。
1.2反映化學與生活的聯系
生活中無處不存在化學,教師要引導學生理解現實生活和醫學中的化學問題,形成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教學中創設與生活有關的問題情境。在傳統教學中,教師通過說理的方式向學生灌輸知識,雖然省事,但因學生感受不真實、不透徹,難以引起共鳴。在教學中,若能呈現學生不熟悉的東西,讓其通過情境去體驗、理解知識,并學以致用,則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教學情境的創設方法
2.1聯系生活創設情境
聯系生活創設情境,指的是把教材中的知識與現實生活通過創設一定的情境聯系起來,拓寬學生視野,強化學生的情感體驗,增進其對知識的理解。例如,在“乙醇”的教學中,通過展示大家熟知的各種酒類圖片、介紹酒后駕車的酒精測試、誦讀有關酒的詩句以及介紹我國悠久的釀酒歷史和酒文化,不僅增強了學生的愛國情操,還宣傳了交通法規,告知學生酒后駕車的危害,為后續乙醇結構、性質的教學營造了良好的氛圍。
2.2任務驅動創設情境
任務驅動就是教學過程中,學生在教師的幫助下,緊緊圍繞一個共同的任務活動中心,在問題的引導下,通過對學習資源的積極主動應用,自主探索和互動協作地學習,并在完成既定任務的同時,進行學習實踐活動。如在“溶液的稀釋”教學中,可利用以下案例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培養其獨立探索、開拓進取的自學能力。案例1:患者,王某,便秘3天。遵醫囑為其使用0.1%的肥皂液800ml行不保留灌腸。如果用物準備的是濃度為20%的肥皂液,該如何配制?案例2:患者,李某,高燒不退。遵醫囑為其使用體積分數為25%的擦浴酒精500ml進行降溫。如果用物準備的是濃度為75%的消毒酒精,該如何配制?
2.3利用多媒體技術創設情境
多媒體技術因其形象、直觀、生動、信息量大等特點,在教學中得到廣泛應用。利用多媒體技術創設情境,可以將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縮短時間和空間距離。其影像生動形象、圖文并茂,能為學生營造一種賞心悅目的情境;優美的旋律、歡快的節奏,能使學生為之動情,既能集中注意力,又能促進記憶。例如,在“乙酸”教學中,可以利用“天地一號”的視頻廣告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吃飯喝啥?天地一號,飯前開胃,飯中美味,飯后不撐胃。”除了使用視頻,還可以利用漫畫創設情境。如在“乙酸的酯化反應”教學中,可以設計兩個人的對白,以漫畫形式介紹“為什么喝點醋可以解酒?”(見圖1)
2.4利用故事創設情境
[2]教育家杜威曾說:“教師的首要任務在于喚起學生理智的興趣,激發學生探究的熱情。”中職生喜歡讀故事,運用故事引入新課,將濃縮于其中的科學知識展現給學生,設置懸念,能使學生處于驚奇、猜想、期待的最佳學習狀態,體驗學習科學的思維方法。如在“離子反應”教學中,可以“啞泉致啞、安樂泉解毒”的故事引入:三國時期,諸葛亮在七擒孟獲的過程中,蜀軍由于誤飲啞泉水個個不能言語,生命危在旦夕,巧遇老叟,指點迷津———飲用萬安溪安樂泉水,終于轉危為安,渡過難關。啞泉水為何能致啞,萬安溪安樂泉水又是什么靈丹妙藥?
2.5利用時事熱點創設情境
我校學生每晚七點都準時收看《新聞聯播》,他們對社會熱點問題十分關注。因此,可利用時事熱點創設情境,不僅方便而且教學效果好。如學習“蛋白質的性質”時,可以結合“三鹿奶粉事件”“染色饅頭事件”提出問題:為什么不法企業或者商人要在奶粉中添加三聚氰胺?染色饅頭中添加檸檬黃鉻酸鉛(PbCrO4)會使人體發生重金屬中毒,如何解毒?以此引入蛋白質的結構及性質。
3情境教學的注意事項
3.1情境的生活性
化學來源于生活,生活與化學息息相關。聯系生產生活實際,從學生熟悉的知識或情境出發,引起學生的關注,之后提出他們不知道的或認識有誤的知識,對其會產生強烈的思想沖擊,教學效果很好。
3.2注意問題情境的實際意義和情境之間的連續性
創設情境時,要盡可能引入具有實際意義的問題,這不僅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習效果,而且能提高學生應用化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了增強學生學習的系統性,在創設情境時,應注意各環節的銜接與過渡,讓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中的問題情境相互呼應,成為一個系統。
總之,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運用好情境教學會使課堂呈現勃勃生機,使學生獲得有效發展。作為教師,要深入鉆研教材,了解學生,根據學生特點,結合教材內容,創設出適宜的情境,把課教“活”,以促進學生有效學習,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本文作者:謝惠春黃肇鋒工作單位:佛山市南海區衛生職業技術學校
第二篇
1理論教學
1.1討論式教學法
物理化學基本概念多、公式多,且每一公式都有其嚴格的應用條件。因此在講授過程中根據不同的知識點難易程度不同,應采用的教學及思維方法也不同。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及教學模式,可使學生提高對物理化學的興趣,將被動學習轉為主動學習。討論式教學法可以適當地引入物理化學教學,此法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協作意識,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及自主學習能力[1]。部分章節的教學內容采取教師與學生辯論及設置疑難問題相結合的討論式教學方法。內容學習前,由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及大綱給出疑難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預習,挖掘重要的知識點。待授課學習時,讓學生根據自己對內容的理解互相進行辯論,引導學生自己查閱資料、鉆研理論、提出問題,找出規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例如在講大分子對溶膠的保護作用時,教師提出問題“為什么人或動物的某些臟器會生成結實?”;在講稀溶液的依數性時問“在冬天,為什么撒上鹽可以防止路面結冰?為什么生理鹽水及醫用葡萄糖溶液的濃度在臨床上有嚴格的規定?”;在講溶膠的聚沉時提問“為什么明礬可以凈化水?”。學生帶著問題學習過程中,逐漸養成主動學習的習慣,從而培養了學生的主動性。
1.2串聯式教學法
教學過程中適當強調物理化學在之后所學專業課程方面的應用,增加一些反映當代藥學學科發展前沿的知識,適當增加與藥學有關的化學知識,可大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其學習的主動性。教師可在講授物理化學緒論內容時告訴學生,在以后學習藥物化學的目的在于藥物合成路線選擇、工藝條件的確定,反應速率和機理的分析,這都需要物理化學中熱力學和動力學的內容為基礎;而產品的分離和純化需相平衡的知識。藥理學有關藥物的穩定性及其在體內代謝等與化學動力學規律直接相關。藥劑學中需要溶膠的性質,而乳濁液、懸濁液、膠體等劑型的藥物配制都要用到表面化學和膠體化學的知識。因此不難發現,物理化學已經滲透到藥學類專業各門課程中,學好物理化學將對藥學類專業學生的學習和科研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3]。
2實驗教學
物理化學實驗為物理化學課程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學生物理化學基本素質及動手能力和科研能力的重要教學環節。但物理化學實驗與其他化學實驗相比,具有理論性強、操作較復雜等特點,數據的測定和處理一般需要借助相關實驗儀器完成,這給學生的實驗預習及操作帶來了一定的困難。
2.1實驗內容與日常生活相結合
將實驗測量對象與日常生活緊密結合的教學改革和創新,實現了實驗內容的自主選擇,激發了學生的實驗興趣,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習慣。學生會主動要求測量米飯和饅頭及水果等食品的熱量;檢測自來水、礦泉水及純凈水的導電率。
2.2開放實驗室,培養學生的實驗自主性
在高校教育中,實驗室的開放已成為普遍被認可的實驗教學創新模式。為了培養高素質的應用型創新人才,配合物理化學實驗的教學創新,滿足學生的實驗要求,本校對物理化學實驗室實行開放式管理。實驗內容主要包括學生自主設計的綜合性實驗、開放性實驗以及結合最新科研成果而展開的研究訓練等。實驗以基本實驗技能訓練為基礎、綜合實驗能力培養為主線、以及創新能力培養為目標,構建藥學類專業物理化學實驗課教學的新體系,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4]。
3小結
一直以來,物理化學被看做是一門難學、難教、難考的化學課程,提高該課程的教學效果要從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加強理論聯系實際、培養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等多方面下功夫。主動性在人的一生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為了提高物理化學的教學質量,培養現代社會所需要的高素質人才,對學生主動性的培養貫穿物理化學的理論及實驗教學始末,并已經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本文作者:張秀云工作單位:山東中醫藥大學
第三篇
1獨立學院化學教學中多媒體技術應用的必要性與優勢
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多媒體教學在化學課堂教學中已被廣泛使用。多媒體教學有其獨特的優勢,多媒體教學的應用,在技術上為教學改革擴展了時間、空間,使新的教學理念得以廣泛傳播和應用。多媒體教學具有傳統教學手段所沒有的趣味性、直觀性,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能充分調動學生聽覺、視覺,優化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從而能更容易達到教學的目的。運用計算機多媒體輔助化學教學,可充分發揮其大信息容量、具有省時省力,直觀生動的優勢。教師在授課中通過制作精美的課件,演示復雜微觀的化學結構與化學反應過程,提供豐富生動的信息,再加上精辟深刻的論述分析,無疑可以大大增強課堂活力,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加深學生對問題的理解程度,提高其學習鉆研的積極性。化合物的結構與反應歷程一直是教學中的重點與難點,學生難以理解。如采用FLASH制作的動畫演示出化合物的空間結構,反應的具體歷程,通過動畫演示出不可見的化學鍵的變化與構型變化,或者利Chemfice、ChemWindows、ACDfree等化學軟件與Authorware、Powerpoint、VB相結合設計相應的多媒體課件,來演示這些內容,讓各種分子模型在三維空間中旋轉和翻滾,使學生能從多個角度來進行仔細觀察,讓學生能深入了解到各類物質的空間結構特征,縮短了客觀實物與學生之間的距離,順利地突破這些教學重點和難點,學生接受起來更容易,極大地幫助了學生的理解,將微觀的化學內容進行模擬仿真、放大、創設情景,化不可見為可見,化靜態為動,化抽象為直觀,大大提高了化學教學的質量與效率。同時,可以把現代藥學新進展,臨床用藥的知識、現代制藥新技術與新方法等等融入化學課堂教學,豐富教學內容,為提高學生應用能力和實踐教學打下基礎。
2獨立學院化學教學中保留傳統教學方式的必要性與優勢
傳統教學是指教師在講臺口頭講解并輔以黑板板書,學生聽講、練習的教學方式。傳統教學有利于師生情感的交流,這正是傳統教學最大的優勢所在;有利于因人施教;有利于教師的教學創新。傳統的教學方法給教師和學生的自由度相對教大,這就為教師和學生潛能的發揮留有相當的空間。教學過程需要師生的密切配合,教師教學思路的條理性與靈活性以及啟發性在傳統的教學中更易于隨時根據課堂教學需要,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細心微調。并且,在傳統教學中,教師不關注于多媒體課件的講讀與播放,教師與學生在語言、眼神有更多的交流能夠拉近師生的心理距離,情感更深入,更利于學習的深入。在化學的傳統教學教學中,在講解分析詳細的計算過程,重要的反應機理中,黑板“板書”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相比多媒體界面的頻繁更換,有霧里看花的感覺,而教師一筆一劃的板書過程能讓學生有充足的時間來消化和思考知識點,能讓學生對分析過程有更深切的理解。同時,在傳統教學過程中,教師能隨時根據教學需要臨場發揮,舉出新的或者更為恰當的實例。適量的板書還能避免學生由于長時間觀看課件而引起的視覺疲勞。而且,教師還能夠隨時無聲無息地根據教學現場的情況調整教學內容的先后次序,而不必去翻動教學課件,突顯銜接的不當。因此,在目前多媒體應用不斷擴大應用范圍的形勢下,在化學的課堂教學中傳統教學還是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與優勢。
3獨立學院化學實踐教學中傳統教學與多媒體教學的有機結合應用
獨立學院培養人才的目標以就業為導向,定向培養能夠盡快適應工作需要,具有扎實職業技能,能迅速適應新的經濟形勢的應用型人才[2-3]。因此,獨立學院應把構建適合本科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的實踐教學體系放在突出的位置,逐步構建起基本實踐能力與操作技能、專業技術應用能力與專業技能、綜合實踐能力與綜合技能有機結合的獨立學院本科應用型人才實踐教學體系。在傳統的有機化學實驗教學中一般是學生圍繞著老師,聽老師講解實驗,再示范操作,最后由學生自己實驗。傳統的實驗教學有利于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仔細理解反應原理,看著老師一步一步安裝儀器、拆除儀器,講解實驗過程與注意事項,可以有效加深理解減少實驗失誤。但是傳統教學中一個帶教老師最多帶教二十人左右,否則學生人數太多造成擁擠,有可能部分學生聽不清老師的講解,看不到老師的演示操作,就會失去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也就喪失了學習的機會。同時,由于教學時數的減少,很多性質實驗項目被刪減,這時候多媒體教學的優勢就顯現出來!我們把被刪減的實驗項目利用多媒體FLASH文件、視頻文件在教室里集中播放,即節省了課時、人力又可以保證教學內容的完整性,達到同樣的教學效果。另一方面,即使是要同學們自動操作的實驗也可以用視頻清楚高效地演示一遍,再加上教師的現場講解就可以避免傳統教學方法人多嘴雜,離得遠看不見聽不見的情況。因此實驗教學同樣把傳統教學方法和多媒體技術結合起來就能有效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
4化學教學中多媒體的應用與反思
多媒體教學有著種種優勢,但是也帶來了不少不良后果。那就是教師會對其產生極強的依賴性。因為課件上什么教學內容都有,上課只需要看著電腦就可以了;久而久之,教師沒有了鉆研教材,研究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的動力,甚至多媒體新課件多年一成不變;連最基本的粉筆字也寫不好,黑板板書一塌糊涂!在課堂上有時候完全和學生失去交流,只會在電腦前面埋頭念書、撥動鼠標,完全讓多媒體課件牽著鼻子走了,學生如何能不會失去上課的積極性呢?同時,在大學課堂講授內容較多的情況下,多媒體教學則很難突出重點,許多重要的反應或例子一帶而過;或者,由于信息量大,即使講得很詳細,學生們也沒有充足的時間寫筆記;多媒體界面的頻繁更替,過多動畫、過于豐富的色彩變化,使得學生眼花繚亂反而擾亂了他們的思路。所以,有時候學生比較排斥教師用多媒體上化學課。而在傳統教學中,教師的面部表情,教師的富有激情、抑揚頓挫的聲音和變化的音速對創造和諧的課堂氣氛,培育良好的智力環境,增強師生之間的情感,起著重要的作用;教學語言是知識的載體,富有感情色彩的語言是激發學生情感、思維、興趣的源泉和動力。教師在教室適當的走動,走動的位置,速度,次數控制得當也能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傳統的教學方法在這些方面能夠促使教師能與學生有著更多的溝通與交流,讓學生在心理上更加靠近教師,能主動接受教育,主動向教師反饋信息,真正做到教學相長。因此,在化學課堂教學中,多媒體輔助教學作為現代化的教學手段,無論其多么高明,并不能替代教師對課堂教學的指導作用,教師不能過分依賴多媒體課件教學,一定要保留較多的傳統教學的因素,適度使用多媒體。要做到在兩種教學方法之間自由切換。而其他現代信息技術,如網絡,郵件等等則充分應用到課后的學習中,即拓展了學習的空間和時間,也把研究型學習引入教學中之中,對培養應用型人才起到重要作用。只有將這兩種方式有機的結合起來,“揚長避短”,實行優勢互補,才能使教學效果達到最佳境界。
本文作者:彭彩云盛文兵傅榕賡張春桃工作單位:湖南中醫藥大學藥學院
- 上一篇:安全生產人才比對問題分析
- 下一篇:安全生產與經濟發展的關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