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教學模式管理論文

時間:2022-07-23 05:50:00

導語:化學教學模式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化學教學模式管理論文

當今時代,化學課堂教學改革的主旋律,是體現以人為本的教育新理念,要求教學活動的開展首先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是否是主動的、積極的、活潑的和互動合作的,要關心學生的學習過程是否能培養學生的實驗研究能力和化學素養,是否有助于他們的身心發展和適應未來社會的挑戰。這就要求我們要建構互動合作式的化學教學模式

一、互動合作的涵義

教師、學生、教材和媒體是現代課堂的教學四要素。它們之間形成了立體的信息交互傳遞與交流加工圖式網絡。在此網絡中,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是互聯互動,互相促進與友好合作的關系。它們之間的合作以情感互動為前提,具有情緒、情境與情感上的調控和交互影響特征。教學四要素之間的互動合作直接影響其它元素之間的互動合作頻率及效果,在學生的探究學習中更有利于學生的元認知能力的形成和發展。建構主義認為教學四元素最終必須以"情境"、"協作"、"會話"、"意義建構"等學習環境中的四大要素的形式表觀出來,才能使教與學達成和諧的發展,才能使學生的元認知體驗和元認知監控得以形成和完善。而在這四大學習環境中,"協作"是各要素之間的聯系橋梁,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這就要求我們要把"互動合作"作為一種課堂教學的新理念新模式來對待。

互動合作就是要求教師創設教與學的情境、設計各教學要間的會話,在互動合作的橋梁作用下,讓學生主動在情境與會話中進行積極的知識和意義建構。互動合作是一種教與學的模式,更是一種新的教育教學理念。

在化學教育教學中,教師教師、教材、學生、媒體之間的互動與協作頻率,較之其它學科的教與學要高得多。各種教學素材、化學實驗、社會與生活中的化學現象與需要、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流等都離不開互動與協作。所以在中學化學教學中,我們要盡可能地采用互動合作式的教學,借以培養學生的各種素質和能力。

二、互動合作的意義與目標

在化學教學中建構互動合作式教學,有利于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師生與媒體之間的信息交流,使信息的整合調控達到最佳的效果,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各種素養和能力。互動合作式化學教學有利于充分發揮學生的潛能,能使他們有效利用化學實驗設備、身邊化學現象、和現代先進媒體為學習服務,能培養學生的交際與交流能力,增強他們的合作意識與技巧。互動合作式化學教學有利于充分調動學生的自主性和激活學生的探究興趣,能使學生和教師、生生之間進行較好的情感互動交流。

互動合作教學的根本目標和宗旨,是全面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交際能力和合作意識,使學生學的更加主動積極、生動活潑,促進學生在良好的互動友好氛圍中自覺進行認識和意義建構

三、互動合作教學的策略

1、互動合作式化學教學的主要特征:⑴以適當的知識探索與能力培養為主要目標和軸線。教師、學生、媒體和教材四元素之間的互動均要以此最終的歸宿和出發點。互動與合作的前提就是要保證其目的是為了探究一些問題,并通過這種探究去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⑵以學生的最近發展區為互動探究的臺階,步步互動,層層推進,合作認識,共同發展,同步提高。教學中的互動目標的設計,要體現學生的認知及發展層遞關系,緊緊圍繞一個探究主題,創設與學生最近發展區相符的問題情境、認知難度、合作技能,教師在教學中要時時調整互動的策略,并能授予學生一定的合作技巧。⑶互動合作教學重視培養不》學生的探究認識過程的調控。培養學生的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勇氣。并使之在互動合作過程中認知的內容內化為化學素養,外化為能力和機智。⑷互動合作過程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和管理者。必須保證學生自主性的有效發揮,教師只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參與者和協助者。師生之間是一種合作與互助的關系。⑸互動合作式教學要求教師創設平等、民主、和諧的互動合作氛圍,不能搞分配制和強迫服從。學生之間的友好合作必須以自愿為前提,自由組合,自主發展和自由交流。當然,在必要的時候,我們還要采取一定的集中,也須在民主前提下集中。

2、互動合作教學的基本原則:

⑴問題中心原則。教師引導學生要以疑為軸、解疑為線,互動合作地去探究問題的實質和解決的方案。在問題的激發下,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合作地去研究問題的解決途徑。同時,Coher(94)認為:合作學習要獲得成功,決定于所涉及的問題,最好?quot;結構不良"的問題,開放式、答案不唯一的問題,更能引發學生深層次的溝通與合作交流。所以教師設計的問題要有適當的"空白",留給學生以思考的余地和創造的空間。

⑵開放性原則。把教學目標、教學方法及教學段等置于一個寬廣寬松的社會生活背景中去,讓學生敞開思想,主動破立結合,進行互動交流,開放合作,提出自己的獨特見解和解決問題的方案。

⑶實踐性原則。只有在實踐中,學生的思維才能得到活化,他們的情緒才能高昂亢奮,才能積極地從事探究與互動合作,才能不是疲倦地持續研究下去,才能有所收獲和提高。所以教師不能總是把學生禁固在課堂和教室中,也不能只講理論,要適當創設實踐性強的環節和情境,讓學生親自動手去操作和感受。化學課很好地得用化學實驗的操作、化學現象的多樣性和趣味性、化學實驗的直觀性去刺激學生主動合作的探究認識。

⑷模糊性原則。開放性和問題情境,要有模糊性、寬廣性和不完整性,只有這樣才能使不同層面的學生,根據自我情況選擇不同的合作對象,在不同程度和不同層面上去互動促進,合作認知,達到共同進步的目標。所以這就要求教師創設的互動與合作的問題,對象,要有分層的功能和層次分明的階梯,以促使學生最大程度地利用自己的最近發展區去與互補型的學生或教師,進行友好互動與合作。

⑸體驗性原則。建構性教學要求學習者,先要有對知?quot;自下而上"的切身體驗與感受,再與課本"自上而下"的知識的相融合,才能形成系統和能力系統。所以在互動合作教學中,一定要創造條件劉學生在實踐中操作、探索和研究人,以使互動合作能更加深入持久的進行,使知識體系和能力結構得以有交效建構。在化學教學中,就是要使學生能在實驗操作、自我研究、互動探討中,合作完成生活中常見化學問題的探究,體驗成功的喜悅與合作快樂,去親身體驗化學給社會、生活帶來的好處,去體驗和感受化學的威力。

總之,只要我們能靈活創設互動合作情境,巧妙應用各種方法定能使互動合作式化學教學更加生動,學生會學得更加輕松、有趣,學生的各種能力和素養也定能有較大的提高,就能培養出社會所需要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