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中化學實驗探討
時間:2022-10-24 02:53:53
導語:高考中化學實驗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化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一門自然科學,化學實驗成為考查學生學科能力水平的重要紐帶。本文以化學實驗為出發點,以高考中化學實驗習題為載體,對實驗涉及的4種題型進行探討,讓學生直觀感受到化學科目命題是如何圍繞學生化學學科素養的本質在側重能力的同時,全方位考查知識、思維、能力。
關鍵詞:化學實驗;題型分類;解題思路
隨著時代的進步,化學科目考試不再拘泥于對已學知識的檢測,而是轉變為對自主學習能力的檢測。實驗作為化學學科的重要特征之一,順理成章成為高考試題的重要組成部分。高考說明對該部分有以下要求:了解化學實驗是一種重要的科學探究方法;了解化學實驗室常用儀器的名稱和用途;掌握實驗的操作及步驟;掌握常見物質的檢驗、分離和提純的方法;掌握溶液的配制方法。根據化學實驗目的能正確選用所需實驗裝置;通過一定方法控制實驗條件;預測并能描述實驗的現象;分析實驗數據,最終得出合理結論;以及各部分知識與技能的綜合應用。縱觀近5年的高考試題,實驗題不再是知識的簡單串聯,試題越來越注重學生科學素養的考查,這也成為考生較難把握、易失分的題型。本文就高考中化學實驗題型及應對思路進行探討,以歸納的4種題型(設計型、流程型、信息型、計算型)作為依托進行分類探究,以期達到引導學生的目的。
一、題型分類
(一)設計型。此類實驗題以實驗設計與評價為主體。其考查有:1.常見化學儀器的名稱和作用;2.化學反應的原理以及涉及的離子方程式或化學方程式;3.實驗試劑的合理選用及選擇某試劑的原因;4.裝置缺陷及實驗現象的分析;5.某實驗操作理由及目的;6.實驗的定量計算和誤差分析。【理順思路】以醋酸亞鉻為載體考查無機物性質的實驗方案探究,解答實驗設計與評價題的一般步驟如下:確定目標物質→推測原理→相關儀器→推斷現象→得出結論。具體分析為:第一,通過題目設定,確定實驗的目的,實驗是根據何種原理設計;第二,所用各試劑(基于實驗目的和相關原理,串接前后進行分析比較和推測);第三,有關裝置:適用范圍、注意問題、儀器注意事項等;第四,有關操作:操作順序、操作錯誤的后果等;第五,實驗現象:固(沉淀及顏色)液(顏色)氣(氣泡、氣味及顏色);第六,得到合理結論:必與實驗目的相呼應。實驗方案的設計要明確以下要點:第一,題目有無特殊要求;第二,防倒吸、防爆炸、防暴沸、防氧化所對應的相關安全性操作;第三,同種儀器在不同位置的順序問題;第四,陳述性試題要以“操作—現象—結論”予以闡述。【理順思路】以探索Na2S2O3性質為依托,其中涉及H2O2、氧化還原、溶液配制等知識,考查了探究實驗方案的設計與評價,以實驗代入式的形式把學生置身于實際的實驗當中,不僅直接體現化學學科的“實驗”靈魂,更有利于考查學生的基礎實驗知識及相關應用。本題的考查點集中在以下兩個方面:第一,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配制:配制含有1.2000g某硫代硫酸鈉樣品的100mL溶液;第二,通過氧化還原反應中電子的轉移,得到Cr2O72—和I2的物質的量之間的關系,再通過I2和S2O32—之間的物質的量之間的關系,最終得到硫代硫酸鈉的物質的量,從而探討出硫代硫酸鈉晶體樣品的純度。(二)流程型。此類實驗題以生產流程示意圖為載體。其考查有:1.某步驟涉及的反應物、生成物以及循環物質或雜質推斷;2.反應過程中提高產率方法或通過原理解釋問題;3.實驗步驟名稱或分離、提純方法;4.某物質或離子檢驗;5.某步驟涉及化學反應方程式;6.產品產率計算。【理順思路】化學工藝流程題是高考中頻頻出現的考點,直觀體現理論化學與工業生產的緊密聯系,凸顯了化學的價值,對學生有實踐引導作用;工藝流程由多步連續操作組成,每一步操作都有其具體目的;解答時要聯系前后、結合圖與已知信息給予準確推理;從目的出發,著眼局部,放眼全盤,層層深入。化學工藝流程常常還會涉及離子反應方程式配平和書寫、具體成分的判斷、常見實驗方法的操作和目的等知識,只要理解清楚每步的目的,聯系自身所學基礎知識,此題將迎刃而解。【理順思路】化學工藝流程題是將實際化工生產中的主要生產階段以生產流程框圖的形式表示出來,并以此為出發點提出相關問題,形成與實際生產相對應相對簡化的化工工藝試題。工藝流程題不僅帶有步步聯系的特點,為得到或除去某一或某一類性質相似的物質,往往伴隨分路線進行(分叉導引)。但無論呈現何種方式,都應遵循整體布局和目標導向的原則。審題的根本在于確定題設目標上,并且要從現實出發,全面分析物料循環、原料配比及利用、污染處理和防治等方面考慮;著眼全盤,局部突破。解題步驟:目標為本→根據理論→有何變化→得出結論。(三)信息型。此類試題通過提供新信息營造創新場景,但提示明確易于上手。主要檢驗學生結合信息與所學知識的能力,達到考查知識的遷移、應用的最終目的。這類試題綜合性、連貫性較強、往往多次用到所給信息。常見的考點主有:①獲取、運用新信息的能力;②新信息與所學知識的關聯。【理順思路】全國卷中信息型一般以有機為依托,無論什么作為載體,都應著眼意圖、準確獲取信息、合理分析(有什么、怎么用、為什么)。根據已知推測結構簡式時,注意結合題目中已知的進行分析,通過代入的方法,應用相同,替換不同之處。通過正推、逆推、正逆綜合全面掌握題中脈絡。解題時謹記需用所給信息,通過條件鎖定位置,在幾條線路中出現的同一物質也應予以注意,關注特殊現象、反應、性質、反應條件。有機物的合成路線不同于無機反應過程,只需以有機物為中心寫出涉及的物質和反應條件,之后進行前后依次推斷,兩頭出發事半功倍,總結一般規律如下:三箭頭、四物質、有題來、方化解。【理清思路】信息往往以有機作為載體,以最尖端前沿的科學探索和醫藥發現為背景,以實際生產生活中的常用但不常關注的陌生有機物的合成工為載體,考查有機化學的相關知識。題目中所涉及的有機物必然以常見有機物官能團的結構、性質及相互轉化關系為依托;在熟知中推測未知,其中確定有機物結構簡式、反應類型、管能團轉化所涉及的化學方程式、特定性質的同分異構體的書寫、同分異構體數目的判斷等知識考察頻率較高。這就需要學生能通過看似復雜的情境對官能團為依托的變換做適當遷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題中的實際問題,考察學生獲取知識并與自身知識結合并遷移這是高考的方向。有機物的考查主要圍繞常見的官能團如:鹵素原子、酯基、羧基、醛基、羥基性質以及相互轉化。有機合成路線的設計時要先針對官能團的改變、碳原子個數的變化這兩方面在結構上對比原料和產物,以官能團性質為導向進行設計。對于同分異構體的書寫,根據碳鏈異構、官能團位置異構、官能團異構逐個擊破。(四)計算型。此類試題以定量分析為實驗形式,提供某些相關數據,常見的考點主要有:1.定量測定反應完全的標志;2.測量數據依據化學原理;3.定量方案的選擇。
二、結語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學科。通過真實化學實驗場景的幫助,可以使抽象化學概念變得生動,對學生理解和掌握相關的化學知識起到顯著作用,同時對學生正確地理解常見化學實驗的基本方法有積極影響。化學實驗題不僅涉及社會經濟和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重視理論聯系實際,還在考查過程中促進學生在知識和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方面的全面發展,極大利于選拔具有學習潛能和創新精神的考生。雖說化學實驗教學是化學學科教學不可分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但如今教學常出現不做或少做實驗,或者是“圖片敘述實驗”“視頻演示實驗”。長此以往會直接影響教學效果。作為從事化學教學一線的教師,不僅要在課堂內容上尋求創新,更應在能呈現直觀現象的化學實驗中訴說更多來自化學的美好。
[參考文獻]
[1]潘振偉.分類例析物質制備實驗題的解題技巧[J].試題與研究,2015(05).
[2]薄曉軍.物質的性質及制備[J].試題與研究,2016(05).
[3]章建鋒.一道實驗題引發對蒸餾裝置的討論[J].化學教學,2014(12).
[4]陳燕,王祖浩.高考實驗題“絕對難度”評估工具的研究[J].全球教學展望,2013(02).
[5]李春平.高中化學物質制備中實驗條件控制的考點分析[J].理科考試研究:高中,2016(11).
[6]錢新建.定量實驗題解題方法與技巧[J].現代教育科學:中學教師,2016(11).
作者:遲佳姝 劉大為 單位:長春市十一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