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學實驗教學設想探討

時間:2022-04-22 04:01:06

導語:生物化學實驗教學設想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生物化學實驗教學設想探討

摘要:生物化學實驗旨在培養學生綜合能力,學生課前預習認真與否直接影響著綜合能力的訓練,本文結合實驗教學實踐中發現的問題,對如何提高學生預習效果進行設想

關鍵詞:生物化學實驗;預習效果;教學設想

生物化學實驗教學是醫學院校本科生生物化學課程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在理論知識的學習過程中學習生物化學實驗技術,可以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合作精神及嚴謹的科學作風。醫學院校生物化學實驗教學一般在低年級開設,此階段學生所接觸的實驗技術與儀器較少,不能形成較強的科學思維;傳統的生化實驗教學一般為教師先講解、學生按部就班操作,學生缺乏自主學習與思考;加之,生物化學實驗課多為驗證性實驗,設計性、綜合性實驗較少,學生對實驗課興趣不高,多是被動接受知識,教學效果不理想。為此,授課教師在不斷探討教學改革,包括實驗內容、授課方式、實驗效果評分方式等,以期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和教學效果。

一、教學實踐

筆者在近兩年的生物化學實驗教學中,會提前給出預習要點要求學生課前預習并寫出具體實驗操作流程,鼓勵部分學生制作授課PPT并進行講解;老師授課前通過提問考核學生預習情況,教學中詳細講解實驗內容、演示相關儀器使用并有意識引導學生對實驗過程中出現的現象進行思考與分析;授課結束前由學生對實驗進行總結與分析;書寫實驗報告時,要求學生注重分析問題的深度與廣度,通過多個環節培養學生自學、思考與分析問題等能力。

二、教學效果與體會

相對于傳統“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方式,上述教學過程在一定程度上能促使部分學生進行課前預習與自學,在課堂上積極思考與分析問題。但總有部分同學敷衍了事,應付老師。批改實驗報告時發現部分學生分析問題不夠深入,甚至有分析錯誤的地方。盡管授課老師要求學生提前預習并寫出實驗操作流程,但課前抱著應付態度的同學,只會對照預習要點粗略復習相關理論知識點,只會簡單瀏覽實驗教程并不會深究“為什么”;在操作中,組員手忙腳亂,幾乎把全部實驗課時間用于完成實驗,缺乏時間思考;加之,同學對基礎知識掌握程度不同、學習能力與態度也各異,因此學習效果差異較大,達不到培養學生能力的目的。學生課前對實驗相關內容把握程度對學習效果和能力培養至關重要。學生只有在對基本知識、技術有一定認識的基礎上才會有時間思考和分析問題。但是學生實驗課訓練有限,學習課程多,沒有太多時間用于查找文獻、資料學習相關實驗技術與儀器操作。筆者認為教師應該在學生預習環節下功夫,不僅可以減輕學生工作量、提高學習興趣,又可以促進學生預習效果。

三、教學改革設想

針對生物化學實驗課程,教師應當采用多種新穎教學手段促進學生預習效果。

1.云板書與微信平臺結合。云板書作為一種新型教學承載體,相對于傳統的PPT有更多的優勢:傳統的PPT形式不能將知識整體化,在沒有教師的講解時很難清楚邏輯關系,而云板書則以一個知識點為基礎,通過文字、圖片等將知識點串聯起來,完整呈現且縮放自如,通過互聯網技術于微信平臺,同學關注后可以自由瀏覽,隨時隨地學習,共享學習資源。目前,我教研室教師已經在理論課部分章節的教學中嘗試運用云板書,并于自己建立的微信公眾號里供學生復習。根據學生關注瀏覽和留言情況來看,通過該形式對知識精練總結與歸納深受學生歡迎。筆者認為云板書除用于知識點歸納總結外,還可用于幫助學生實驗課程的預習,但需要教師花更多時間精心制作。教師不僅需要將每個實驗的實驗目的、原理、操作、注意事項等板塊按照一定邏輯關系制作成云板書,并將不易理解的實驗原理、操作以模式圖、流程圖等形式詳細闡明,還應將涉及到的新儀器等用真實圖片展示出來;于實驗開課前幾周將云板書于微信公眾號,同時還可以將與實驗密切相關的文獻資源、視頻文件等與學生共享,讓學生自主預習,并通過平臺互動留言提出問題,帶著問題進入實驗課學習。比如血清蛋白醋酸纖維素薄膜電泳實驗中,實驗教程為“電泳時,膜條點樣端置于負極、點樣面朝下,點樣線不能接觸濾紙橋等”,由于學生沒有接觸過電泳實驗,對于電泳槽是什么樣子、負極在哪里、濾紙橋是什么、膜條怎樣放置到電泳槽上等問題不是很清楚。若教師提前將相關內容制作成云板書,學生課前只需花很少時間就能清楚這些小問題,課堂上就會更多關注與思考“膜條為什么要放在負極?圖1中膜條放置錯誤對結果會有什么影響?”等問題。課堂上,教師再通過提問、現場操作演示等方式與學生面對面交流加深學生對實驗的理解與掌握。利用云板書作為教學載體通過線上互動式教學與線下傳統式教學模式完美結合,發揮兩者優勢,可能成為促進實驗教學的有效手段。

2.虛擬仿真實驗在實驗預習中的作用。虛擬仿真實驗是借助多媒體、仿真和虛擬現實等技術,在計算機和網絡上搭建的可以輔助、替代傳統實驗操作環節的軟硬件操作環境。學生可以進入虛擬仿真實驗平臺完成各種實驗,身臨其境完成實驗操作,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想象力[2]。生物化學實驗大多是驗證性實驗,通過傳統實驗教學方式,學生可以對相關理論知識有進一步理解與掌握,但是基本上是填鴨式學習,并不能達到主動學習的目的,教學效果差;另外,由于實驗時間有限,學生實驗結果不理想卻不能重復操作,無法全面分析誤差原因,達不到綜合、全面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虛擬仿真實驗技術的支持下,學生可以預先登錄虛擬實驗平臺,通過瀏覽實驗目的、實驗原理及觀看相關實驗視頻對實驗有大致了解后,再進行虛擬實驗操作。若對實驗理解則可以順利完成虛擬實驗操作;若操作有不對的地方,系統會給出錯誤提示并解釋原因,學生可以知道錯在哪兒。經過多次虛擬實驗操作后學生對實驗會有更加深刻的認識和理解。課堂上,教師對重點內容和注意事項講解,讓學生再次演示虛擬操作,加深印象。最后,由學生進行真實的實驗操作。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可以主動學習,對實驗原理、操作更加清楚,對實驗結果分析可能會更深入。虛擬仿真實驗對于我校學生來說是比較新穎的教學方式,應該會受學生歡迎。如血清蛋白醋酸纖維素薄膜電泳實驗,預先讓同學登錄虛擬實驗平臺了解電泳基本原理、操作,再完成電泳虛擬實驗,對電泳有一定了解和認識后,帶著問題回到實驗室課堂,在教師講解和示教后,再實際操作。通過這樣反復多次學習,學生對電泳必定有更深理解與掌握。另外,由于教學課時有限,開設實驗課程較少,通過虛擬仿真實驗平臺還可以為學生開設一些現有實驗條件下不能完成的實驗項目,拓展學生視野。目前,我教研室與公司合作開發出部分虛擬實驗在線課程資源,若能合理利用這些資源,對于本科生物化學實驗教學效果的提高、培養學生學習積極主動性都有著重要作用。

3.增加預習考核分值。近年來,我校生化實驗課程評分中預習所占分值不高,學生會主觀放棄或者不重視預習環節,另外,教師對不認真預習的同學也不過分追究,長此以往對于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十分不利。因此,教師可以通過增加預習分值與考核力度,促使學生注重實驗預習,從被動接受知識變為主動學習。

四、結語

總之,授課老師應該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總結,有目的性地改變教學方式與手段。在以后的教學實踐中可以將上述新穎的教學方式融入到教學環節中,促進學生預習效果,為更好地培養學生綜合能力打下基礎。

作者:徐先林 單位:遵義醫學院

參考文獻:

[1]王青松,蔡望偉,周代鋒,等.圖示教學法在生物化學實驗《血清蛋白醋酸纖維素薄膜電泳—微量法》中的應用[J].大學教育,2014,(5):48-49.

[2]劉慧萍,張國民,陽力爭,等.基于虛擬仿真實驗技術的生化實驗教學初探[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4,(14):8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