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貨幣金融影響和監管趨勢
時間:2022-09-10 03:35:40
導語:數字貨幣金融影響和監管趨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近年來,隨著區塊鏈、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的發展,數字貨幣迅速走向創新快速發展,成為全球經濟的核心,中國也逐漸開始積極研究。總書記出席二十國集團峰會,提出了以數字普惠金融為主題的全球數字經濟發展新理念。2016年,中國中央銀行將成為未來幾年的主要戰略金融目標,金融和信息技術的變革推動了數字貨幣的發展,并對金融業產生了重大影響。
一、數字貨幣的金融影響
目前,我國數字貨幣的發展還不夠規范,這給央行和各個部門帶來了許多潛在問題。與數字貨幣相比,它對中國的貨幣政策、金融穩定、銀行收支平衡有著重要影響。
(一)數字貨幣對央行宏觀政策及金融穩定的影響
1.數字貨幣對央行宏觀政策的影響發行數字貨幣將是一個漸進的過程,這可能是一種小規模的附加貨幣,慢慢地,廣泛地使用,最后得到充分利用。但是,反過來說,在中國的經濟體系中,數字貨幣數量很少,這對中國的貨幣問題、貨幣政策、貨幣定義,甚至貨幣政策的執行都會產生重大影響。根據5部委關于比特幣的規定,比特幣不被視為與貨幣同等的法律形式,而是作為虛擬商品而非在市場上使用。在互聯網上,比特幣是一種買賣商品的方式,制定和執行金融政策的中央銀行,必須根據市場需求實現數字貨幣和人民幣之間的平衡并思考這一點,如何在分布式會計技術的作用下影響中國人民幣貨幣政策的減少,信息交換將提高金融效率,促進金融創新,同時也應該考慮到信息交換是否會嚴重削弱央行的職能。數字貨幣直接影響貨幣政策的傳導和影響,使貨幣乘數不斷增大,同時,增加貨幣流通速度的可測度,為大規模貨幣流通分析奠定堅實的基礎,從而有利于貨幣總量與結構的合理測算。實施貨幣政策時,數字貨幣的作用取決于兩種貨幣間的金融互聯程度,高度替代、失效的貨幣政策和數字貨幣將有所助益:貨幣政策以央行發行的法定貨幣為目標。采用數字貨幣能增加貨幣量,提高貨幣政策的有效性,并能有效地分散會計風險,使得交易信息準確,能夠監控資金流動,有助于監管者利用貨幣政策工具及時評估金融風險。建立結算點可以加快貨幣政策的轉移,有利于穩定利率和價格的遠期結構,有利于經濟的發展,如果將來數字貨幣廣泛流通,貨幣的數量和管理方式都會有很大的變化,個人、企業、金融機構和其他企業之間的資金清算,如造成貨幣供求關系的變化,就應該從清算轉到帳面清算,而在貨幣清算方面,數字貨幣的使用會使清算更加方便。便捷性的提高將增加交易總量,增加整個經濟系統的流動性,降低交易成本。現有貨幣結構發生重大變化,原有貨幣政策機制也將發生新的變化。若一個國家的經濟依賴于基于比特幣分散的數字貨幣,擴張性貨幣政策就可能無法實施。其發行和流通、存款準備金政策及其替代作用和相關性將影響存款準備金,最終影響中央銀行貨幣政策的有效性。作為網絡金融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數字貨幣在新的貨幣形態下必須加以規范。2.數字貨幣對金融穩定的影響數字貨幣對金融其穩定性和脆弱性都受其影響,首先,它改變了貨幣的結構,對數字貨幣的需求取代了對實物貨幣,分散特征加快了金融資產的換算速度,而第二種形式則影響到貨幣的生成過程。同時,金融危機還會加速金融恐慌的蔓延,進而影響經濟社會的穩定,封閉程度低的數字貨幣安全也會影響金融穩定,在封閉程度上,數字貨幣平臺比傳統金融機構更易受到網絡攻擊。其循環過程是可以理解的,并受到監督,傳輸很難實現,很難跟蹤。但是傳統金融機構歷史悠久,發展水平和IT安全水平都很高,由于數字貨幣的匿名性和非操縱性,使得其資產轉移容易,回收困難,當時,中國央行已基本具備了未來發行數字貨幣的兩庫三中心體系結構和用戶數字錢包。此外,為了保證數字貨幣的完整性和正確性,還需要有足夠的安全、可控的密碼算法以及密鑰分配與保存機制。
(二)數字貨幣對傳統銀行業的影響
無需實物載體,在移動終端設備上即可完成數字貨幣交易,十分方便。不需要到商業銀行去找對我國商業銀行有很大影響的傳統企業。事實上,第三方支付機構,比如支付寶,已經開始影響到商業銀行,支付寶吸引資金繼續流入該賬戶,原因是方便、安全和高利率,這削弱了商業銀行的借貸能力,也使其創造信貸的能力大大降低。將來,數字貨幣的廣泛使用將使這種情況更加惡化,以往到柜臺轉帳、結算、支付等業務可在網上完成,大大削弱了銀行的作用。
(三)數字貨幣對國際收支的影響
信用時代,為了促進經濟發展,保持國際收支平衡,經常會出現過多的貨幣造成通貨膨脹。沒錯,通過挖掘,數字貨幣的總數量相對固定。至于市場雙方的需求,則不受相關部門的約束,也不存在過度問題。有利于保持世界貨幣和人民幣匯率的穩定,改變通貨膨脹的局面,促進國際貿易和國內經濟社會的發展。數字貨幣改變了目前糧食系統的國際壁壘,由于匯率限制和寡頭付款,數字貨幣的收入將會被打破。世界上相對主導的貨幣主要是美元、歐元、日元和英鎊,這些貨幣有權操縱國際支付和國際儲備貨幣。隨著中央銀行發行信用貨幣,數字貨幣的發行和交易也隨之分散,這就是挖礦,若無中央發行機構的控制,則不存在貨幣交易。
二、數字貨幣的風險及國外對數字貨幣的監管途徑
(一)數字貨幣風險
按照不同的分類標準,金融風險可分為系統風險和非系統風險,具體表現為:風險是否分布,數字化貨幣的迅速發展,在推動金融服務創新與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風險的擴散與轉移。數碼貨幣加大了金融市場的風險,犯罪分子以金融科技的名義進行非法集資,影響了經濟和社會的穩定發展。為此,必須重視對金融風險的防范,加強數字貨幣體系的建設,一國經濟的穩定和繁榮,以及一國金融系統的穩定,都離不開該國放棄其主權貨幣。貨幣中性理論認為,增加貨幣供給會導致價格上漲,但不會影響實際生產水平,但事實上,它并非完全理性,而是以知識、時間和精力為基礎的。有限估價與目標不一致,決策環境不確定,是一個復雜的問題,所以在現實環境的影響下,市場拋售是不正常的。金融市場的反應因人對信息的獲取、處理、產生和反饋的認知扭曲而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錢太多或太少都會引起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因此,風險監測必須確保貨幣和信貸以適當的水平流通;數字貨幣改變了貨幣乘數的影響因素,而中央銀行卻不能有效地預測信用貨幣的生成,從而增加了央行監管的難度,最終影響貨幣政策的效果。1.可預測風險可預見性貨幣風險是指人們在一定經驗基礎上,能夠預測某一事件的潛在風險,但其后果卻不可預見的風險,包括法律、信用和政策調整等。因為法律風險的存在,很多新型數字貨幣在監管方面存在著法律盲區,監管合規具有極大的不確定性。同時,新的數字貨幣也是匿名的,非法交易比如洗錢,走私都可以匿名進行,承認數字貨幣的法律地位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如果設計合理,法律制度健全,數字貨幣可以成為一種成熟的貨幣形式,其信用風險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預見,這主要是因為發行貨幣的人可以創建跨國企業、項目或網絡社區。投資者對發行人的信用狀況和相關項目了解較少,這就為蓄意欺詐提供了機會,非法廣告、操縱價格、內幕交易等違法行為的信用風險較大,而調控風險則是監管機構在生產、價格、經濟活動中所采取的政策和法規的效果。2.不可預測風險數碼貨幣的不可預見性風險是指超出人們通常預期的風險,這種風險可能發生,但即使是最有經驗的人也無法預見的。這種風險主要是由外部突發事件引起的,這是一種保險,在市場風險和技術風險被納入之前或之后就已經發現,對這些國家而言,技術風險意味著信息技術的變革,封鎖鏈是新數字貨幣的基礎技術,在實際應用中十分重要,技術風險主要涉及基于區塊鏈技術的數字新技術,其措辭會帶來諸多問題,同時也涉及許多潛在風險,區塊鏈技術需要進一步完善。首先,在運行效率、公共鏈交易績效和智能合約計算方面,技術瓶頸來自于最受影響的節點,也就是最受影響的節點。要借助加密技術的最新成果,進一步保護隱私,必須從法律上解決邏輯問題,實施減少數字資產損失的措施,新型數字貨幣風險以市場風險為主,波動較大。目前,數字外匯交易平臺多為自由開放,安全性較差,這可能會導致交易系統癱瘓和客戶被盜取,數字化貨幣面臨的各種風險中,技術風險居首,市場風險控制與政策調整是跟蹤研究的主要內容,法律風險不可能一帆風順,必須循序漸進。
(二)國外對數字貨幣的監管途徑
隨著數字貨幣影響的不斷擴大,各國都根據本國的實際情況采取了相應的監管措施。包括英國,美國,日本和歐盟在內的許多國家都在積極研究制定新的監管法規,包括立法支持,試點項目和強化實際監管。英國中央銀行在2015年的一份報告中稱,比特幣是一種商品,是一種技術創新,即加密數字貨幣的原型系統。2013年,法國將德國的比特幣納入金融監管領域,另外,日本國會建議,每個比特幣交易平臺都必須得到法國銀行或注冊公司的認可,這樣,來自平臺的商業資金才能在2016年通過一項有關加密電子貨幣的新法規。受金融機構管制的電子貨幣加密兌換要求注冊審計員檢查。
三、結語
總之,世界各國對私營企業發行的數字貨幣的監管態度越來越謹慎和嚴厲,當它們的影響力增大時,就對其進行界定,將其納入現有的監管范圍,從而形成新的監管規定。
作者:葛京達
- 上一篇:農業用水統計方法探討
- 下一篇:統計質量管理技術兩類錯誤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