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匯率升值對我國經濟影響論文
時間:2022-09-16 11:01:00
導語:人民幣匯率升值對我國經濟影響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資本市場上活躍的多為國際游資,這部分資金規模大、流動快、趨利性強,是造成金融市場動蕩的潛在因素。在我國金融監管體系有待進一步健全、金融市場發展相對滯后的情況下,大量短期資本通過各種渠道,流入資本市場的逐利行為、易引發貨幣和金融危機,將對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造成不利影響。
(1)人民幣匯率升值的有利影響。匯率變動對經濟產生的影響是多方面的。人民幣匯率升值的有利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刺激進口增加,人民幣匯率升值,國外消費品和生產資料的價格比以前便宜,有利于降低進口成本;二是有利于改善吸引外資的環境,人民幣匯率升值,可使已在華投資的外資企業的利潤增加,從而增強投資者的信心,促使其進一步追加投資或進行再投資;人民幣匯率升值將吸引大量外資進入中國的資本市場,間接投資比重將進一步增加。三是有利于減輕外債還本付息壓力,人民幣匯率的上升,未償還外債還本付息所需本幣的數量相應減少,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外債負擔。
(2)人民幣匯率升值的負面影響。但是,人民幣匯率升值給我國經濟增長造成的負面影響也不容忽視,特別是在目前的情況下,人民幣匯率升值對我國經濟的負面作用較為突出:
第一,抑制出口增長。人民幣匯率升值后,出口企業成本相應提高。在國際市場價格保持不變的情況下,出口利潤的下降將嚴重影響出口企業的積極性;如果出口企業為維持一定利潤而提高價格,則會削弱出口產品的國際競爭力,不利于出口的持續擴大和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占有率的提高。人民幣匯率升值將對我國大量勞動密集型出口產品的國際市場價格競爭力造成傷害。
第二,將導致外債規模進一步擴大。隨著人民幣匯率的升值,將吸引大量資本流入中國資本市場,使我國的外債規模相應擴大。
第三,影響金融市場的穩定。資本市場上活躍的多為國際游資,這部分資金規模大、流動快、趨利性強,是造成金融市場動蕩的潛在因素。在我國金融監管體系有待進一步健全、金融市場發展相對滯后的情況下,大量短期資本通過各種渠道,流入資本市場的逐利行為、易引發貨幣和金融危機,將對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造成不利影響。
第四,影響貨幣政策的有效性。由于人民幣匯率面臨升值壓力,為保持人民幣匯率的基本穩定,迫使中央銀行在外匯市場上大量買進外匯,從而使以外匯占款的形式投放的基礎貨幣相應增加。從表面上來看,貨幣供應量在持續增長,但供應結構的差異卻造成資金使用效率低下,影響了貨幣政策的有效性。
第五,增加就業壓力。由于目前我國提供新增就業機會的主要是出口企業和外資企業,人民幣升值將抑制或打擊出口,最終將影響到就業。在當前我國就業形勢極其嚴峻的情況下,人民幣匯率升值將可能惡化就業形勢。
盡管目前我國的國際收支是“順差”,但這種“順差”具有不穩定性,人民幣匯率升值缺乏持續的內在動力,人民幣匯率升值將影響我國國際收支的平衡和金融市場的穩定。
權衡利弊、人民幣匯率不宜升值
面對人民幣匯率升值的壓力,的確是一個兩難的選擇:人民幣匯率升值可使我國在吸引外資、償還外債及購買國外商品時獲得一些好處,但人民幣匯率升值則使我國出口商品的相對價格提高而抑制出口。因此,我國政府在一定的國際壓力下到底能否采取升值舉措,根本上取決于國內經濟發展的需要、進出口結構狀況以及對國際市場商品、貨幣供求關系的綜合判斷。
由于人民幣匯率問題十分敏感,不僅美國人把中國企業家的分析和表態當成宣傳素材,國內也有人將企業的言論和行動看得很重,甚至從政治角度來解讀。然而,這種理解并不合理。人民幣匯率問題關系到中美兩國,固然是不可回避的政治問題,但對國內企業而言,它們的理解和感受多屬于經濟層面。尤其是那些大量進口原材料的國內企業,人民幣升值將給他們帶來真金白銀,減少生產成本,是可以想象的。可以說,“人民幣升值有利”的說法并非毫無事實依據,只是存在于部分行業和企業,不足以作為國家決策的依據。
作為一個企業的領導人,企業家很大程度上是從企業利益角度做出表態,他不是政治家,也不會習慣從政治角度表態。因此,國內企業家即使支持人民幣升值,也沒有什么原則錯誤,不足為奇,只是立場不同而已。現在很多經濟學家、學者都可以說升值,為什么就企業家不可以,這似乎有點強詞奪理。其實,美國也有企業家反對人民幣升值,如果都這樣解讀,豈不正中美國下懷!公務員之家
筆者認為,真正需要關注的不是美國媒體怎么利用這些聲音,而是應該看到國際化背景下,中國企業也存在不同利益訴求。即使共同面對人民幣升值問題,它們的感受可能會完全不同。如何看待它們在敏感問題上的態度,是像美國人那樣刻意引用,提高到政治層面分析,還是從經濟角度予以理解?
不可否認,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不斷增強,針對人民幣的聲音會很多。然而,我們可以看到,對中美兩國企業而言,很多場合實際上都只是圍繞著商業利益在不斷較量。可以說,美國動輒以政治手段施壓,威脅把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的做法就背離了問題的本質。當然,中國國內也不乏類似過度解讀商業行為的言論。例如,國內就有人認為“中國鋼企再遭日本暗算”,指責日本鋼企蓄意同礦業巨頭簽訂短期合約,擠壓中國鋼鐵業生存空間。這不免讓人們認為,凡是日本企業的商業行為,只要和中國有聯系,損害了中國的利益,就是“陰謀”和“暗算”。公務員之家
然而,事實并非完全如此。鐵礦石價格飛漲已大勢所趨,企業追求的是利潤,我們不可能指望日本企業在中國鋼鐵業陷入談判困境時,會為了中日友好而放棄商業利益。如果只是從政治方面分析,刻意夸大商業行為帶來的政治影響,甚至呼吁國家出面解決,而不是去做大做強產業鏈條,中國什么時候才能真正出現世界級的企業?
因此,筆者認為,針對人民幣匯率問題,企業家同學者一樣也有表達意見的權利。過去,我們參與全球貿易較少,企業自身也缺乏分析能力,很少有企業界人士對匯率問題提出不同看法。然而,現在企業對匯率的敏感性已比外界要快得多,它們發表不同的意見,是我國貿易多元化發展進步的一個縮影。它們的言論和行為仍是商業問題,不應像美國那樣過多解讀,更沒必要把企業家的暢所欲言提到政治高度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