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增值原由及對國際貿易的影響

時間:2022-08-08 09:04:22

導語:人民幣增值原由及對國際貿易的影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人民幣增值原由及對國際貿易的影響

人民幣持續升值,給我國貿易帶來一定影響,出口貿易受抑,進口貿易擴大,這對減輕我國通貨膨脹的壓力有一定的好處,但同時會增加通貨緊縮的壓力。人民幣升值迫使很多產業的工資及成本提高,從而削弱我國出口產業的競爭力。人民幣升值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它有利于我國貿易的長遠發展,有利于我國良好貿易環境的形成。但同時,我們也應該認識到,人民幣升值帶來的挑戰和給我國貿易發展帶來的思考。眾所周知,優化貿易環境的根本手段不在于壓低價格,而在于改變發展道路,采用新的技術手段提高產品質量,由低效、低附加的數量型增長模式,向高效、高附加的出口戰略模式轉變。

1我國的人民幣現狀

1.1我國的匯率制度我國實行以市場為導向,對貨幣進行調節和浮動匯率制度,包含以下三方面內容:第一,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充分發揮匯率的信號作用;第二,主要根據貿易平衡狀況調節匯率波動幅度,體現管理的優勢;第三,從一籃子貨幣的角度看待匯率問題,杜絕片面地關注雙邊匯率。從某些方面說,我國現行的匯率制度可有效控制匯率波動,減少匯率固定引發的問題。

1.2人民幣升值的背景第一,人民幣升值是在發達國家的壓力下進行的。近年來,國際上要求人民幣升值的呼聲不斷,其中特別顯著的是美國。美國企圖通過要求人民幣升值來緩解中美貿易的失衡。迫使人民幣升值的主要國家里還有日本。早在2003年,日本財務相就提出過要求人民幣升值文件。此外,由于美元的不斷貶值,歐洲及東亞的部分國家也擔心本國出口會受到中國商品的沖擊,紛紛要求人民幣升值。人民幣面臨的升值壓力越來越大,2003年初至今,人民幣的升值問題始終是國際上的熱點話題。第二,我國外匯儲備增長快速。從經濟學理論看,一國的外匯過多,從另一方面就表明其本幣定價過低,而外幣定價過高,這就使本幣面臨了升值的壓力。在有的國家看來,很多數字表明了人民幣應承受更高的匯率。外匯儲備的不斷增長,加之伴隨經濟快速增長而來的各方面變動,使得國際社會要求人民幣升值的呼聲更強大。

1.3人民幣升值的現狀面對越來越大的升值壓力,我國實行了人民幣外匯體制的一系列改革,從2005年7月開始,建立健全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但浮動范圍限制在千分之三以內。自2005年實行外匯體制改革,人民幣始終處于持續升值的狀況,只是升值的幅度有緩有急。在目前國際經濟動蕩、很多貨幣貶值的環境下,維持穩定也就是一種勝利。

1.4人民幣升值的原因第一,經濟原因。包括:我國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在對外貿易中長期處于貿易順差;國際上強烈的人民幣升值預期;央行的干預,加入WTO后中國對外經濟摩擦增多,美日歐等國給人民幣升值增加壓力,使制度性經濟摩擦的份額增加。我國政府為降低他國對人民幣升值的壓力,為人民幣早日成為硬通貨做準備,主動升值。第二,政治因素。當今復雜的國際壞境下,匯率問題不再是單純的經濟問題,也成為部分國家達到其政治目的的一種手段,這給人民幣升值帶來了政治上的壓力。日本的發難,近些年來國際社會引發人民幣升值問題比較強烈的是日本。隨著有關“亞元”問題討論的深入,誰是亞元的主導,已成為一個敏感的問題。由于近些年經濟的委靡,日元充當亞元主導的競爭力變小,而在此時中國逐漸成為亞洲經濟發展“龍頭”,人民幣的價值逐漸提升,引起了日本的不滿,所以向中國發難,要求人民幣升值。再有是美國的施壓,其目的一方面為維護其“金融霸權國”地位,另一方面為刺激產品出口,轉嫁本國的經濟危機。奧巴馬上任后,為確保的支持,必須要穩定美國經濟,因此迫使人民幣升值以鞏固政治地位。

2人民幣升值對國際貿易影響

2.1有利影響第一,人民幣升值從某種程度上對緩解國際貿易摩擦和貿易制裁有積極意義。由于我國人口眾多,勞動力的成本價格低,所以在勞動密集型、低附加值產品,尤其是紡織品、服裝、鞋等商品交易中有很強的價格優勢,在國際市場上占有一定比例的份額。但這些優勢商品與高附加值產品相比,所具有的差異產品屬性很低,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也相對激烈很多。由于我國的出口商品具有很強的價格優勢,這就導致進口國的本國商品受到沖擊,繼而引起替代效應,最終阻礙進口國經濟的正常發展,產生因反傾銷引起的糾紛。綜上,人民幣升值從某種程度上能使我國出口商品的價格提升,降低進口國的需求,這就為減少反傾銷糾紛、緩解貿易摩擦創造了有利條件。第二,改善貿易結構,實現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目前,在我國出口總額中勞動密集型產品和低附加值產品所占比重較大“,世界工廠”的稱號從側面反映出我國貿易結構仍處于以對外為主的低級階段。但勞動密集型產品、低附加值產品的利潤很低,而人民幣的升值使外國生產的商品價格相對降低,使我國出口商品的價格優勢降低,這嚴重打擊了依靠價格優勢競爭的勞動密集型產業。這就迫使我國這類企業需求新的發展道路,以自身實際為基礎,調整本企業的產業結構,刺激企業生產高技術產品,淘汰那些技術含量低、高污染、高消耗的企業。從而引導我國對外貿易的增長方式由粗放向集約轉變,努力打造具有核心技術的自主品牌。

2.2不利影響第一,人民幣升值抑制我國出口,沖擊中小企業,帶來更多的失業問題。人民幣升值使我國部分進行附加值加工的中小企業面臨挑戰,由于失去了價格優勢,導致競爭力的減弱、企業利潤下降,最終難以繼續經營,大批工廠企業停產倒閉,產生大量的失業者;再者,部分有發展潛力的加工企業會轉變發展模式,撤出勞動力密集型產業領域,這也使得很多低素質的勞動者失業。第二,不利于我國對外招商引資,打擊外商投資的積極性。正是由于我國的出口成本和勞動力成本較低,才吸引了眾多的外商來華投資。人民幣持續升值,使得那些以外幣股本投資的外商的兌換力減弱,成本增加。投資項目的資金也會隨著人民幣的升值而縮水,從而增加了投資的成本,延長了投資的回收期,嚴重降低了外商的投資熱情。

3應對人民幣升值產生影響的主要策略

3.1優化我國出口結構應對人民幣的升值壓力,各企業應調整出口產品結構,重視技術創新,增強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刹扇∫韵麓胧旱谝?,加大對高附加值產品的開發力度。在我國的出口企業中,生產低附加值產品的中小企業占大多數,一旦人民幣升值,產品的降價空間就大大減小,從而無法化解由人民幣升值帶來的不良影響。所以,這類企業應大力生產高附加值產品,降低升值帶來的損失;第二,加快產品升級,我國出口商品的同質化問題突出,依賴價格優勢競爭不是長遠之計,加之升值壓力降低了價格優勢,因此我國的出口產品應尋求新的競爭點。綜上,我國出口企業應積極應對機遇和挑戰,利用產業轉移與勞動力成本的優勢,轉變出口模式,在危機中保證出口的穩定性。

3.2擴大我國的內需面對人民幣升值的挑戰,我國企業僅依靠外向型經濟是無法生存的,要在拓寬出口的同時開拓國內市場,努力拉動國內需求,使國民經濟的增長從對外貿的依賴中解脫出來,減少國際經濟動蕩給我國帶來的不利影響,最終實現我國經濟的健康發展。我國應制定以拉動內需為主的發展戰略,完善我國的投資政策,拓寬投資渠道,提高資本的利用率,降低失業率。我國要著重拓寬投資渠道,將儲蓄機制改變為投資機制,將我國的居民儲蓄與外匯儲蓄充分利用起來。在這樣的情況下,即使不對技術水平和資源利用率進行大的整改,也可以在不依賴外資的情況下實現我國經濟的快速增長,同時增加就業率,使我國經濟和社會實現穩定快速地發展。

3.3拓展國際市場從人民幣升值和我國的發展現狀出發,我國應積極開拓國際市場,不局限于美國、日本等主要的出口國,努力形成多元化的出口模式。多元化有利于規避風險,加速向美元區的出口。人民幣升值針對的主要是美元,避險較困難,所以只能應對風險。但在人民幣升值的同時,其他貨幣不是固定不變的,所以可以通過遠期交易回避部分風險。進出口貿易的地域分布,反映著一個國家的對外貿易狀況,及對某個國家或地區在經濟上的依賴度。一旦過度依賴某一國家或地區,貨幣政策對企業的影響會大大加強,這使得處于當前動蕩國際形勢下的企業更加步履維艱。所以,要合理地拓展國際市場,從長遠利益出發選擇進出口貿易的地域,在國際范圍內實現原料來源與產品銷售地點的擴大和分散,從而實現資金市場的多元化,建立具有優勢的貨幣組合,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分散國際貿易,降低外匯風險。

4結語

綜上所述,因為人民幣的不斷升值,我國的宏觀經濟與進出口貿易的發展都面臨著新機遇和挑戰。實現我國經濟的持續發展就要求政府部門加大宏觀調控的力度,為進出口貿易的發展營造良好的國內外環境。同時,我國的外貿企業作為進出口貿易的具體實施者,也要積極地抓住機遇,迎接挑戰,認清自身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并及時做出調整與改進,加大創新力度創造新的發展模式,以提高其在國內外市場的綜合實力,在人民幣持續升值的現狀下平穩發展,從而保證我國貿易的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