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貨幣政策透明度改善論文
時間:2022-04-10 02:45:00
導語:我國貨幣政策透明度改善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提高貨幣政策的有效性一直是研究貨幣政策不可缺少的一個方面,而改善我國現有貨幣政策的透明度可以有效引導公眾預期,提高貨幣政策的有效性。貨幣政策的透明要求貨幣政策管理和制定從神秘走向透明,透明度成為貨幣政策管理架構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習國外的有效經驗,根據我國目前的狀況,提出改善我國貨幣政策的透明度,穩定金融環境的建議。
【關鍵詞】貨幣政策透明度
貨幣政策透明度的概念,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1999年提出的《貨幣與金融政策透明度良好做法準則》,貨幣政策透明度是指一種環境,即在易懂、容易獲取和及時的基礎上,讓公眾了解有關政策目標及其法律、制度和經濟框架、政策制定及其原理,與貨幣和金融政策有關的數據和信息,以及機構的職責。
一、我國貨幣政策的現狀
貨幣政策是指央行實施的,用以影響貨幣和其他金融條件,達到持久的真實產出增長、高就業和物價穩定等廣泛目標的經濟政策。對于政府而言,貨幣政策工具主要指法定存款準備金、再貼現率、公開市場操作這三大法寶。
1、三大貨幣政策工具的發展
法定存款準備金,規定了商業銀行或某些國家中的儲蓄機構在其存款負債中必須上繳央行一定比例的存款或者是預留庫存現金。因為法定存款準備金率通過貨幣乘數影響貨幣供給來調節市場的貨幣供應量,從另一個方面來說,也限制了銀行的一定的現金流,保障了存款用戶的相對風險。從2006年第一季度到今年的第一季度,這四個季度,央行已經對存款準備金率調整13次,每次的調整基本都是提高0.5個百分點。搭配使用央行票據等對沖工具,有利于增強中央銀行回收多余流動性的主動性和有效性,有利于適當調節商業銀行信貸擴張能力,保持貨幣信貸總量適度增長。再貼現率,央行在通過“貼現窗口”貸款或再貼現或購入銀行持有的金融資產向銀行體系直接提供準備存款的活動中索取的利息。從而影響貨幣資金供求。再貼現率現為3.24%,而且這個數據近年一直都沒有變動。
公開市場操作,如回購和逆回購協議、買賣政府債券、發行中央銀行證券等。從我國的貨幣政策報告中,可以得出去年到今年的五個季度的公開市場操作情況,如表1所示。
從表1可以看出,票據發行總量和季末票據余額都是比較大的數額,央行對公開市場化操作幅度越來越大,而且根據不同的經濟情況操作的幅度也不同,通過公開市場操作來對貨幣供應量進行微調,改善通貨膨脹,而且可以靈活安排。政府在今年的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指出,進一步改進金融宏觀調控,提高貨幣政策的預見性、科學性和有效性。人們要面對是央行的政策,但是怎么樣才能有效的達到央行的預期?改善貨幣政策透明度是非常有必要的。
2、我國貨幣政策透明披露回顧
1993年以前我國央行主要是通過領導講話來披露我國的貨幣政策,這種方式的缺點是通過領導講話進行信息披露的透明度較低,公眾很難在此基礎上形成相對準確的預期。1993年起人民銀行開始向社會公布貨幣供應量指標。1995年《中國人民銀行法》頒布,里面明確列出:“貨幣政策目標是保持貨幣幣值穩定,并以此促進經濟增長。”1996年起正式采用貨幣供應量M1和M2作為貨幣政策的調控目標,每月中旬人民銀行還公布上月M0、M1和M2的實際增長率、金融機構短期和中長期貸款、企業貸款、儲蓄存款和外匯儲備情況等月度金融統計數據。2001年開始執行貨幣政策報告,在每一個季度公布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內容有:繼續執行穩健的貨幣政策,加強流動性管理,搭配運用公開市場操作、存款準備金率等多種方式回收流動,協調運用好多種流動性管理工具,保持對沖力度,引導貨幣信貸合理增長,維護總量平衡。2002年2月份,首次對外公布了貨幣政策司撰寫的穩健貨幣政策有關問題的分析報告,報告中解釋實施穩健貨幣政策的由來、內涵、實施效果。2004年,央行公布金融統計數據時間表,內容包括:本外幣存貸款數量、余額和經濟運行狀況等。
從前述內容可以看出,我國貨幣政策經濟運行透明度在最近幾年提高很快,這有利于我國貨幣政策效果的提高。但是也要認識到,我國貨幣政策經濟運行透明度還存在著一些問題。需要進行改善和提高。如金融數據公布的完整性、項目全面性、經濟金融運行的預測報告等。
二、改善我國貨幣政策透明度的優點
1、降低抑制通貨膨脹的成本
有利于形成對中央銀行的外部監督。當中央銀行不能完全排除政治干預,他們在制定政策時就會具有用通貨膨脹來換取經濟增長的偏好,傾向于采取“有所作為的政策”。而在實行公開的貨幣政策的情況下,中央銀行的任何以通貨膨脹來換取短期產出提高的行為,都將被市場主體所發現。在這種情況下,實施通貨膨脹的貨幣政策將會破壞中央銀行的信譽,喪失公信力是中央銀行實行通貨膨脹貨幣政策的代價。這樣,提高貨幣政策的透明度,就會提高中央銀行的公信力。貨幣政策的首要目標就是保持物價穩定,減少管理監管通貨膨脹的成本。
2、減少信息不對稱,有效引導預期
像所有公共政策一樣,貨幣政策可以從公眾的支持與理解中受益。在貨幣政策透明度較高情況下,中央銀行向公眾公開貨幣政策決策過程,說明決策依據,進行全面的宏觀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及時而準確地有關貨幣政策實施效果的統計資料等,這種高度透明的貨幣政策,可以使公眾獲得更為準確的貨幣政策信息,避免公眾對中央銀行的政策制定和執行產生誤解,從而獲得公眾對中央銀行貨幣政策的理解與支持,使貨幣政策傳導渠道暢通。引導公眾形成合理的預期。如果中央銀行能夠及時準確地向市場提供調控經濟運行的各種信息,態度鮮明地表明對未來經濟增長與通貨膨脹風險的預測,以中央銀行的權威與信譽,就可以影響公眾預期,使其按貨幣政策制定者所期望的方向調整投資和消費行為。
3、減少市場波動,穩定金融市場
政策可信性越大,該政策對公眾預期形成和決策行為的引導作用越大,其政策效應就越好;反之,可信性越小,其政策效應越差。政策的透明度是決定貨幣政策可信性的重要因素之一。首先,由于中央銀行不能完全預料到未來的意外沖擊,因此事前宣布的通貨膨脹率與貨幣供應量增長率等指標與事后的實際結果不會完全一致。如果貨幣政策不具有透明度,公眾就無法判斷目標的偏離是由中央銀行的短期行為或控制不當造成的,還是由未曾預料到的需求與供給沖擊造成的,這樣就會對貨幣政策的可信性造成損害。如果貨幣政策的透明度高,政策信息全面、詳細與準確,那么公眾不僅可以了解中央銀行的政策目標,還可以了解中央銀行通過什么手段與措施去實現其目標,對正在實行的措施及所取得的效果與所宣布目標偏離的原因有一個全面和正確的理解,這樣便可以保持公眾對中央銀行的信任。當人們適應這個規則以后,政策的明確化、制度化有助于保證實現貨幣政策的延續性,或者至少可以增加未來政策繼續采取目前這種方法的可能性,減少市場由于不確定帶來的風險,增強金融市場的穩定性。
三、國內外貨幣政策的借鑒
貨幣政策透明度,大致可以分為三類:目標透明度、認識透明度、操作透明度。在這三個方面上,每個國家的側重點都不一樣,現在將對外國幾個有代表的銀行進行分析,提出對我國的借鑒。美聯儲貨幣政策目標在《聯邦儲備法》中被確定為充分就業、穩定物價和適度的長期利率。對于會議記錄等信息披露在格林斯潘時期,由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提出貨幣政策決策,投票結果基本是全票通過。伯南克任職到現在,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在會后3個星期對會議紀錄予以公布。美聯儲從1994年才開始對外公布政策。在此之前,公眾和市場只能間接通過美聯儲在公開市場上的政策動向來判斷貨幣政策行動的變化,即使政策決定沒有變化,也對政策保持不變的依據進行解釋和說明。2003年8月以來,美聯儲在會后聲明中更加注重使用描述性的前瞻性語言,向市場傳遞美聯儲對經濟前景展望和貨幣走勢方面的信息。
新西蘭儲備銀行采用的都是通貨膨脹目標制,1990年率先采用通貨膨脹目標制,其物價穩定的衡量標準是由財政部長和儲備銀行行長通過簽訂政策目標協議確定的;貨幣政策決策由行長個人做出,對行長貨幣政策決定的詳盡解釋取代了會議紀要。央行還會在每個季度提供短期名義利率預測,并嘗試以圖表的形式向公眾和市場未來最有可能的政策利率路徑,向公眾說明其未來可能的政策行動。英格蘭銀行采取的措施與新西蘭基本類似,即通貨膨脹目標制。貨幣政策決策上,英格蘭銀行采用的是“多數票”原則。
歐洲中央銀行采用的是“兩支柱”的貨幣政策策略:經濟分析和貨幣分析。歐洲中央銀行貨幣政策的制定主要通過這兩大支柱獲得大量數據和信息。歐洲中央銀行貨幣政策決策由管理委員會集體討論并在取得一致的基礎上做出。歐洲中央銀行不公布會議記錄,也不公布投票結果,只是歐洲中央銀行在貨幣政策會議后立即宣布政策決定。
但是,與發達國家乃至一些新興市場國家相比,我國的貨幣政策透明度仍有進一步增強的空間。雖然貨幣政策的制定,我國的目標也是很明確的,即充分就業、國際收支均衡、經濟增長和物價穩定。但是對于認識透明度,相當于就是央行解釋他們是如何統計或者計算出這些經濟數據的,采用什么模型,什么計算方法。在這個方面是我國所欠缺的,模型的公布一直是按照以前的做法,沒有做到及時的更新。很多研究機構采集的數據也是以央行的數據為題材,從某一個方面來說,機構對信息的理解也能起到傳達作用;沒有實質性的披露,就不能使公眾對央行政策的有效理解。
對操作透明度而言還需要改善。首先,完善對外公布金融統計數據和公布及時性。像歐洲央行在會議之后就立即宣布政策決定,這就保證了政策的及時性。而我國即使開了政策會議,但也不會在會后馬上予以公布。并且,在每次季度會議之后對外的新聞都是一些比較原則性的語言,使得貨幣政策委員會不能很好地引導公眾預期;其次,不斷完善月底月度金融統計數據。就目前來說,金融統計數據涉及的項目較少,如公開市場操作,有些季度的執行報告里面會顯示基礎貨幣的資金回籠狀況,但是有的就沒有。數據只有細化到季度,沒有細化到月份;再次,規范信息披露的內容、時間與形式。如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公布以前,可以向公眾政策報告里面含有的內容,這樣,在政策報告出來之前,不會使政策的相對真空影響公眾預期,運用多種方法和現代傳媒手段增強與公眾的溝通,而不是單一的方式提供貨幣政策報告。只有不斷改善貨幣政策的透明性,才能更好的引導公眾按照央行的貨幣政策預期來走,使得央行提升自身的貨幣政策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徐筱雯:貨幣政策透明度、通脹偏差與預期成本[J],南開經濟研究,2006(4).
[2]賈德奎:西方經濟學界貨幣政策透明度理論研究述評[J],財經理論與實踐,2006(1).
[3]趙鍇:貨幣政策透明度的結構與體系的非完整性[J],財經科學,2007(2).
[4]徐亞平:貨幣政策有效性與貨幣政策透明制度的興起[J],經濟研究,2006(8).
- 上一篇:環保局學習科學發展觀心得體會
- 下一篇:政府組織學習科學發展觀心得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