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代城市高層建筑設計探討
時間:2022-10-09 02:52:22
導語:現(xiàn)代城市高層建筑設計探討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高層辦公建筑標準層平面的設計
(1)在標準層設計中,由于垂直體需要豎向貫通,故常將電梯,樓梯,設備用房等集中布置,并與相應的結構形式形成“核心體”,以抵抗巨大的風力和地震力,這部分通常稱為“核心筒”。核心筒與整個標準層平面的關系大致可以分成三種:集中式,分散式,綜合式。集中式分為中心集中和偏心集中式。中心集中式適應性比較強,適應各種不同的標準層平面,相對其他布局方式有最長的采光邊界線,通風相對有劣勢。偏心集中式是核心筒布置的標準層的一端或一側,通??偲矫娌贾弥腥肆鬈嚵魇艿揭欢ㄏ拗频臅r候常采用這種形式,并且這種布置方式可以使得交通核和設備用房爭取到一定的采光面。分散式是將核心筒分成幾部分,進行分散布置。可以對稱布置在標準層的兩端或四角,也可以自由分散布置,甚至移出主體之外,可產(chǎn)生獨特的建筑風格。然而實際工程中根據(jù)場地要求,規(guī)模,層數(shù)要求,使用功能等不同要求,更多的是采用綜合式布置核心筒方式。(2)影響標準層平面的因素很多,包括建筑功能要求,審美要求,管理要求,氣候要求等等,通過設計師的創(chuàng)作構思方能確定標準層平面。一般來說,其平面形式包括塔式平面,板式平面和交叉型平面及其各種衍生。塔式平面布局方形平面布局具有開間和進深尺寸接近、布局緊湊、管線集中、布置靈活、擋光影響較小、體形方正、雄偉挺拔等優(yōu)點。塔式平面也有各種平面形式,如正方形,三角形,圓形等等。塔式平面布局的結構合理,抗震性能好,施工方便,一般采用框筒結構或剪力墻結構,底層裙房部分空間開闊,可靈活布置功能,符合現(xiàn)代高層商住綜合體的要求。塔式平面布局的缺陷主要在于北向房間的朝向較差,同時又有完全東西向房間,日照也不利,同時靠近核心筒房間的采光職能依靠間接或人工采光,通風也需依賴機械設備來完成。板式平面布局的標準層面寬遠大于其進深尺寸,由多個獨立單元組合在一起,這種布局方式可以使每個單元都可以得到良好的朝向、采光。但是與此同時,板式布局也有它自身的弱點,比如受制于進深尺寸的限制,勢必增加了走道長度,增加交通面積,致使平面利用率不高。板式布局要想達到預期的面積指標和容積率,勢必要將其開間尺寸加大,這樣就會和用地界限發(fā)生矛盾。因此,處理好板式布局的開間進深比例問題,就成了其設計的關鍵所在。交叉型平面如“碟型”、“Y型”、“風車型”等平面布局方式,布局緊湊,分區(qū)明確,有比較充足的采光面,有較好的靈活性。大部分高層辦公標準層設計首先應滿足辦公使用的合理性,宜選擇的方式以長方形、正方形為主,盡量稍選用圓形,梭形等不利于使用和裝修的形式。
2.高層辦公建筑標準層設計要點
2.1標準層平面柱網(wǎng)進深、開間尺寸、核心筒尺寸的合理性
標準層平面功能應考慮業(yè)主或者市場需求,如果進深過大,對于小型辦公如面積規(guī)模在50~100m2的辦公無法合理使用,如果進深過小,平面使用率又太低。根據(jù)辦公空間使用的合理性及有效性,柱網(wǎng)開間尺寸選擇在7.2m~8.1m比較合適,必要時可加大到9~10m。如果標準層采用框架-筒體結構,進深尺寸控制在8~12m左右是比較合理的,同時開間柱距的選擇應當盡量滿足裝修地坪的模數(shù),一般控制在0.5m或0.6m為模數(shù)較好。外邊框架柱與核心筒的軸線距離控制在11~13m時比較合理,一般除去走廊寬度(1.8~2m)室內能保持10m左右進深。如果超過13m,結構將承擔過大壓力,梁截面過高會影響室內凈高。核心筒的結構尺寸一般控制在大于兩側外邊柱網(wǎng)間總尺寸的1/3比較合理,否則核心筒面積過小對于結構剛度不利。核心筒合理使用尺寸和結構合理設計之間應當有所平衡,而非簡單地偏向某一方面。核心筒兩側的柱網(wǎng)應當對齊,以便傳力于核心筒比較直接均勻,而不應相對柱網(wǎng)錯開設置。柱網(wǎng)布置時還需注意一些細節(jié):(1)外邊柱應盡量貼鄰結構外邊線,以保證室內空間使用效果相對完整。如外幕墻為全玻形式可以保持柱邊到幕墻之間為300~400mm凈尺寸,以便于柱子裝飾和陰影盒的設置。(2)標準層的四個角部盡量取消柱子,好處在于其一:角部景觀好,且離辦公出口較遠,可以設置較好的獨立的供主管使用的辦公室;其二:一般設計立面時,為保證良好的立面效果,至末跨時用于尺寸調整,即使設柱,此跨也與中跨尺寸不一,同時柱跨尺寸如發(fā)生修改,角部就是余量處,可以微調而非大改。(3)電梯廳不宜對外邊柱,站在電梯廳內不宜能看見柱子,此設計特別對整層出租的用戶非常重要,電梯出口處可能設計為放大前室或休息等候區(qū),都是公司形象的重點區(qū)域。電梯內視線所及之處如有柱子是不舒服的心理感受。
2.2標準層合理層高的選擇
2.2.1辦公室合理凈高的選擇
按照辦公樓的檔次確定辦公樓的標準層凈高,通常高檔辦公樓或者5A級寫字樓的凈高要達到2.7m以上,頂級辦公樓2.8m,甚至更高。為滿足此類辦公樓整層出租的可能,盡量做到走廊凈高同辦公室室內凈高。中檔辦公樓的凈高一般要求控制在2.6~2.7m,走道凈高控制在2.4~2.5m,如同樣要求整層出租也應當保證走道凈高同辦公室凈高。一般檔次的辦公樓,一般面對分隔租售的中小客戶,基本不會有整層出租的情況。辦公室內大部分區(qū)域2.5~2.6m,空調管線可以煙辦公室室內周邊吊頂布置,局部區(qū)域可以降低凈高,但一般控制在2.4m以上,走廊凈高要求達到2.2~2.3m。
2.2.2影響標準層凈高的因素
(1)結構梁板尺寸結構梁的高度對凈高影響非常大,比較多的做法是設計寬扁梁,極限梁高度為跨度的1/15。次梁設置盡量不選擇十字梁,而是將次梁平行于主梁設置,以便核心筒內管線方便高位地接入辦公室室內,核心筒邊梁在不涉及影響開門、消火栓嵌墻設置的前提下可做上翻設計。(2)空調等機電形式通常頂級寫字樓會采用全空氣VAV系統(tǒng),簡單地講,供冷供熱全部是用風管完成,送風回管都在吊頂內,占用空間非常大,一般至少要400~500mm的空間高度。在合肥某項目中,采用此系統(tǒng)。新風采用每層標準層的4個角部進入核心筒4個角部的空調機房。這一處理在新風處理上比較好但是管道空間太多以至于后期現(xiàn)場配合帶來很大困難。這種情況下適當提高層高100~200mm較為合適。一般檔次的辦公樓多采用風井盤管加新風的空調系統(tǒng)形式,供熱、空調均通過水管及表冷器送至室內風井,形成冷熱空氣。新風獨立處理后送至室內,這一系統(tǒng)在辦公區(qū)域內風管相對較小,在室內需要的空間一般在主梁以下300mm。有時由于標準層平面較大,會將空調機房拆分多高,形成多組空調系統(tǒng)。這種方式在走廊中存在大量空調水管,通常將主水管設置走廊等便于檢修的地方,并且因為水管有間距和放坡要求,因此走廊凈高會有影響,吊頂較室內低200~300mm。另一種較為常用的空調方式為VRV系統(tǒng),可以用于高端或低檔次辦公樓。優(yōu)點是各戶能獨立控制,獨立用電計量,特別適用于分隔租售的小空間辦公。但其需要室外設空調機位,影響立面。如果層數(shù)不多的辦公樓會選擇將室外機放置屋頂,但是一般而言距離不宜過長,否則熱效率損耗很大。VRV系統(tǒng)的一大優(yōu)點是室內風管幾乎沒有,其冷媒管可以貼梁底安裝,僅需200mm左右高度,也可梁上穿洞安裝。室內風井掛在梁格內,常有將室內周邊一圈吊頂降低200mm做冷媒管的做法。排煙管,噴淋主管,強弱電橋架等也都是影響標準層層高的主要因素。比如電纜橋架一般至于風管下方,高度200mm左右,不小于150mm。(3)吊頂方式關于吊頂建筑通常預留100mm為凈高計算依據(jù)。當然如果吊頂內燈具選用如果高度過高會致使100mm的空間不夠,建議保持在150mm比較合理。近年來也有高檔辦公樓開始采用系統(tǒng)吊頂方式,將風水電燈等工種管道末端以同意設備帶方式布置,比如利用燈具作為回風等。
3.結語
高層建筑標準層的設計映襯著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形勢和物質追求。建筑師的任務就是在設計中,更多的考慮城市,考慮城市中大多數(shù)人的需要,讓建筑在最大程度上變得親切。我們共同肩負著保護人類生存環(huán)境的責任,未來的高層建筑標準層的設計應采用符合生態(tài)原則的設計方法。注重空間品質,加強環(huán)境意識,創(chuàng)造具有可持續(xù)發(fā)展意義的工作和生活空間是高層建筑標準層設計的未來發(fā)展方向。
作者:李東東 單位:上海高亞建筑設計事務所
參考文獻
[1]孫小堅,王志揚.淺論高層住宅樓標準層設計[J].中國建設信息,2004,14.
[2]陳穎.商務類高層辦公樓標準層設計分析[J].中外建筑,2014,04.
[2]覃曉旭.論民用建筑標準層的設計原則[J].現(xiàn)代裝飾(理論),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