鉆孔灌注樁技術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作用
時間:2022-04-25 03:59:39
導語:鉆孔灌注樁技術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作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不斷提升國民經濟發展速度的今天,我國建筑工程領域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要求遵循施工規范,結合施工現場實際情況,將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廣泛應用到工程建設中,只有這樣才能達到工程質量提高的目的。為此,本文通過具體案例,對建筑工程施工中鉆孔灌注樁施工準備、工藝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建筑工程;鉆孔灌注樁技術;施工工藝;施工準備
1建筑工程施工中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的施工準備
(1)建筑工程建設早期階段,需嚴格審查各項施工內容,如編制施工方案的依據是否合理、施工流程是否完善、技術指標是否準確等,且根據設計圖紙、地質環境等條件認真核查施工內容的規范性,保證其與現行規范相符。除此之外,還需審核方案中應對突發事件預案的可行性。
(2)詳細檢驗灌注樁的運用現狀,在泥漿循環系統內合理安設沉淀池或泥漿池,同時對導管的合格性進行檢查,做好水密性承壓試驗。要求按照施工規范進行灌注混凝土料斗尺寸的合理選擇,其必須與灌漿量方案相符。同時做好材料質量檢測工作,防止質量不合格的原材料混入施工。
(3)在施工階段企業應加大工作人員培養力度,且對其專業技能水平進行嚴格審查,施工負責人需對鉆孔灌注樁施工現場進行定期、定時檢查,審核施工操作人員技術水平。
2建筑工程施工中鉆孔灌注樁技術的施工工藝
(1)工程概況。為便于理解,本文以房建工程為例進行分析,73150㎡為本工程占地總面積,184814.50㎡為建筑總面積。由于該工程具有極為復雜的地質環境,可選取鉆孔灌注樁進行施工。泥漿護壁需應用到成孔施工中,274根為全部樁數,1到2.2m之間的樁徑為8種類型,5到12m為樁凈長。按照由上到下對場地巖土層進行劃分,依次為人工填土、第四系沖積層、白堊系基巖。
(2)護筒埋設。一般需把鋼護筒安設到沖孔樁孔口位置,這樣可達到孔口保護與水壓力有效控制的目的。樁中心為護筒放樣的圓心,相比沖擊鉆頭,需多出200mm,且將溢漿孔(2個)安設到其上部位置。穩定、準確為埋設護筒的條件,需在50mm以下有效控制中心、樁位中心間的偏差,同時比地面高出300mm。在完成埋設護筒工作后,需復核現場施工情況,確保其埋設位置符合施工規范后,即可實施機械就位工作。
(3)成孔。按照施工地質的實際情況,先選取低錘密擊的方式進行前期沖擊施工,如存有軟土地基情況,則需進行粘土塊、小石片添加,隨后實施重復性沖擊造壁,以此對孔壁擠壓密實度進行有效提升,直至在護筒腳300mm以下位置作為孔深,且對開孔完成情況進行確認。除此之外,還需詳細檢查護筒,對其是否存在傾斜、位移問題進行分析。核實沒有誤差后即可向1到2m間進行沖擊,且進行正常沖擊轉化,并對泥漿比重進行實時測定、控制。同時,按照地質條件監理人員必須對每層土層沖擊、泥漿比重進行有效控制。
(4)成孔清渣。成孔質量的優劣直接影響著建筑工程施工的整體質量,因此必須做好成孔清渣工作。首先,分次清理各個樁孔,一般都在成孔后及時清理,先通過測繩進行測量,在保證其質量符合施工規范后,再利用測繩測量孔深;其次,完成焊接鋼筋籠工作后需及時進行二次清孔作業,清孔施工中,需對流出水的清潔程度進行隨時觀測。如泥漿粗粒渣(1cm以上)含量為0或極少等情況下,或在孔內測錘沒有阻力感時,都可確定其清孔成功。同時需在28Pa/s以內控制孔底泥漿粘度,且在每立方厘米1115到1125g之間控制泥漿密度。最后,孔底沉渣厚度超過0.1m情況下,澆筑混凝土前期,需再次做好清孔工作,確保0.05m以下為孔底沉渣厚度時才能澆筑混凝土。
(5)鋼筋籠的運輸及吊裝。因現場施工場地面積較少,且具有較多影響因素,因此在灌注樁施工中,無法在施工現場綁扎鋼筋、制作鋼筋籠。這就要求必須合理配置鋼筋籠運輸工作,一般利用平板車向鉆孔現場運輸鋼筋籠。鋼筋籠運輸到施工現場后,其位置在起吊過程中需具有合理性,為保證鋼筋籠在起吊環節具有較高穩定性、剛度,可將圓木設置到其內部,以此增加其穩定性。為防止骨架在起吊過程中出現變形問題,可通過2點吊方式進行施工。第一吊點可安設到骨架上部位置,第二吊點可安設到骨架50%位置。首先起到第一吊點,隨后骨架與地面分離后,需起到第二吊點,兩點起吊時需保證鋼筋籠為順直狀態,一般需同時起吊2點,只有這樣才能保證鋼筋籠位于垂直現狀。如鋼筋籠較長,綁扎、吊裝、焊接等工作需分段進行,確保所有都設置到孔內后,可按照技術指標或試驗數據,對鋼筋籠進行準確定位與實施固定作業。
(6)混凝土拌合。鉆孔灌注樁施工中要求混凝土數量必須符合施工規定,只有這樣才能連續灌注施工,為達到混凝土供應需求,一般在拌和站內對混凝土實施拌和作業。通過機械設備對混凝土配合比、進料、出料與時間進行自動化控制,且指派專業人士分析檢驗骨料級配、含水量的合格性,以此保證其配合比的準確性,且認真檢測混凝土的塌落度,及時發現不達標情況,避免對工程質量造成影響。為有效預防灌注導管堵塞問題,灌注施工前,需對灌注導管、設備進行全面檢查,確保設備運行正常。在導管放置過程中,應確保其下放緩慢、平穩,避免摩擦問題出現在灌注導管與鋼筋籠之間,隨后對鉆孔灌注樁根基位置的隔水塞進行檢查,確保隔水塞作用與設計需求相符,嚴禁產生滲水現象。
(7)浮籠。浮籠問題往往出現在灌注混凝土時具有過快速度或導管具有過深埋設深度等情況下,同時,如導管提升過程中與鋼筋籠接觸也會導致上浮問題。為此,施工過程中必須對混凝土灌注速度進行嚴格控制,在提升時減少混凝土面沖擊籠底現象,實時對混凝土面高度進行測量,在導管底管向鋼筋籠進入后需立即將導管拔出,避免浮籠問題。
3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為滿足社會經濟發展需求,必須做好建筑工程建設工作。鉆孔灌注樁作為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技術之一,為全面提升工程安全性與質量,需確定建筑工程鉆孔灌注樁施工方案,做好施工準備,確定達到規范施工工藝,提高質量控制水平,且滿足城市化建設需求及城市規劃要求的目的。
作者:高鵬 任慶單 單位:河南五建第二建筑安裝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陳力向.試論鉆孔灌注樁技術在建筑施工中的運用[J].施工技術,2013.
[2]何愛華.論鉆孔灌注樁技術在建筑施工過程中的應用研究[J].科技向導,2013.
[3]馬亞岑,戶相洛.鉆孔灌注樁基礎施工的常見問題及處理方法[J].技術與市場,2010(08).
[4]呂維前,王思海.鉆孔灌注樁施工工藝及缺陷修補方法探析[A].河南省建筑業行業優秀論文集(2004)[C].2004.
- 上一篇:測量技術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作用z
- 下一篇:房建工程施工中相關管理的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