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園林工程造價控制與管理分析
時間:2022-04-13 12:57:46
導語:市政園林工程造價控制與管理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園林工程隨加快的城市化建設而快速發展。雖然由政府主導的市政園林工程,無論是數量,還是體量都在相應增加,但是隨著政府投放資金力度的不斷加大,政府的資金投入壓力也與日俱增。在市政園林工程中引入PPP模式,將社會資本與市政園林工程建設項目充分融合,優勢明顯。既能給私企帶來不菲的經濟收入,還能在緩解政府資金投入壓力的同時提升政府的社會效益。
關鍵詞:PPP模式;市政園林;園林工程;工程造價
1PPP模式簡介
PPP模式即是政府部門與社會單位共同合作的一種方式,它是將社會資本引入市政基礎項目建設中,通過風險共擔與利益共享快速實現公私共贏的一種融資模式。利用此模式不僅能有效減少社會基礎建設項目過分依賴政府財政概率,還利于政府順利轉變工作職能,更能促進投資主體的多元化。從政府在園林工程中承擔責任、義務的多少,可以將PPP模式分為三大類型,一種是管理外包模式,另一種是特許經營模式,還有一種是私有化模式。
2與PPP模式相結合的優勢
2.1PPP模式更高效更有實物價值。由于PPP模式是一種公私合營的合作方式,利益共享、風險共擔,因此在市政基礎項目的各個環節,都是充分考慮工程的各項成本問題。PPP模式中,合同約定成本的指的是項目的建設、運營等成本,這些相關的成本在私企參與下,無論是市政園林工程的施工技術,還是運營管理等方面效率都更高,優勢更明顯。有數據證明,傳統模式下的項目施工進程會延遲23%左右,而PPP模式下的項目施工進程較其它模式下的施工進程則會平均提前百分之三上下,不會受工程項目面積與復雜程度的影響,更不會超時完工。PPP模式不管是定性還是定量評價,優點頗多,不僅能有效降低風險留存因素,還能更高效的實現項目價值。2.2PPP模式財務更穩健能有效緩解地方政府債務壓力。采用PPP模式的項目、工程,由于有私企參與融資,因此政府額外增加的預算與債務壓力得到有效緩解,可以投入更多的資金、精力去建設更多的公共基礎建設。PPP模式與原有模式相比,更節約初期建設成本,不僅能提前鎖定工程運轉資金,還能在更短的時間內籌集更多的流動資金,從而有效緩解政府財政壓力。推廣PPP模式,還能緩解或消除地方債務風險壓力,轉讓或改建兩種運營移交模式都能將基礎設施建設與公共服務項目轉化成政企合營的經營模式。此樣,政府性債務轉變為非政府性債務,地方政府的債務壓力得到有效緩解,地方財務實力更雄厚。2.3PPP模式動力更強勁服務質量更高。隨著PPP模式的深入應用,更多的私企參與到市政工程項目建設中來,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PPP模式下,私企成本控制一旦不符合合同成本條款,政府都將有權扣款,再者私企的工程項目造價與經濟收益關系緊密,因此利用績效考核體系,不僅能調動私企獲取更多利益的動力,還能提高企業的服務項目的水平,更能改善、規避原有模式中政府單獨管控市政園林工程的各項弊端。PPP模式既為私企提供了更多的投資機會,又拓寬了就業渠道,還在緩解政府資金投入壓力的同時有效降低政府的財政風險,是實現園林工程項目政企共贏的一種有效合作模式。2.4PPP模式信譽更好形象更佳。通常情況下,政府會將主導的市政園林工程按照原有的模式分包給各大私企,各企業交叉作業,合作困難,留下不少隱患,特別是部分隱蔽工程的質量,更是很難得到保證。此樣,既不利于居民的生命財務安全,又會給政府形象摸黑,影響其公信力度。利用PPP模式,能很好的規避這些弊端,不僅能讓項目按質按量完工,還能提升人民的滿意度,更能提升政府的公信力度,還能給政府部門樹立更佳的公眾形象。
3PPP模式下的市政園林工程造價面臨的困境
3.1市政園林工程的融資成本相應提高。PPP模式下,參與的私企較多,且大部分的項目投入資金都是由這些私企來完成的。而對于金融市場,私企的信用等級遠比不上政府的公信力度,此種情況下,私企的融資成本必然相應提高。PPP模式下私企為達到更好的規避這種情況的目的,就必須在市政園林工程項目投標階段參考各種影響因素,不管是銀行的貸款利率還是項目的各項風險,都會給市政園林工程造價控制與管理帶來不利。3.2在一定程度上容易出現市政園林工程的壟斷。一般情況下,采用PPP模式的市政園林工程項目,無論是投資成本,還是工程量都相對較大,而且工期都相對較緊,因此私企在投標時都要注意結合合同成本問題,而規模、資金較少的企業無論是人力、物力,還是財力都很難達標,這在一定程上限制了PPP模式的進一步發展,政府的選擇空間相對變小,進而容易出現市政園林工程的壟斷。再者在這種特許經營體系下,為部分私企壟斷投資運營提供了便利,一定程度上還削弱了私企的服務動力,助長了私企壟斷市政園林工程的行為。3.3合同條款不靈活多樣,影響市政園林工程的質量。通常情況下,由于采用PPP模式的市政園林工程項目,政府為了追求質量,在合同條款上都較為嚴格,且條款不夠靈活多樣,僅適用于當前條件,沒有預見性。因此在項目后期建設中,僅能按合同行事,很難因地制宜,靈活應用,造成項目全過程綜合造價無法更科學、有效。而PPP模式的定價體系,私企既要彌補項目成本的不足,又要取得相應的經濟收益,就必然會加大公眾短期成本的投入力度,從長期效益來看,這是不利于市政園林工程質量提升的。好在,當前公眾各項使用成本都在逐年下降。
4PPP模式下市政園林工程造價控制與管理
4.1做好做強投標環節的工程造價控制與管理工作。嚴審合同條款,確保合同條款精準無誤。一是仔細分析、研究招標文件,深入了解招標內容和要求,特別注意與工期、質量相關的具體內容;二是反復核對工程量,盡可能的發現隱藏的風險;三是報價中將發現的風險統一囊括在內,規避虧損;四是合同簽定中,嚴審合同條款,反復確認支付方法與支付條款和風險與責任的分配條款,確保簽定的合同條款清晰完善、公平公正,盡可能的減少不必要的合同經濟損失。4.2完善PPP項目的法律體系。在市政園林工程中,由于PPP模式下參與的私企較多,因此項目涉及到的內容較復雜,利益涉及的參與方較多,為達到項目按質按量完成的目的,就必須要做好做全PPP項目的法律體系。通常情況下確保PPP項目順利開展的法律體系有三類,一類是的基礎法律體系,一類是資金融通法律體系,還有一類是特許經營權法律體系。利用好這三類法律體系還能為項目的成本管控創造更優的環境?;A法律體系主要是爭對項目工程的所有基礎性交易行業,是確保工程項目造價更科學、有效的法律體系,比如日常管理、日常營銷等。資金融通法律體系主是要爭對PPP模式下的工程項目能更好的利用各種融資渠道,從而達獲取充足的流動資金的目的,在確保項目順利進行的同時減輕項目的融資成本造價。而特許經營權的法律體系則是為了吸引更多的社會資本融入到市政園林工程項目中來,既是為了確保投資方能獲取最大經濟收益的重要手段,也是市政園林工程順利開展的重要前提。4.3在做好施工造價管理的同時組建成本管理責任體系。一是制定出科學有效的施工組織設計,強化工作人員安全責任意識的培訓力度,提升人員的綜合素養,在確保工程按質按量完成的同時盡可能的降低項目成本。二是組建工程造價管理責任體系,同時與精細化管理模式相結合,確保參與項目建設的所有人員都能做到節能環保。特別是新材料新工藝的應用上,應密節注意成本的控制問題,時時監控可預見性的風險影患,利用制定出的應急預案,規避突發風險。三是在組建動態的整體性工程造價管理體系的同時制定出科學合理的獎懲激勵體系。賞罰分明,權責明晰,確保制定出的造價管理責任體系長時間有效。四是爭對市政園林工程的設計變更問題,必須強化工程項目的索賠管理工作。雖然工程設計變更對市政園林工程來講司空見慣,但是不能忽視設計變更后增加的工程量,在市政園林工程造價管理中必須要重視變更后的工程項目索賠管理工作,才能更好的規避工程項目的經濟損失,提升工程管項目管理的經濟收益。4.4PPP模式下市政園林工程竣工驗收環節的造價控制與管理。在市政園林工程竣工驗收環節,必須做好工程的造價控制與管理工作,做全工程的所有驗收資料。一是提前做好竣工驗收項目的所有資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二是在工程項目結算流程中,嚴格審核工程項目成本預算的所有內容,確保核算的工程量精準無漏;三是竣工驗收周期不能太長,過久,不僅不能降低項目的管理成本還會造成人力、物力、財力的浪費;四是控制管理好市政園林交付使用后保修期的成本問題,而專門負責項目保護維修的工作人員,必須要結合工程維護的具體情況與有關部門及時交流、溝通,最大程度的降低市政工程項目的維修保護成本。
5結語
綜上所述,市政園林工程與居民的生活密切相關,而市政園林工程通常情況下都是由政府主導投資修建的,由于工程項目參與方較多,工序較復雜,交叉施工頻繁,因此政府的資金力投放度大,資金投入壓力與日俱增,同時留下隱患也相對較多。市政園林工程引入PPP模式,將社會資本與市政園林工程建設項目充分融合,不僅是為了更好的規避相關風險,緩解政府資金壓力,還是為了減少工程造價控制與管理的難度,更是為了在提升項目工程經濟收益和社會效益的同時提升政府的公信力度,以便更好的為居民服務,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余曉光,張瓊.PPP模式下市政工程項目風險分析[J].中國市政工程,2017(2):105-107.
[2]岳傳德.如何強化PPP模式下市政工程跟蹤審計淺述[J].綠色環保建材,2016(8):165-166.
[3]周利民.PPP模式下的市政園林工程造價控制[J].現代園藝,2018(6):187.
[4]李燕.淺析PPP模式下的市政園林工程造價控制與管理[J].建筑與預算,2017(10):15-18.
[5]荀志遠,高新育,孫悅.物有所值定量評價法在公立學校PPP項目中的應用[J].建筑技術,2018,49(2):217-219.
作者:劉文平 郭靜靜 劉希娟 單位:濟南新綠豪設計有限公司
- 上一篇:營改增對水電工程造價的影響及措施
- 下一篇:制藥車間潔凈管道施工技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