巖土工程技術的特點與創新
時間:2022-04-22 02:45:06
導語:巖土工程技術的特點與創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近年來,隨著現代化城市發展水平的不斷提升,越來越多的國際知名高速鐵路、海底隧道以及跨海大橋等工程技術在要求上相對較高的項目日益涌現,從而為巖土工程技術發展帶來了較大動力。此外,在我國社會經濟快速發展以及建筑行業日益壯大的前提下,巖土工程在建筑行業中發揮著非常關鍵的作用,而且其所具有的應用性,也為土木工程發展提供了技術性支持。本文就巖土工程技術的特點展開詳細論述,并針對特點進行針對性技術創新。
關鍵詞:巖土工程;技術;特點;創新
從專業化角度出發,巖土工程屬于囊括多種學科的交叉學科,主要涉及巖體力學、基礎工程學以及地質工程學等[1]。具體來說,巖土工程是借助多種勘探儀器設備對巖土實施科學整治以及改造,其研究主體是巖體和土體。目前,先進科學技術的應用在一定程度上為巖土工程技術創新提供了較強的技術支持,有助于促進巖土工程的可持續發展。
一、巖土工程技術的特點分析
(一)復雜性。現階段,人為因素以及環境因素屬于影響建筑施工人員的重要因素,此外,由于巖土工程工種相對較多,則施工人員所在的工地相對密集,相關施工人員在進行施工之前的準備工作量就會很大,最終造成施工人員與施工環境都具有一定的復雜性,比如,為便于施工現場工作人員的勘察工作,盡量減輕工作量,相關儀器設備應最大限度做到輕便靈活,增強技術人員相關分析技術以及樁型之間的匹配度[2]。
(二)嚴格性。巖土工程技術的嚴格性主要表現在巖土工程的實際施工過程中,我們以灌注柱施工為例進行闡述,不僅應對柱身材料強度進行嚴格要求,還必須要嚴格要求相應的柱身結構,做到偏差的最小化,體現出巖土施工期間所具有的嚴格性要求。
(三)隱蔽性。巖土工程施工過程中的施工技術是多種多樣的,而其中的地下施工技術就具有一定的隱蔽性。具體包括地下連續墻技術與樁基技術,以上技術施工地點隱藏在地下,而且施工環節以及步驟也存在隱蔽性。
二、巖土工程技術的創新應用
(一)GPS定位技術創新。巖土工程技術中的GPS定位技術主要是利用空間衛星群以及地面接收站實現信息的傳達,該技術有助于施工效率的不斷提高。具體來說,工作人員在施工之前必須要按照相應的山地特征進行施工準備,然后制定出科學化的施工計劃,之后再在計劃方案需求的前提下準備施工儀器和施工設備。整個準備過程中,工作人員必須要保障施工設備、交通設備以及通訊工具的正常使用,確保勘探結果能夠準確無誤[3]。如果監控點已經布置完畢,工作人員應及時對相關數據信息進行記錄,以備不時之需。
(二)物探技術創新。物探技術研發的依據是電磁理論以及電學理論,其主要應用目的在于提升勘探效率,保證數據準確性。一般情況下,物探技術方法能夠就復雜巖土的內在結構提供出真實可靠的數據,有助于工程的施工應用。此外,物探技術方法并不是一項獨立的工作項目,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必須要與多項技術相互融合,從而使技術得到有效驗證與補充,增強巖土工程探測的可靠性與完整性。現階段,彈性波技術屬于物探技術實際應用中比較常見的技術形式,主要是借助多種不同介質對彈性波的傳遞有效揭示地下物質的實際情況,進而為相應的巖土工程提供相對充分與準確的土層切波速值,然后再按照速值判定場地上的土質類型[4]。此外,當扈昕核工業西南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成都610061工作人員對場地覆蓋層厚度進行明確的時候,若地下發生相對細微的變化,則彈性波也可以相對準確的按照力學知識與運動學知識實施判斷。而工程物探一般是借助收集野外的地質樣品,使用儀器設備實施詳細分析,進而為巖土工程的施工提供相應的探測數據和探測資料。
(三)樁技術創新。巖土工程中的樁技術創新主要包括兩個方面,具體來說,一方面是大直徑的混凝土空心樁技術創新。從某種程度上講,樁基承載力來源于樁端阻力以及側摩阻力,當我們想對樁基承載力進行增加的時候,可以借助增加樁端面積或者是樁管側面積實現。所以,相關人員對大面積的空心管樁進行探索創新是非常必要的,不僅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混凝土實際用量,還能夠提升管樁承載力,實現柔性樁以及剛性樁在優勢上的互補,最大限度克服兩種樁所存在的缺陷,最終建造出具有較好加固效果以及控制沉降效果,且費用成本相對較低的新型樁。從專業化角度出發,新型復合空心樁基主要是由七個部分組合而成的,也就是混凝土分流器、卷揚機、防水活瓣樁靴、塔架、沉模裝置、加壓振動頭、底盤以及成模造漿器。其創新性在于采用兩個相對固定的同心,也就是說在相應的環形樁基沉模上裝置兩個大直徑的鋼管,同時把成模造漿器有效設置到沉模裝置的底端以及內側外側,最終目的在于最大限度減少沉樁阻力。而混凝土分流器則安裝到沉模裝置的上端,主要負責對混凝土進行均勻澆筑,沉模裝置下沉地基過程中,應確保樁靴關閉,避免管腔進入泥水。當工作人員進行上拔操作的過程中,就會輕易打開新型樁技術,操作相對便捷,具有較高的自動化程度。另一方面是石樁剛性抗液化樁基技術。該技術不僅有碎石樁、抗液化能力,還存在剛性樁承載能力,可以把較好的排水效果以及高承載性能進行合二為一。創新目的是使剛性樁基具有較強的排水能力,具體創新方法是將剛性樁中有效設置排水通道,并在排水通道上放置高性能的排水材料,實現剛性管柱的排水抗液化功能,該創新技術具有較強的可行性與操作性,效果顯著,有助于巖土工程的順利施工。
三、結語
總而言之,隨著時代的進步發展,巖土工程技術已經得到不斷創新,而且在地質勘探期間也具有較為廣泛的應用。但是,巖土工程技術的創新具備一定的局限性,在實際創新過程中必須要與巖土工程條件進行科學選配,從而發揮巖土工程技術創新的高效率,通過GPS定位技術創新、物探技術創新以及樁技術創新等手段,從根本上提升巖土工程的健康發展。
作者:扈昕 單位:核工業西南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劉漢龍.巖土工程技術創新方法與實踐[J].巖土工程學報,2013,01:34-58.
[2]何旭東.論述巖土工程技術創新方法與實踐[J].低碳世界,2014,07:106-107.
[3]黃世輝.分析當前巖土工程技術的創新及應用[J].經營管理者,2014,17:396.
[4]謝偉文.巖土工程技術創新方法與實踐探索[J].江西建材,2014,22:228.
- 上一篇:創建鄉村旅游精品村寨實施方案
- 下一篇:生豬監測調查工作安排意見
精品范文
10巖土錨固技術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