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園林現狀及完善方案探討論文
時間:2022-12-11 05:01:00
導語:城市園林現狀及完善方案探討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園林作為現代城市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正在受到人們越來越普遍的關注。本文分析了我國東北城市園林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為:園林植物種類不多,缺乏資源優勢;規劃設計理念不夠先進,景觀不豐富,缺少大型綠地;苗木規格不統一,來源雜,檢疫失控;種植與養護管理不科學,生長勢衰弱,病蟲害嚴重。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改進對策。
關鍵詞:城市園林;問題與對策
中國園林歷史悠久,起源于商、周時期,成熟于唐代,至明、清兩代達到頂峰,皇家園林和江南(私家)園林更是我國園林藝術的瑰寶。故我國園林被譽為“世界園林之母”。園林作為現代城市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繼承古代園林藝術風格與結合現代元素的基礎上,正在煥發著古老的藝術青春,受到人們越來越普遍的關注。采用適宜的綠化材料。在進行科學的富有個性的設計和精心施工之基礎上獲得理想的園林效果,是人們從事園林始終追求的根本目標。由于我國幅員遼闊,氣候復雜多變,導致各地園林植物的種類、特性與配置效果等都存在著很大差別,加之社會人文和設計理念的差異,致使不同地域的園林水平不盡相同。我國東北處于北半球中緯度地帶,溫度低,氣候干旱、寒冷是其基本特點,適用于園林綠化的植物種類相對較少,缺乏資源優勢。筆者根據多年的實踐,分析了我國東北城市園林綠化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提出了改進對策,與同行們商榷,以便達成共識。推動東北城市園林事業不斷發展,為建設和諧社會發揮積極作用。
1存在的問題
1.1園林植物(材料)種類不多,缺乏資源優勢
植物依賴于一定的環境生存,從植物分布規律的角度看,北方植物種類相對較少,這與北方干旱、寒冷的氣候有關,是綜合生態因子作用的結果。長白山植物區系有高等植物I700余種,可謂北方植物種類最豐富的區系。但是,應用于城市園林綠化的種類不過50~60種,缺乏常綠植物,花徑大、花色鮮艷的種類亦不多,且絕大多數種仍處于野生或半野生狀態。同我國南方相比較園林植物(材料)種類不多,缺乏資源優勢。低緯度的園林植物在東北栽培都很難度過寒冷的冬季,或適應不了春季較長時間的干旱(大連等東北沿海城市除外),引種成功的例證很少,即便能夠成活,通常也改變了原有的生長特性。例如,刺槐(原產北美)在我國黃河流域可長成高大的喬木,而引種到沈陽以北則表現為小喬木或灌木狀態,園林效果截然不同。
總體看,東北各城市的園林植物種類相差不大,構成景觀的效果顯得單調。
1.2規劃設計理念不夠先進,景觀不豐富。缺少大型綠地
作為一座城市,首先應做好城市建設與發展的總體規劃,然后在總體規劃的框架內精心設計好每項園林工程和其他城市建設工程。然而,由于受城市建設歷史、經濟發展水平、城市建設理念等諸多因素的影響,東北的城市建設始終是“改造發展型”模式。這種模式給現代化城市建設帶來了極大難題,狹窄彎曲的馬路,七零八落的幾棵樹,破舊擁擠的住宅,繁雜地鑲嵌在一起的生產生活區,著實讓設計師頭痛;加之人們的設計理念始終框在“改造發展型”模式之中,即便在新城區的綠化上都可以看到“改造發展型”模式的影子。因而,東北城市的園林綠化始終處在低水平狀態,景觀單調、呆板,觀賞價值不高;綠地總量不足,缺少大型綠地。城市的綠地面積應達到城市總面積的30%,才能維持城市的環境質量,能達到這個指標的東北城市屈指可數。
1.3苗木(材料)規格不統一,來源雜,檢疫失控
苗木規格主要體現在株高(樹高)、篷徑(冠幅)、苗齡(樹齡)等幾個指標上,目前尚無統一標準。因此,各工程使用的苗木規格不盡相同,綠化效果亦有很大差別。適當的苗木規格在施工結束后就能收到一定的效果,這里我們強調的是“適當”。然而,在實際綠化建設中常可見兩種傾向。一是自行投資的單位綠化,通常所用的苗木規格較小,成活率雖然高,但短時期內顯現不出綠化效果。二是國家投資的綠化項目或住宅小區綠化項目,使用的苗木規格較大,綠化效果固然顯著,若養護管理跟不上則死亡率較高,不得不大量補植;既使勉強成活,樹木生長勢亦很弱,極易感染病蟲害,同樣收不到理想的綠化效果,又造成了資金和資源的浪費。近幾年來,吉、長等城市大樹移栽進城現象有愈演愈烈之勢,已不能用“大苗”的概念來解釋,移植樹木的直徑小則十幾厘米,大的二十幾厘米。
這種現象應引起高度重視。大樹移栽,原本是綠地建設中一種為了達到特殊目的而采用的高難的特殊種植技術,如用于名木古樹或具有一定體量的園林大樹因城市道路拓寬、綠地重新規劃的保護性移栽等,這是勿庸質疑的。但是,在初始的綠化工程建設中就使用幾十厘米的大樹是不科學的。樹齡越大其發生新根的能力越弱。新根系遲遲不能形成,吸收功能減弱,蒸騰大于吸收,樹木體內水分失衡,成活率降低;即便成活,“緩苗期”亦很長,看不到生機盎然之生長景象。目前多采用在林區掘挖的方法獲得大樹,既破壞了森林結構(挖樹的林分到處是裸露著心土的大坑,滿目蒼傷),又浪費了資源,移栽進城的大樹大量枯死的現象比比皆是。城市園林苗圃的數量少,苗木生產缺少計劃性,苗木儲備不足,園林苗木市場很不完善。因此,.每到園林工程施工的黃金季節,施工單位到處調苗,導致苗源較雜,良莠不齊,苗木質量得不到保證,造成有些苗木的適應性不強,降低了成活率;尤其重要的是病蟲害檢疫失控,檢疫的覆蓋面減少,針對性檢疫力度不夠,致使病蟲害蔓延流行。例如,嚴重為害油松的日本松干蚧已在長春市區(雙陽區)發現,在城區已有個別油松植株被感染。
1.4種植與養護管理不科學,生長勢衰弱,病蟲害嚴重
園林植物是在城市生態條件下由人工組建的植物群落,而城市土壤多為已被破壞了原生結構的土壤,且建筑垃圾充斥其中,較之森林土壤條件相差甚遠。很多施工單位在種植環節上不科學,種植穴(溝)尺寸不夠,不客土,基本不施肥,建筑垃圾清理得不徹底;種植時苗木根系沒有充分舒展開,有窩根現象,澆水量不夠或不及時,致使成活率降低。另一方面,工程責任期結束后的養護管理不到位,持久天旱時不及時澆水;病蟲害預防工作做得很少,由于樹木生長勢弱,極易感染病蟲害。例如,近些年長春、吉林等城市中廣泛用于街路綠化的銀中楊,有很多植株感染了楊樹爛皮病或楊樹潰瘍病等,對感病株與發病枝沒有進行及時清理,既影響了綠化效果,又形成了新的病菌傳染源。
2改進對策
2.1立足本地資源,積極引進域外種,促進園林植物多樣性的提高
東北的地理位置、氣候特點決定了園林植物資源相對缺乏的客觀事實,我們應遵循植物分布規律和植物適應性規律從事園林植物種類的選擇工作,促進城市園林植物多樣性的提高,為豐富景觀設計奠定物質基礎。
2.1.1立足本地資源選擇園林植物
據資料統計,長白山具有較高觀賞價值的植物有330余種,而目前用于園林綠化的只有50—60種,大量應用的種類則更少。因此,要立足本地,將長白山的植物資源充分利用好,積極開展野生植物的引種馴化工作。科研院所、大專院校、企業的工程技術人員應在繁殖方法、栽培技術、整形修剪等方面進行廣范試驗,篩選適用于園林綠化的種類,為生產應用提供技術支撐。近些年的實踐證明,長白山的許多野生種都能適應東北城市的環境。例如,山桃稠李列植做行道樹或孤植做庭院樹,其挺拔的姿態、粉白色的串串小花、黃褐色光澤的樹皮都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茶條槭引入城市后,通常將其修剪為球狀,效果不亞于女貞球,秋季紅色的葉子更勝女貞一籌。
2.1.2積極引進域外種,科學利用外地資源
引種是豐富當地植物種類最直接的途徑和手段,普遍應用于世界各國。東北城市引種首先要考慮寒冷、干旱這兩個生態因子;其次,應采取必要有效的馴化措施。當被引進材料分布區較大時,應從距引種地最近的種源區選擇引進材料,或采取逐步遷移引種的方法,或適當采用防寒措施,以提高引進材料的抗寒性和適應性。例如,銀杏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浙江有野生分布,沈陽以南、廣西以北各地均有栽培,在沈陽以北不能栽培。現在,在長春“桃花苑”已安家落戶,只要將其避開風口、種植在建筑物南側即可安全越冬;再如,長春國聯花卉公司從歐洲引進的歐洲垂樺,可以在長春的氣候條件下自然越冬;北京在引種雪松時,早期于其西北方向設置風障,晚秋時主干“涂白”,使其逐漸提高抗寒性,目前無需設置風障即可越冬。這說明,只要我們思路正確,科學分析引進材料的生物學與生態學特性,采取的措施得當,有些南方植物還是可以在東北城市落戶的。
2.2更新規劃設計理念,豐富景觀類型
東北可用的園林植物種類不多,缺乏資源優勢,這是不爭的客觀事實。雖然“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然而,只要我們更新規劃設計理念,轉變觀念,尊重科學,堅持研究,堅持探索與實踐,努力發掘,努力學習,“借它山之石為我所用”,必定會尋覓到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因為,我們必定還有資源,只是資源不夠豐富而已,必定還有那些沉睡于大山之中而未被開發的資源。日本資源豐富嗎?否,然而他們有能力利用他人的資源與技術巧秒地進行改造和創新,加之勤奮刻苦、孜孜不卷的鉆研精神,僅利用戰后40a時間就使其經濟總量居世界第二位。事物的本質是同一的,園林事業同樣可以借鑒他們的理念和成功經驗。
首先,我們的行政首長、行業主管部門要轉變觀念,摒棄陳腐的長官意志,尊重科學,實事求是,按客觀規律辦事;不懂則不為,多聽取不同意見,兼聽則明,偏聽則暗,不能再以長官意志代替科學決策,不能再搞那種前任的事全否,我來了就得聽我的,那一片全挖了,換其它材料。這樣勢必造成巨大的浪費,也阻滯了城市建設的步伐。筆者認為,不同屆別的行政首長應是城市建設長跑的接力運動員,每一棒都應為最終制勝的目標竭盡全力而不應保存“實力”,真正做到執政為民。
其次,我們的園林工程師也要轉變觀念,樹立全新的設計理念,不但要向書本學,向實踐學,亦要向同行學,到南方去學,有條件的也可以到國外去學。學習他們的設計理念,學習他們的設計手法,材料雖然不同,但空間布局、景物搭配、構圖造型、視覺效果等還是同一的,即用不同的材料,做著同一件事情。無非我們的觀賞期短一些、效果遜色一點而已。當然我們也可以用自己的材料作出他們的材料所無法表達的景觀內涵與效果,如孤植的長自松之景觀在世界上也是獨一無二的,這就是特色吧。更要向先人學習,中華民族的傳統園林有著悠久的歷史,“天人合一”是人與自然和諧關系的生動寫照,是“世界園林之母”——中國園林藝術的精髓。皇家園林之所以規模宏大、富貴豪華,是在皇權思想指導下自然美與人工美有機結合的結晶;頤和園、避暑山莊等都具有這樣的審美特征。而精巧素雅、玲瓏多姿、以少勝多、小中見大,則是蘇州園林之美的主要特征;善于在有限的空間里把山水、花木、建筑融為一體,把自然美、人工美、藝術美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我們的設計人員應汲取其精華為我所用,更要善于發掘自己的特色,提高設計水平,多出精品,豐富景觀藝術效果。
再次,近幾年,隨著城市經濟的高速發展,城區的半徑也在加大。我們要汲取老城區園林的教訓,不能在新開發的城區重蹈覆轍。老城區受條件限制,很難再增加大面積的綠地,應將老城區缺少的綠地面積在新城區彌補回來。因此,必須做好城市建設的總體規劃,綠地的面積應按30%進行設計。應重點解決以下問題,一是在城市的主干道建設街路樞紐綠地廣場,盡可能不建設硬鋪裝廣場,長春市的做法值得借鑒。二是要建設一定數量的公園,應合理布局,以方便人們休閑游玩為原則,面積可大可小。
在大型公園里,景觀設計除滿足人們休閑、游樂、觀賞外,亦可建設一定面積的森林植物群落結構的森林景觀,將森林的氣息和元素引入城市。三是在城市的近郊應建立環城綠色屏障,例如,長春市已經建成的環城綠化帶。
第四,植物景觀的配置設計應根據綠化材料的特性、綠化場地的實際情況,靈活運用。具體而言,材料可以列植、群植、孤植,或充分考慮空間結構的合理利用,使喬、灌、花、草搭配錯落有致,給人一種自然群落的視覺。同一材料造型不同,效果不同,應注重材料整形修剪的研究。通過造型增加差異感,以較少的種類獲得較多的景觀效果。應充分考慮空間結構的合理利用,使喬、灌、花、草搭配錯落有致,給人一種自然群落的視覺。
2.3統一苗木規格,控制來源,嚴格檢疫
苗木規格直接影響著園林綠化效果,目前尚無統一標準,有關部門應組織研究人員、工程技術人員、行業管理人員編制“園林綠化苗木標準”。標準應對樹種、苗齡(樹齡)、株高(樹高)、篷徑(冠幅)作出明確規定,達不到或超過標準的材料應被禁止用于園林綠化。尤其是喬木樹種更應作出硬性規定,否則超大徑級的大樹移栽仍將繼續下去,造成損失,影響效果,破壞浪費資源。筆者認為,大樹定植時的胸高直徑以6~8cm為宜,一般不能超過10cm。這樣規格定植的材料新根發生快,緩苗時間短,緩苗后長勢強勁,很快能達到林分中同齡植株的體量。禁止在現有林分中挖掘大樹,應就近在園林苗圃中有計劃地培育大苗,以縮短運輸距離,降低成本,減少苗木失水,提高成活率。嚴格控制苗木來源,確實需要從外地調運苗木,則應從生態條件相近的產地調運;北苗適當南調應被允許,而“南苗北調”一般應受到控制;凡是調運的苗木均應進行現場檢疫,發現病蟲害時不能調運,若有檢疫對象的則應就地銷毀。建立責任追究制度,凡因苗木調運而造成檢疫病蟲害流行的,應追究其責任。該項工作應通過立法進行規范。
2.4科學種植,精心管護
“三分栽、七分管”,道出了“種”與“養”的辨證關系,它應該成為園林工作的行為準則。在具體操作時,要按技術規范進行種植施工,植苗穴必須符合規格,要精心栽植,不得窩根;若土壤中侵入較多的建筑垃圾,則必須進行客土;若栽植的材料對立地條件要求苛刻,喜水肥,或土壤十分瘠薄,則應施入適量的有機肥作基肥;無論栽植的是大樹還是小苗,都必須澆足水,如果天旱少雨,則應反復澆水,以確保成活。
精心管護關鍵在于“精心”兩個字,管護工作并非十分高難、復雜,但卻很繁瑣,這就要求要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高度的)責任心。工程責任期結束后的管護工作要注意的問題,一是旱天的補水,持續干旱應加大補水量和補水次數,尤其是淺根性的草坪更應及時補水;二是病蟲害的防治,由于受環境污染的影響,許多微生物不同程度地產生了生理小種變異,對藥物產生了抗性,給防治帶來了較大困難;應加強防控,特別是檢疫對象,一但發現應即刻就地銷毀,防止其蔓延。三是對綠地的日常管護,重點是草皮和花灌木,若措施得當可延長使用壽命,否則會提前更新,造成浪費。此外,要及時清除大樹的枯枝及病死株。
公共綠地應由行業主管部門協調落實管護責任,并應派員指導單位綠地的管護,因有些單位缺少專業技術人員。公務員之家
3結語
城市是歷史的,也是現代的,更是將來的,城市是接力的城市。我們要用發展的眼光,全新的理念,來建設我們共同的城市。城市園林雖然只是城市建設的一小部分,但他是城市環境的支撐,他的作用是其他任何城市建設都代替不了的,城市園林事業同樣要用科學發展觀做統領,精心規劃、設計、建設好我們的城市;努力克服城市園林存在的問題,積極探索和借鑒先進的園林理念和先進的園林方法,將我們的家園建設成美麗的大花園、浩瀚的大森林,真正實現生態安全、生態文明,社會和諧。
- 上一篇:民政局長就職表態承諾書
- 下一篇:縣安全生產檢查大會講演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