詮釋水環境質量現狀及改善措施
時間:2022-12-01 04:39:00
導語:詮釋水環境質量現狀及改善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柴河水庫位于遼寧省鐵嶺縣柴河中下游,是一座以防洪、灌溉、工業和城市供水為主,兼顧發電、養魚等綜合利用的大(2)型水利樞紐工程。控制流域面積1355km2,總庫容6.36億m3,興利庫容3.36億m3,水電站裝機容量7430kW。20世紀70年代由于只注重糧食生產,森林面積遭到大量破壞,森林涵養水功能下降,水土流失加劇。水環境問題形勢嚴峻,江河、水庫的水質呈現出惡化的趨勢,在滿足水庫功能的前提下,利用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美化環境、改善庫區水質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
1庫區水環境質量現狀
水庫局配合鐵嶺市環保局、鐵嶺市水文局對柴河水庫水質進行了長期的監測,根據柴河水庫自身特點,分別在入口、前端、庫中、壩前、出口布設了5個監測站,每年的枯水期、豐水期、平水期進行定時和加密監測。根據各年度柴河水庫水質監測結果,對柴河水庫地表水環境質量進行綜合評價。
1.1評價結果
“八五”期間,主要超標項目為pH值。1994年、1995年豐水期pH值最大值分別超過標準的0.81個和1.10個pH值單位,主要原因是柴河水庫上游的地質結構以石炭為主,這兩年汛期發水,雨水沖積石灰巖礦進入庫區,造成徑流水pH值偏高。“十五”期間,5年均值超標項目有總磷,5年中pH值一次值超標率54%,溶解氧一次值超標率13%,高錳酸鹽指數超標31%,總磷一次值超標率56%,生化需氧量一次值超標率15%,2000年石油類監測一次值超標率100%。主要原因是柴河水庫持續低水位運行庫水量減少,導致水體自凈能力不同程度地降低,豐水期石油類監測值高于平水期,高錳酸鹽指數高于平水期。水生生物狀況檢測,“八五”期間共見到藻類28屬,隸屬于6個門;“十五”期間共檢出浮游植物5門46種。水生生物評價結果,溶解氧很高,化學需氧量低,底質不呈黑色,無硫化氫,植物有硅藻、綠藻,優勢種為小環藻、顫藻等,動物以鰱魚、鯉魚、螺類為主,屬輕污染。水環境質量變化趨勢,“八五”期間共檢出浮游植物28種,“十五”期間增加到33種。葉綠素a監測結果平均值也由“八五”期間的10.94mg/m3,降至“十五”期間的7.26mg/m3。“九五”、“十五”期間檢出的浮游植物種類和數量與“八五”期間相比有所增加,而葉綠素a監測結果明顯降低,這說明,“九五”、“十五”期間水質好于“八五”期間。
1.2污染源及治理現狀
影響pH值的主要污染源有庫區內多處采石場、石灰生產場,由于管理不善,石體材料,特別是石灰原材料、半成品,甚至成品,散落堆放,每到雨季石灰水順流而下,是造成庫區pH值偏高的主要原因。而作為水庫壩址區舊石場和壩兩端裸露石灰巖山體也在一定程度加劇了庫水中石灰水的含量。生活污水、垃圾的排放,農藥、化肥的使用都是影響柴河水庫水質的重要原因。此外,引汎濟柴工程是柴河水庫跨流域引水工程,明渠段較長,渠道年久失修,每年安排人代管。由于沿河鄉村百姓常把垃圾、糞便等棄物傾倒于渠內,不僅嚴重影響水流通暢,而且經此渠段進入庫區后的水體質量嚴重下降。柴河水庫上游原有污染源在水庫局和有關部門的積極努力下,已得到了較好的控制。對水質影響較大、污染嚴重的企業已被取締或關停。庫區內原有的采石場、石灰生產場,也在水庫局和環保部門的支持、協助下,經說服、教育,最終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決,最大程度減少了入庫石灰水的排放。隨著綠色農業和人們環保意識的增強,農藥、化肥的使用,旅游船只、生活垃圾的排放等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水庫壩址區舊石場和壩兩端裸露石灰巖山體向庫區排放石灰水問題和引汎濟柴明渠垃圾、糞便等污染物排放問題,一直是水庫局力求解決的問題。
2庫區水環境質量改善對策
自建成蓄水以來,柴河水庫雖經多次補強,但主體工程存在的安全隱患,仍沒有徹底解決。2006年柴河水庫除險加固工程項目得到了國家的批準,并于2007年7月開工。這次除險加固對柴河水庫的工程狀況、監測設施、管理手段、管理水平進行了比較全面徹底的改善。并把環境保護列為一項,旨在通過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改善庫區水環境質量。
2.1壩址區舊石場處理
水庫壩址區上游舊采石場面積較大,多年來,巖石裸露,植被很差,不僅嚴重影響了環境美觀,而且由于裸露的石灰巖被雨水沖積進入庫內,對pH值的影響很大。柴河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對陡峭部位的巖體進行處理。具體方法是,對于巖石裸露、風化嚴重的部位,采取削坡清除的辦法,并盡可能使山坡放緩到可栽植樹木的程度。然后,鑿坑換土,栽植耐寒、耐旱、耐貧瘠的松樹、杉樹等樹木,達到恢復植被、改善庫容庫貌、降低沖刷、減少入庫泥沙和石灰巖水進入庫區、改善水環境的目的。對于相對平坦的部位,在徹底清除石材殘渣的基礎上,填入可供植物生長的壤土或富含壤土的復合土。然后,種草種樹,恢復植被。
2.2大壩兩端山體的處理
大壩左右兩端山體在水庫興建期,由于爆破,留下了很大的切痕。特別是被稱為“蛇山”的左壩端長200m、高20m的范圍內,巖石嚴重裸露,由于風化,時常有巖塊脫落。不僅嚴重影響環境美觀,而且給管理人員、游覽觀光的客人帶來了很大的安全隱患。經除險加固,對大壩左右兩端山體進行了徹底的處理。首先清除風化嚴重的山體,然后利用鋼構骨架進行加固;再放上鋼網,填入壤土;最后根據山體走勢和地形特點,栽植樹木,種植花草,既美化環境,消除安全隱患,又封蓋了石灰巖體,截斷石灰水入庫途徑,從而降低庫水pH值,改善水體質量。
2.3引汎濟柴明渠的改進
引汎濟柴工程渠道總長2.1km,肩負著1010萬m3的設計年引水任務,為水庫的興利供水做出了重要貢獻。由于采用明渠引水,渠道穿過鄉村,被附近村民用作垃圾場,把生活垃圾、污水直接排放到引水渠道,對入庫水質產生了較大影響,水庫局、市環保部門對此非常重視。利用這次除險加固契機,對引汎濟柴工程進行改建。把已破損嚴重,原來用干砌石護砌的梯形明渠,改成全封閉的矩形鋼筋混凝土暗渠。整個渠道從引水閘,經節制閘,至入庫山洞口,除預留檢修井外全斷面封閉,徹底解決了引汎濟柴渠道水污染問題。
3結語
隨著經濟發展及水利現代化進程的加快,國家提出了在21世紀末使全國水生態系統得到基本修復的目標。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以植物修復為主的生態修復技術的研究及應用已成為當今水環境污染綜合治理領域的熱點。柴河水庫把改善水環境質量作為除險加固工程的項目,利用工程措施和生態修復技術,完善庫區水環境。
- 上一篇:博客傳播特點以及問題思考
- 下一篇:貿易促進和投資促進國際經驗及借鑒
精品范文
1詮釋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