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招投標的問題
時間:2022-03-29 03:00:00
導語:工程招投標的問題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潛在問題及其原因
1.1施工企業外部環境分析
1.1.1各類專業,非專業性施工隊伍充斥建筑市場,從量上增大了管理難度
打破計劃體制實行建筑市場招投標后,一方面跨地區跨行業的專業、非專業施工隊伍紛紛而至,另一方面,各企事業單位勞動服務公司性質的多種經營單位施工隊伍也加入其中。為了盡快把這些隊伍管理好,各施工企業分包必須經建設單位批準,且相關單位還成立了基建工程協調部、企管處市場管理辦、價格定額中心等四、五家管理結構,即使是這樣,各種協調關系有時也難以順理。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管理部門也吃不準到底有多少隊伍需要分門化類,管理難度大大上了一個臺階。
1.1.2社會法律意識不強,建筑市場行為欠規范
從2000年《招標投標法》頒布以來,全社會對招標投標工作的法律認識較以前有所提高,但建筑單位由于受到“利益驅動”或“創工作政績需要”的影響,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法律的約束,造成招標行為不規范。
1.1.3評標存在著人為因素,專家庫建設不夠完善
目前的評標辦法總的來說還是比較客觀、公正的,但還存在許多人為因素,定性的評標內容還占有一定比例,難以真正分出名次。評委在技術標的評定過程中,量化不夠,“人情分”時有發生。專家庫建設還不夠完善,整個建筑業高級人才本身就比較缺乏,要達到《招標投標法》所規定的專家人數偏少,有的缺乏評委應具備的職業道德,評委專家整體水平不高,招標監督力度不大,影響評委的公正性。
1.1.4工程(產品)價格的扭曲,影響工程(產品)的質量
一方面由于業主節約資金的心態,或是由于業主編制標底人員的一時忽視或其它因素,使標底與投標報價相差甚遠,一些施工企業抱著進入這塊市場、求得日后再發展的心態,勉強接受;其次是施工企業相互壓價,使得工程(產品)價格戰此起彼伏,嚴重扭曲了工程(產品)價格,這就使得施工企業在施工過程中,特別是在隱蔽工程項目中盡量缺斤少兩,節約材料支付,造成工程(產品)質量大面積滑坡。
1.1.5業主與承包商之間的制約機制不健全,使承包商往往處于被動的局面
從市場經濟的角度來分析,業主(建設單位)總是希望花最少的錢辦最多最好的事,而承包商(施工單位)又總是希望投最少的物化勞動和活勞動,換取最大的利潤,這兩個既相互排斥又相互聯系的矛盾統一體,就是靠一些完全健全的法律、法規以及其它可參照的條文加以約束、限制和協調,當然,最好的辦法就是在業主和承包商之間有一個第三方來利用這些規范對雙方進行約束、限制和協調,這就是監理工程師,在實際操作中卻是監理工程師又成了承包商的第二甲方(即:業主代言人),并不是站在第三方的角度來實施對雙方的約束限制和協調的職能,這就使得現今的招標只有業主(即甲方)制約承包商(即乙方)的權利,而無承包商制約甲方的權利,雙方的地位極為不平等。
1.1.6業主內部的地方保護主義,也制約著招投標工作管理規劃的進程
在招投標工作中,招標方式通常采用公開招標還是邀請招標,不論是競爭性公開式招標和意向性邀請招標,都無明文規定招標必須是“攘外必先安內”,但是,在實際操作中,由于各單位幾乎都有自己的施工隊伍,一方面在投標時分幾個項目進行投標,使自己的隊伍有中標的機會,另一方面,直接內定自己的隊伍。
1.1.7招標文件中規定一些指標,降低了大家對招標文件中的各項指標的重視程度
招標項目是一項管理性、科學性、嚴肅性極強的工作,特別是招標文件中規定一些指標是通過各種途徑測算而來的,但是,在實際工作中,由于種種原因,招標文件規定的一些指標,往往是一改再改,特別是設備及特殊零配件的供貨周期,材料的代換屢見不鮮,特別是一些包干工程,計劃與實際變化更大,到后來只能是推翻標底,重新議標,有的承包商就往往鉆空子,投標時,不管業主提出多么苛刻的條件,都滿口答應下來,等到工程開工后,再尋找機會要求業主對某些指標做相應的調整。
1.2施工企業內部因素分析
(1)在型施工企業,面對剛剛組建成立的各施工企業,就顯得包袱太重,難以自如應付競爭對手。
從近幾年參與投標施工的企業自身狀況分析,在一些建設施工企業中,具有多年歷史的老牌施工隊伍,在技術施工經驗上具有相當的競爭實力,但是,進入20世紀90年代后,由于企業的老弱病殘不斷增加,設備老化一臺接著一臺,以及生產骨干后備力量增長緩慢,機關和后勤人員比例太大,在競標中無法與輕裝組建的新施工企業比報價。公司在招標中往往顧慮重重,在讓利這一重要環節上大型施工企業就顯得力不從心。
(2)市場經驗少,招投標工作專業人員缺乏,使施工企業失去了許多既得利益。
2工程招標工作需創造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
2.1認真貫徹執行《招標投標法》,增強市場監督能力
要規范現今的招投標工作,堵塞招投標工作中的漏洞和不規范行為,就必須在招投標工作中嚴格執行《招標投標法》中的法律規定,并且,依照《招標投標法》,各地還需要根據本地區的具體情況,參照配套的《建筑法》、《經濟合同法》、《環境保護法》等法律制定出符合建筑市場實際的招標管理實施細則,使今后的招標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以此來增加對建筑市場的監督能力,提高招投標的工作質量,使建筑市場有機地向國內國際化管理體系接軌。
2.2招標行為急需規范
首先,業主要提高對招投標工作的認識,依法辦事;其次,招投標各方主體要本著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有序競爭。當前要切實解決規避招標、弄虛作假、掛靠、違法分包、非法轉包等現象,使建筑市場能健康有序的發展。加大執法隊伍的建設,建立一支隊員穩定,業務素質高、職業道德好的執法隊伍,打擊招投標過程中的各種非法行為,以保證《招標投標法》的實施效果。
2.3理順產品價格,穩定市場秩序
針對建筑產品的價格嚴重扭曲的現象,建筑市場管理部門就須從宏觀調控的角度出發,編制出各類工程在一般地理地形位置等施工條件下的具有指導性的價格,平仰紊亂的建筑市場價格,這從市場經濟價值規律的作用可以得到解答,市場經濟價格圍繞價格上下波動,以產品價值作為經濟杠桿,當價格偏高遠離產品價值時,價值就會作用于價格進行下調;當價格偏低遠離產品價值時,價值就會作用于價格進行上調;為此,管理部門的指導價格也就以杠桿形式不停地對招投標價格進行調節,其次,“優質優價,劣質劣價”,以促進建筑產品向高質量、高標準的方向發展。
2.4加強反腐敗工作和廉政建設
擾亂建筑市場秩序的主要因素,除客觀原因外,還有利用其職務或特殊的身份打電話、批條子、搞暗示、露標底、行賄受賄等主要因素,建筑市場投標工作要有序地進行,就必須查處那些利用各種取得阻礙和誤導投標工作的人,使投招標工作在廉潔奉公的氛圍中茁壯成長。
2.5做好引導協調工作
作為建筑市場的管理部門和招投標工作的監督部門,在對業主和承包商招投標行為進行管理監督的同時,應及時糾正、指導并協調誤入他圖偏離招投標及建筑市場有關規范的行為,引導招投標工作能夠健康持續的發展。
3塑造一個嶄新的投入市場競爭的施工企業
3.1精兵簡政強化內部管理
在精兵簡政方面,要從生產人員少的特點入手,下大力氣大決心,把非生產人員調到生產中去,用“精減機構,裁減苛員”分離管理層與作業層,建立健全勞務市場的方法,以經濟杠桿作調節,向生產一線全面傾斜,刺激企業職工向一線靠攏。在強化內部管理方面,以項目管理運行為指導,完善承包經營和內部分配機制,以“包死基數,確保上交,超收分成,欠效自補,主輔分流,自負盈虧”為指導,實行全員風險抵押向股份過渡的管理體制,提高整體員工的經營管理意識,最有效的迎接“品優價廉”的建筑市場競爭。
3.2強化操作技術,拓寬施工區域
要改變一些企業施工資質等級與實際操作水平倒掛的現象,其一要采取強硬措施,打破與資質掛鉤,職務與能力掛鉤,職稱與技術能力倒掛,工資與技術倒掛的局面,全面實行“一人多崗,一專多能”的考核制度,變職工不愛學技術為自己要求進行培訓以提高自身的應變能力,變單一的建筑施工向城建、礦建、煉建、化建、路建以及其它路面建設和高空作業推進,爭做跨省施工,跨國施工的企業。
3.3加強設備管理,培養市場人才
根據部分施工企業設備老化的特點,一方面,可采取建立設備租貨市場集中管理的辦法,既可最大限度的滿足各項目部饑飽不均的設備需求協調,又可將富余設備對外進行租貨營業,保障設備維護,從而達到延長設備壽命的目的;另一方面,從積累中,有計劃的購置當今或以后數年內占市場工程施工都需要的新型設備,提高設備裝備率。
關于人才,人們都知道,市場的競爭終究是人才的競爭,因此,企業要在培養人才上下功夫,其一要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專業培訓與業務總結,案例分析相結合。學習競爭對手的先進經驗,提高投標人員的業務能力和投標經驗,其次注重階梯型人才培養,優選大中專畢業生充實在工程決算、施工技術及招投標崗位上來,為市場拓寬打下堅實基礎。
3.4加強信息收集工作,開辟新的市場領域
施工企業找“米”下鍋,米在何處,就是一個信息收集問題,當今世界就是一個信息傳遞的時代,對于“僧多粥少”下的建筑市場,各施工企業更離不開信息,這就要求各施工企業首先從組織上、措施上要保證工程信息有充分的來源,要有暢通的渠道和科學嚴謹的鑒別,不僅企業總部要有專職的信息人員收集、匯總、選擇信息,而且要充分利用各項目經理部和本企業的廣大職工進行信息捕捉,做到信息橫能到邊,縱能到底,使之形成信息網絡。其次,要使信息網絡具有高度的靈敏性,這就是信息的收集、匯總、選擇、抉擇不僅要及時、準確,而且抉擇后的信息必須傳遞迅速、準確無誤,只有這樣,企業才會不斷地從市場中求得生存空間,擴大其生命線。
3.5研究投標策略,提高投標命中率
(1)報價策略。在一項工程招投標的策略中,即要考慮到該項工程資源利用和經濟效益,還要考慮到企業剩余資源的利用和待工的費用,為此,把投標工程可以粗略的劃分為:保本投標工程、微利投標工程、掙錢投標工程和暫時虧本,但有誘人前景的投標工程,根據信息來源,充分客觀地進行分析,最后確定其投標類別,以提高命中率。
(2)優化策略。在編制標書的過程中,先召集各類專業技術人員,仔細研究設備圖紙,如果發現設備中某些具有可改進之處,或著可以利用某些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達到降低工程造價目的的時,就可以在提出原設計報價之后,另附上一份修改設計的比較方案,從而獲取中標。
綜上所述,雖然現今的招投標工作中存在著一些問題,但是,通過各方不斷的完善和修正誤差,相信招標投標工作將有一個廣闊的前景。
- 上一篇:園林城市授牌儀式講話
- 下一篇: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分會講話
精品范文
10工程項目施工計劃